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願你每一天都向下生長,向上歌唱!

團團說:你還知道他嗎?一個可以讓想起很多感人故事的他?一個讓你為之振奮的他?一個讓你不顧一切放棄優越條件走進貴州大山的他?一個讓你走上為夢想道路的他?一個他……讓改變從平凡開始, 面對人生拐點, 每一天不忘努力向下生長, 也不忘向上歌唱。

有多少人知道“支教”這個詞是因為他||我算一個

徐本禹

共青團湖北省委學校部部長;

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

中共十七大代表,

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華農大石希望小學名譽校長,

2008年1月10日榮獲“中國第18屆十大傑出青年”。

尋 找

向 下

生長的

力 量

在成長過程中, 總有一些節點將會成為人生拐點。 面對拐點, 我們是向上還是向下, 取決於對待生活的態度。

1999年, 我考取了華中農業大學。 新的校園生活, 新的奮鬥目標。

大一時, 給父親的第一封信中寫道:我要做“今天我以華中農業大學為榮,

明天華中農業大學以我為榮”的人。 由於家庭貧困, 我一方面省吃儉用, 一方面勤工儉學。

第一份勤工儉學的工作是打掃樓棟衛生、擺放自行車, 一個月掙了50元錢。 錢雖不多, 卻是自己第一份勞動所得, 很自豪。 發工資那天, 我特別地“獎賞”了一下自己:買了7元錢的瓜子。

後來, 我在宿舍門口的宣傳欄上看到了一個幫扶貧困學生的消息, 遂把所剩的43元錢全部寄了過去。 錢寄出的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

學校的老師們及社會上的好心人得知我生活的困難, 給了很多關心和幫助。 老師擔心我把學校給的補助捐給別人, 就把錢打到卡裡或者買成衣服送給我;宿舍熄燈後, 輔導員看到我在樓道裡看書, 特地把他的宿舍騰出來給我用……

大學四年, 是愛的土層讓我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 是愛的滋養讓感恩的種子生根發芽。

用感恩的心態對待生活, 帶著感恩去遠行, 我們就能收穫一路感動。

2003年7月, 我來到貴州貧困山區當了兩年的鄉村支教老師。 在支教的過程中,

雖然生活條件很艱苦, 但當地老師和學生帶來的感動, 讓我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在支教的大石小學, 有一位背著孩子給學生上課的老師, 每當她上課時, 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早晨還沒有起床, 就聽到“咚咚”的敲門聲, 打開門一看, 半背篼土豆放在了門前, 而撒腿就跑的是被批評最嚴厲的那個學生。

兩年的支教生活, 自己每天都被這樣的感動包圍著。 支教結束後, 我先後20多次去貴州, 看望那裡的老師和學生, 尋找那種簡單卻溫暖心靈的感動。

發現身邊的感動, 把感動轉化為行動, 用行動創造感動, 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也是努力的方向。

2008年, 我走上了共青團的工作崗位。 起初, 我曾經困惑過, 困惑的是不能像原來那樣拿出更多的時間從事志願服務工作;我也曾經懈怠過,

面對崗位的需要存在動力不足的現象。

後來, 我漸漸地體悟到, 把志願精神融入本職工作中, 何嘗不是一種志願服務呢?

懈怠的時候, 想一想自己邊走山路邊打瞌睡的情景, 想一想背著孩子上課的老師, 我又鼓足了幹勁。

現在, 工作忙碌而充實, 充實而快樂, 因為把志願精神融入工作, 工作就是一種快樂。

“我是如此平凡, 卻又是如此幸運, 我要說聲謝謝你,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這是我對生活最真實的內心表達。

面對未來,我將把感恩當成一種生活態度、把感動當成一種生活追尋、把志願服務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在生命的每一天都向下生長、向上歌唱。

(完)

我願做一滴水

我知道我很微小

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時候

願意無保留地反射給別人

——徐本禹

支教的萌芽

從山洞開始

2002年7月,徐本禹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岩村設在山洞裡的為民小學支教一個月。

這次社會實踐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國情,激發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決心以實際行動為改變當地貧窮落後的狀況貢獻自己的力量。

返校時,孩子們依依不捨,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後再回去給他們上課。

考上研究生後,他打算放棄深造機會,回到貴州實踐自己“陽光下的諾言”。

學校經過研究,決定為他保留研究生學籍兩年,支持他的行動。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為民小學義務支教。

當時團中央西部志願者計畫尚未實施,為了保證他的基本生活,學校團委和他所在的經濟貿易管理學院為他提供了生活補助。後來,貴州團省委將他補入貴州扶貧接力計畫。

徐本禹深受感動和激勵,每月從微薄的生活補助中節省出了一半的錢,用來資助當地孩子上學。他的感人事蹟經媒體報導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使當地教育條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學遷出山洞,搬進了新校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

感動背後的三個故事

關於愛心,他是這樣說的

帶著一顆“愛心”走進基層。“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我們用真心、真情去愛我們腳踏的土地,去愛和我們相處的群眾,我們就會得到更多的愛的回饋。有了“愛”這個感情的紐帶,做好社會實踐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下課,跟著學生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去家訪,天色晚了,打著手電筒伴著星光返回住處。第二天,走進教室,學生在山上採摘的野草莓已經放在了講桌上。

看到這一幕,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與溫暖。這就是當年自己暑期支教時最大的動力之所在。

關於責任心,他是這樣做的

帶著一顆“責任心”走進基層。一份選擇,就意味著一份責任。對不少大學生而言,暑期社會實踐,為他們第一次真正地接觸社會提供了機會,也為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提供了舞臺。特別是面對著基層群眾的期盼,更應該把“責任感”背在肩上、記在心裡。

自己參加暑期支教的時候,村裡的老百姓知道我們帶著募捐的課外圖書來這裡支教,特地把通往學校的土石路平整一番,結果事與願違,我們到達支教地的當天下起了雨,平整後的道路把租來的三輪車陷了進去,村民又自發用背簍把課外圖書背到了學校。我們從村民的行動中看到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我們的期待。

關於恒心,他是這樣堅持的

帶著一顆“恒心”走進基層。“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做任何事情,貴在堅持。那如何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避免“興奮—平淡—無趣”的“高開低走”,使自己始終激情如初、勁頭不減呢?

這就需要從快樂中找答案。有了快樂,就有了恒久做好一件事情的“動力源”。

紅杜鵑愛心社的志願者們赴貴州支教,很多時候是住在教室裡,有時候還要男女生共睡一個大通鋪,男女生之間放上兩個礦泉水瓶,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生活雖然艱辛,但是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讓他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被需要,這種被需要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文稿:青網湖北 綜合:小甫子

面對未來,我將把感恩當成一種生活態度、把感動當成一種生活追尋、把志願服務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在生命的每一天都向下生長、向上歌唱。

(完)

我願做一滴水

我知道我很微小

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時候

願意無保留地反射給別人

——徐本禹

支教的萌芽

從山洞開始

2002年7月,徐本禹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岩村設在山洞裡的為民小學支教一個月。

這次社會實踐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了國情,激發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決心以實際行動為改變當地貧窮落後的狀況貢獻自己的力量。

返校時,孩子們依依不捨,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後再回去給他們上課。

考上研究生後,他打算放棄深造機會,回到貴州實踐自己“陽光下的諾言”。

學校經過研究,決定為他保留研究生學籍兩年,支持他的行動。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為民小學義務支教。

當時團中央西部志願者計畫尚未實施,為了保證他的基本生活,學校團委和他所在的經濟貿易管理學院為他提供了生活補助。後來,貴州團省委將他補入貴州扶貧接力計畫。

徐本禹深受感動和激勵,每月從微薄的生活補助中節省出了一半的錢,用來資助當地孩子上學。他的感人事蹟經媒體報導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使當地教育條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學遷出山洞,搬進了新校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

感動背後的三個故事

關於愛心,他是這樣說的

帶著一顆“愛心”走進基層。“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我們用真心、真情去愛我們腳踏的土地,去愛和我們相處的群眾,我們就會得到更多的愛的回饋。有了“愛”這個感情的紐帶,做好社會實踐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下課,跟著學生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去家訪,天色晚了,打著手電筒伴著星光返回住處。第二天,走進教室,學生在山上採摘的野草莓已經放在了講桌上。

看到這一幕,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與溫暖。這就是當年自己暑期支教時最大的動力之所在。

關於責任心,他是這樣做的

帶著一顆“責任心”走進基層。一份選擇,就意味著一份責任。對不少大學生而言,暑期社會實踐,為他們第一次真正地接觸社會提供了機會,也為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提供了舞臺。特別是面對著基層群眾的期盼,更應該把“責任感”背在肩上、記在心裡。

自己參加暑期支教的時候,村裡的老百姓知道我們帶著募捐的課外圖書來這裡支教,特地把通往學校的土石路平整一番,結果事與願違,我們到達支教地的當天下起了雨,平整後的道路把租來的三輪車陷了進去,村民又自發用背簍把課外圖書背到了學校。我們從村民的行動中看到了對知識的渴望、對我們的期待。

關於恒心,他是這樣堅持的

帶著一顆“恒心”走進基層。“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做任何事情,貴在堅持。那如何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避免“興奮—平淡—無趣”的“高開低走”,使自己始終激情如初、勁頭不減呢?

這就需要從快樂中找答案。有了快樂,就有了恒久做好一件事情的“動力源”。

紅杜鵑愛心社的志願者們赴貴州支教,很多時候是住在教室裡,有時候還要男女生共睡一個大通鋪,男女生之間放上兩個礦泉水瓶,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生活雖然艱辛,但是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讓他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被需要,這種被需要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文稿:青網湖北 綜合:小甫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