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殖戶看過來,豬價下跌賺更多才是真本事,這家豬場做到了

今年上半年, 受畜禽低迷行情的影響, 國內上市豬企、禽企上半年的業績都不太好看, 比如禽企益生股份上半年虧損或超5000萬元, 而去年同期盈利高達2.7億元;民和股份今年上半年虧損或超1.1億元, 而去年同期淨賺1.5億元;主營飼料和生豬養殖的正邦預計上半年淨利下降46%-57%, 較上年縮水3億元左右。

而上周, 生豬養殖專業戶牧原股份也終於下修了上半年業績預期, 雖然下修業績在預期之內, 因為豬價一直在跌啊, 今年6月豬價最低跌破6.5元/斤, 而去年同期豬價高達10元/斤以上, 同比下降三成以上。 不過, 即使下修業績符合預期, 但牧原的賺錢能力還是讓人驚詫, 公司這次公告僅將上半年淨利由此前預計的12.5億-15.0億, 小幅下調至11.9億-12.1億, 同比依然增長11%-13%, 也正是如此, 在公司下修業績之後, 公司股價不跌反而大漲。

同時, 牧原也發佈了6月份生豬銷售資料。 6月生豬出欄量達到78.2萬頭新高, 環比增長48%, 而同比增幅更達到了驚人的189%。 公司上半年累計出欄量達到295萬頭, 而去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不過115萬頭, 淨增180萬頭。 公司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幅度高達156.5%, 遠遠高於行業內其他企業。 以12億的利潤, 295萬出欄量計算, 今年上半年牧原生豬頭均盈利依然高於400元,

其中還包括仔豬, 在豬價如此下跌的情況下還能做到這樣的贏利水準, 可以說非常驚人了。

即使是行業巨無霸溫氏, 上半年受豬價下跌的影響, 公司生豬出欄量增速也有所放緩, 同時公司業績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溫氏共出欄生豬900萬頭, 同比增長11.8%, 淨增95萬頭, 而體量要遠遠小於溫氏的牧原, 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淨增180萬頭。 可以說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快速的縮小, 2015年溫氏共出欄生豬1535萬頭, 同期牧原共出欄生豬192萬頭, 牧原生豬出欄量僅是溫氏的12.5%, 但今年上半年牧原生豬出欄量已達到溫氏的32.8%。 而從上半年的增長趨勢看, 今年牧原股份全年生豬出欄量突破600萬頭完全無懸念, 甚至可能衝擊800萬頭, 兩者間的差距還將進一步縮小。

如果說2016年, 溫氏以593.5億元的營業收入, 117.9億元的淨利潤笑傲創業板, 驚豔了兩市, 那麼2017年的牧原將以其驚人的增速, 逆勢下的擴張至少將震撼整個畜牧界。 而牧原和溫氏兩家企業之間的競爭和對比也將日趨激烈,

而這不僅僅是兩家企業間的較量, 更是兩種模式的比拼, 一種是以溫氏模式為代表的“公司+農戶”的輕資產擴張模式, 一種則是以牧原代表的“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 兩者可以說各有優勢, 但是豬價下跌階段, 兩種模式誰更佔優勢呢, 答案或許很快就能揭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