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黃渤海高影響天氣預報中的關鍵技術研究”專案驗收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彥報導3月19日, 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黃渤海高影響天氣預報中的關鍵技術研究”在山東濟南通過驗收。 該項目主要圍繞黃渤海大風和冷流暴雪天氣預報技術, 開展了黃渤海沿岸自動站、海島站、船舶站及遙感洋面風等觀測資料的應用研究、大風和冷流暴雪預報指標概念模型及發生機制研究、各種數值預報產品檢驗及釋用技術研究、研發了黃渤海大風數值模式系統和格點化預報系統, 規範了風預報檢驗方法。

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萬齊林、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等9名專家組成的專家驗收組對專案進行了綜合評估。

專家組認為, 專案在沿海觀測資料可用性研究、黃渤海大風和冷流暴雪發生機制、大風預報系統方面取得的創新性成果, 推進了沿海風的觀測資料在天氣預報業務中的有效應用, 在黃渤海地形、海洋下墊面對大風機理與大風預報系統方面取得突破, 建立了系統的冷流暴雪預報指標, 提高了大風和冷流暴雪精細化預報業務能力。

專家組表示, 專案成果全部在天氣預報業務中得到了應用, 推進了黃渤海沿岸風的觀測資料的合理應用, 豐富了預報員對於大風和冷流暴雪預報指標概念模型, 有助於提高預報員大風和冷流暴雪的預報能力。 通過對多種數值預報產品核對總和大風預報系統研發,

為預報員提供黃渤海大風精細化預報客觀產品。

記者瞭解到, 該專案由山東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牽頭, 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海洋大學、遼寧省氣象臺、河北省氣象臺、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江蘇省氣象臺、山東省氣象臺等單位參與, 共取得9項科研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