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樂視的窘境·,難道是因為佈局太大造成的?錯了,答案在這兒

上周, 銀行對賈躍亭夫婦12億財產的凍結, 給本就資金短缺的樂視上了一道“催命符”。

是死還是生, 我們不得而知。 而樂視的窘境不得不讓我們去深思,

它的問題出在哪裡?

對於樂視, 網上議論的最多的就是樂視的步子邁得有點大, 扯著自己的“蛋”了。

的確, 縱觀樂視佈局, 橫跨內容、硬體、金融等領域, 業務從原來的視頻網站發展到今天的影視娛樂、電視、手機、汽車、雲計算等多產業。

面對這種體量大, 業務廣的公司, 絕大多數人都驚呼看不懂, 也往往認為樂視的問題出在這兒。

要弄清樂視的問題, 就要深層次讀懂樂視, 要讀懂樂視, 首先就要瞭解樂視的發展歷程, 因此小編今天就從內容, 硬體兩塊區域去剖析樂視。

1

“內容”發展歷程

眾所周知, 樂視網是做內容起家的。

2008年, 賈躍亭成立樂視娛樂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樂視影業的前身), 推出了第一電影《機器俠》, 開啟了樂視網的第一次業務延伸。

2013年, 樂視收購花兒100%的股權, 實現了在上游電視劇製作及發行領域資源的初步整合。

2014年, 成立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 樂視體育正式上線。

樂視影業, 花兒影視, 樂視體育, 及後來的樂視音樂都是樂視網向上游內容生產領域的正常業務延伸, 內容業務顯得合情合理。

2

智慧硬體發展歷程

2009年10月樂視推出雲視頻超清播放機818, 開啟了第一次硬體試水。

2012年9月, 樂視召開發佈會宣佈進軍智慧電視業務

2015年4月, 樂視超級手機面世。

無論是電視盒子,電視還是超級手機, 你會發現, 它都與內容有關。

這些硬體使樂視形成了“硬體+內容+平臺+應用”發展模式, 當你瞭解這一脈絡之後, 難懂的樂視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懂了。

從內容, 智慧硬體這兩大板塊來說, 樂視並不是看不懂, 看不透的企業, 相反樂視的佈局具有非常清晰和嚴密的邏輯, 不是隨意擴張, 而是水到渠成。

通過對樂視的剖析, 看不懂得樂視, 也變得的清晰起來, 樂視戰略佈局並沒有錯, 錯在於樂視的經營。

目前世界企業的經營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由韓日主導的J模式, 一種是由歐美主導的A模式。 A模式主張聚焦, J模式主張寬泛。

由於受到地域的影響, 中國企業一般走的都是J模式。

如果簡單的討論二者的優劣也許是仁者見仁的的問題, 很難有實質性的結果, 但如果比較兩種模式的典型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 則高下立判。

90年代, 歐洲第二大彩電品牌諾基亞公司還擁有著橡膠,

造紙等行業, 受到聚焦思維的影響, 果斷的砍掉了這些行業, 聚焦於手機品類, 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 就超越了百年企業西門子成為歐洲第一大企業。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海爾以冰箱起家, 在“滿足客戶需求”理念的引導下, 逐步進入黑電, IT,移動通信等十個領域。 根據海爾公佈的營業資料估算, 海爾的利潤率在1%左右。

與之相對的是格力, 通過聚焦,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由一家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空調企業, 並實現了5%-6%的利潤率, 成為了中國家電企業最賺的企業。

顯而易見, 樂視也走上了“J”模式, 一直在不斷的做大自己的體量, 忽略了“聚焦”, 沒有了一個點, 就沒有了長期的盈利能力, 只有靠資本的補血才能生存, 而隨著它的體量不斷增大, 喂不飽, 就會出現問題, 就會形成如今樂視的窘境。

面對窘境, 該如何破局?或許正如一些業內人士說的那樣, 現在的樂視而言已經不是“斷臂”那麼簡單, 更多的是回到公司的起點, 重新思考公司的定位, 做內容就好好的去做內容, 做汽車就好好的去做汽車,只有這樣,樂視才有更好的未來......

做汽車就好好的去做汽車,只有這樣,樂視才有更好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