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再次強調,將這一改革進行到底

司法體制改革路徑,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體系, 堅定不移地將這一改革進行到底, 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經之路。

要敢於啃硬骨頭。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 政法戰線堅持正確改革方向, 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 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 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 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司法公正是司法機構的生命和靈魂, 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永恆主題。 2013年年底,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

彰顯了我國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進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2014年1月1日起, 全國3000多家各級法院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接受公眾監督, 檢察機關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決定書等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 司法公開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2015年11月5日, 中央政法委首次公開通報5起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和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典型案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 超過30件重大冤假錯案得到糾正, 張氏叔侄案、呼格吉勒圖案等一批冤錯案件的再審改判, 特別是聶樹斌案的再審改判, 不僅還了當事人及其家人一個公道,
而且傳遞了人民法院勇於擔當、實事求是、捍衛公正的堅定信念。 確實, 司法改革難, 司法公信力塑造難實現了突破。

要堅定不移地改革。 習近平強調:“要遵循司法規律, 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 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要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 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提升改革整體效能。 要統籌推進公安改革、國家安全機關改革、司法行政改革, 提高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能力。 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 研究解決重大問題, 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目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司法體制是在多年的鬥爭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中國特色, 改革完善必須遵循規律、循序漸進, 同時也要與時俱進, 重點突玻, 把現代科技應用與執法司法工作融合起來, 構建資訊化管理監督體系, 降低司法改革成本, 提高品質、效率, 依靠科技進步, 實現改革公信力的提升和人民群眾的便利化。 據2017年3月統計, 通過司法公開四大平臺, 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可以完整瞭解司法裁判形成的全部過程, 利用中國庭審公開網, 累計直播各級法院具有較大社會影響案件的庭審超11萬件, 訪問總量達12億多人次, 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 公開裁判文書超過2680萬份, 網站訪問量突破62億人次, 成為全球最有影響的裁判文書網。
科學合理的體制結構是體現是否高效工作的關鍵, 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 都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 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決定在6個省市先行試點。 至2014年底, 司法體制改革試點省市共7個。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在10個省(區、市)的50個法院開展了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 截至2016年底, 全國各級法院由人民陪審員參審的案件306.3萬件, 當事人服判息訴的比例明顯提升。
日前, 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司法責任制改革實施意見(試行)》, 已經確定了228名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批入額檢察官人選, 目前正在公示。 隨著法官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基本得到確立, 優秀人才向辦案一線流動趨勢明顯, 辦案品質、效率穩步提升。 全國政法機關要善於統籌運用政法資源和社會資源, 主動宣傳、立體傳播, 不斷推進司法公信力實現新提高,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接下來還要推動公安、國安機關、司法行政深化改革, 形成政法系統改革的整體推進格局, 產生整體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 把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司法體制改革步伐堅定不移的有力保障就是堅持党的領導。各級黨委積極主動謀劃,認真研究解決重點問題,勢必推動著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司法體制改革步伐堅定不移的有力保障就是堅持党的領導。各級黨委積極主動謀劃,認真研究解決重點問題,勢必推動著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