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濟南山大南路11號院北大門緊閉 居民進出僅靠一米寬小道

“經常聽到有人過這個小道的時候罵罵咧咧的, 能不生氣嗎, 稍微大點的東西就進不來。 ”一位居民指著院裡一條不到一米的小道說, “沒人管這事, 也就發發牢騷。 ”

近日有市民反映稱, 省城山大南路11號院內的一處北大門本是一個秘密頻道門, 此大門緊閉三年, 北樓24戶居民出行僅靠一條1米寬窄路, 任何車輛都無法抵達北樓居民單元門前。

山大南路11號院作為秘密頻道的北大門常年緊閉, 鏽跡斑斑

由於秘密頻道關閉, 北樓居民出行僅靠一條1米寬的狹窄通道

連心物業工作人員回應稱, 該院屬於農商行宿舍, 物業只負責傳達室, 該社區比較特殊, 曆下與曆城都不管, 物業的工作都是直接與總行對接。

據瞭解, 11號院所在的片區原本屬於曆下農商行管理, 後來劃分給曆城農商行。 曆城閔子騫支行的王行長稱, 該院原來是曆下農商行的職工宿舍, 濟南市農商行曾明確該院屬於曆下農商行管理。 21日下午, 記者聯繫曆下農商行, 工作人員回應稱以前都沒接到居民的反映, 知道情況後派人過去檢修。

居民進出僅靠一米寬小道

19日下午記者來到山大南路11號院。 該院裡一共有兩棟樓, 兩樓之間有一個朝東的大門,

可通行車輛。 進入院裡之後, 南邊有一棟樓, 社區的居民可以正常從大門進出。 這兩座樓是相通的, 中間靠一條一米寬的小道連接。

穿過小道來到北樓的樓前, 發現在東側還有一個大門, 高約2米, 寬約3米。 如今, 該大門緊鎖, 門上鏽跡斑斑, 上面纏滿了鐵絲, 門下縫隙被塞滿磚頭和垃圾, 地上散落著被侵蝕的鐵皮。 轉到門外面發現, 周圍停滿了車, 還有不少垃圾, 大門上寫著“禁止停車”四個大字。

“封了好幾年了, 因為大門都已經爛掉, 不能再用了。 ”社區一位姓袁的女士稱, “幸虧人家門衛大爺盡職盡責, 門壞了之後用鐵絲纏起來, 不然一颳風倒了很容易傷到人。 ”

那此門封了之後北樓的居民如何進出呢?袁女士稱, 就是在北樓與南樓的院落的那條窄窄的通道,

寬不過一米。 “也就能夠過一個自行車或者電動車, 稍微大點的車都進不來。 ”一位騎電動車剛穿過走廊的女士稱, “每次騎電動車回來都得下車慢慢地推進來, 你說要是有個急事不壞了。 ”

“救護車無法進入 只好把病人抬出去”

北樓共2個單元, 住戶共24家, 多半是退休職工, 以中老年人居多。

19日下午2點左右, 在北樓二樓一老太太突發疾病, 救護車趕來之後從南樓東側的大門進入。 由於通向北樓只有一條窄窄的通道, 所以救護車只能停在南樓的院落裡。 生病的老人躺在床上, 家屬推著病床往北樓方向走, 通過狹窄的通道時, 只能一人在前一人在後緩慢通過。

該棟樓的另一位元居民告訴記者,

去年北樓也有個老太太突發疾病, 救護車根本進不來, 最後是把人抬出去的, “你說說這得多耽誤事, 還好人都沒事, 大門緊閉有3年了吧, 一直無人修理, 找人家也沒管的。 ”

袁女士告訴記者, 自己其實是南樓的住戶, 經常聽到有北樓的人抱怨小道太窄不方便, 沒人管, 所以想盡自己一份力。 “我聯繫過物業還有農商行那邊, 他們都說不歸自己管。 ”袁女士稱, “以前這裡屬於農行曆下支行的員工宿舍, 我聯繫他們人家說已經劃給了曆城支行, 曆城那邊說這屬於固定資產還是歸曆下管。 ”

多年來只是每月交6元的垃圾費

說起11號院的問題, 社區的居民們一堆委屈和苦惱。

袁女士稱, 因為這條小道, 給北樓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不光是居民自己出行不便利,生活上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你說車進不來吧,樓前的化糞池都是自己清理,誰家堵了,然後自己找人來通一通。住在北樓的李女士稱,“不僅是因為車輛進不來,感覺社區就是沒人管。”

李女士告訴記者,樓前的化糞池一到冬天很容易往外冒,“臭氣熏天,打掃起來更是麻煩。”

“老小區也不能沒人管啊,去年的時候北樓前面的車棚被大風刮倒了,把一樓的門口都堵了,也沒人管。”李女士稱,“後來有人找了媒體,才有人來幫著我們清理了,但之後沒下文了,也沒再搭建,現在我們的自行車都放在樓道裡,你看樓道裡塞得滿滿的。”

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社區多年來只是每月交6元錢的垃圾費,沒交過其他的物業費。“沒人跟我們說過交物業費,多年來一直很安靜,所以出了問題大家都無頭緒。”

社區居民告訴記者,社區有專門的物業公司負責,叫連心物業。“我的工資就是他們發的。”門衛大爺說。

單位說法

以前未接到反映 可上報按程式解決

為此記者聯繫了連心物業公司的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員。“我們的物業只是負責該社區的傳達。”王先生說,“這個地方是農商行的宿舍,應該是農商行負責,跟農商行合作有十五六年了,我們光提供一個宿舍傳達的服務。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宿舍位置比較特殊,“曆下不管,曆城也不管,我們平時的工作都是跟總行溝通。”

3月20日,記者聯繫了濟南農商行曆城支行。工作人員回應稱,一般這種宿舍都是由協力廠商物業公司管理。“我們管轄範圍的宿舍,如果是房改以後的都會由居民自己交物業費,然後委託給協力廠商物業公司管理的。”上述工作人員還稱,“從我們的資產表看,並沒有該社區,只是社區前面的營業網點屬於我們曆城支行。”

因為該社區前面正好是曆城農商行閔子騫支行的營業點,所以記者諮詢了該行的王行長。“有人找過我們,但是我們只是一個營業點,與社區沒什麼關係。”王行長稱,“我們也想幫居民解決問題,因此還上報過,總行給的答覆明確說,該社區屬於曆下支行負責。” 20日下午,記者聯繫濟南農商行曆下支行,對方工作人員回應稱,已經派人過去查看情況。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曆下支行,工作人員稱下午剛帶著維修師傅去過社區,“師傅檢查之後發現門已經不能再修了,需要上報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上述工作人員還稱,據他們瞭解,北樓前面的大門本來就是不走的,兩個門相差也就10米。“我們沒收到維修的報告,如果有問題報告上來,我們會走正常的程式解決。”該工作人員稱,“但是沒人跟我們反映啊,有人反映我們肯定會去落實情況。”

“不光是居民自己出行不便利,生活上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你說車進不來吧,樓前的化糞池都是自己清理,誰家堵了,然後自己找人來通一通。住在北樓的李女士稱,“不僅是因為車輛進不來,感覺社區就是沒人管。”

李女士告訴記者,樓前的化糞池一到冬天很容易往外冒,“臭氣熏天,打掃起來更是麻煩。”

“老小區也不能沒人管啊,去年的時候北樓前面的車棚被大風刮倒了,把一樓的門口都堵了,也沒人管。”李女士稱,“後來有人找了媒體,才有人來幫著我們清理了,但之後沒下文了,也沒再搭建,現在我們的自行車都放在樓道裡,你看樓道裡塞得滿滿的。”

李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社區多年來只是每月交6元錢的垃圾費,沒交過其他的物業費。“沒人跟我們說過交物業費,多年來一直很安靜,所以出了問題大家都無頭緒。”

社區居民告訴記者,社區有專門的物業公司負責,叫連心物業。“我的工資就是他們發的。”門衛大爺說。

單位說法

以前未接到反映 可上報按程式解決

為此記者聯繫了連心物業公司的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員。“我們的物業只是負責該社區的傳達。”王先生說,“這個地方是農商行的宿舍,應該是農商行負責,跟農商行合作有十五六年了,我們光提供一個宿舍傳達的服務。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宿舍位置比較特殊,“曆下不管,曆城也不管,我們平時的工作都是跟總行溝通。”

3月20日,記者聯繫了濟南農商行曆城支行。工作人員回應稱,一般這種宿舍都是由協力廠商物業公司管理。“我們管轄範圍的宿舍,如果是房改以後的都會由居民自己交物業費,然後委託給協力廠商物業公司管理的。”上述工作人員還稱,“從我們的資產表看,並沒有該社區,只是社區前面的營業網點屬於我們曆城支行。”

因為該社區前面正好是曆城農商行閔子騫支行的營業點,所以記者諮詢了該行的王行長。“有人找過我們,但是我們只是一個營業點,與社區沒什麼關係。”王行長稱,“我們也想幫居民解決問題,因此還上報過,總行給的答覆明確說,該社區屬於曆下支行負責。” 20日下午,記者聯繫濟南農商行曆下支行,對方工作人員回應稱,已經派人過去查看情況。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曆下支行,工作人員稱下午剛帶著維修師傅去過社區,“師傅檢查之後發現門已經不能再修了,需要上報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

上述工作人員還稱,據他們瞭解,北樓前面的大門本來就是不走的,兩個門相差也就10米。“我們沒收到維修的報告,如果有問題報告上來,我們會走正常的程式解決。”該工作人員稱,“但是沒人跟我們反映啊,有人反映我們肯定會去落實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