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暖心窩!去北戴河療養名額先給待轉業幹部

“脖子以下”改革全面展開, 待轉業幹部成為一個可敬的“特殊群體”, 雖然剩下的軍旅生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可他們有的還在高山海島巡邏, 有的加班加點整理手頭工作, 工作勁頭不減反增。 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報導了某部關心待轉業幹部, 部隊療養名額先給待轉業幹部。

暖心窩!療養名額先給待轉業幹部

■沈東陽 郭元首

“永良, 抓緊時間訂票, 和妻子去北戴河療養, 來回車費由單位報銷。 ”這兩天, 武警雲南森林總隊副營職幹部陳永良的心裡甜得像蜜一樣, 被確定為轉業物件後, 他本想利用這次休假機會和妻子出去散散心, 沒想到好事兒直接“追”到了家門口。

今年, 上級分給該總隊5個療養名額, 究竟讓誰去?在黨委會上, 大家“炸開了鍋”:有的認為應該照顧被總隊表彰的先進典型, 有的認為應該優先給堅守在防滅火一線的官兵……

看到大家莫衷一是,

黨委書記趙振忠接了話茬:“我們不能忘了像陳永良這樣的待轉業幹部。 面對改革大考, 他們顧全大局主動提出轉業申請, 積極為組織分憂, 到現在依然奮鬥在一線, 加班加點作貢獻。 ”

提起陳永良, 官兵紛紛豎起大拇指。 1999年2月, 他參加中緬邊境特大森林火災滅火作戰, 連續戰鬥90多天, 身上多處被灼傷;2003年9月, 他和戰友在迪慶香格里拉石卡雪山, 冒著缺氧暈厥的危險, 把兩名受傷的遊客從陡崖上背了下來, 因為這次突出表現, 陳永良火線入黨, 並榮立二等功, 次年破格提幹。 今年初, 37歲的陳永良被確定為轉業對象後, 仍然堅持帶隊巡邏在高山密林。

組織關愛不斷線, 待轉業幹部心窩暖。 該總隊普洱支隊副支隊長王傳志因為身患雙下肢大隱靜脈曲張,

家庭負擔較重, 當他領到2萬元的生活困難救濟金時, 激動得熱淚盈眶:“哪怕脫下軍裝到地方, 我也要幹出個軍人樣, 繼續給咱軍人爭光!”

據介紹, 該總隊切實擔負起做好軍轉安置工作的政治責任, 主要領導親自出面, 全力協調解決待轉業幹部工作分配、職務安排、待遇保障等方面的問題, 先後為24名待轉業幹部發放了救濟金, 協調幫助40餘名待轉業幹部子女順利入學, 在幹部隊伍中營造出走得舒心、留得安心、幹得開心的濃厚氛圍。

轉業前, 142名老邊防領到“大禮包”

解放軍報訊韓慶年、楊朝富報導:6月22日, 新疆軍區某部正團職待轉業幹部王章勇, 高興地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療養證、單位介紹信等相關證件,

即將赴昆明療養院開啟為期15天的療養之旅。

今年新疆軍區各部隊在待轉業幹部即將離別軍營、踏上新的工作崗位之際, 為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包”——到內地療養。 這讓待轉業幹部們倍感溫暖, “沒想到轉業了, 組織還安排我們進行療養, 太讓人感動了。 ”

新疆軍區大多數部隊駐地在雪域高原、沙漠戈壁, 自然環境艱苦, 使命任務艱巨, 廣大待轉業幹部為邊防穩定和部隊建設貢獻良多。 為此, 新疆軍區政治工作部在研究制定《服務轉業復員幹部工作措施》時, 明確要求各單位擬制年度幹部療養計畫, 必須預留部分指標, 優先安排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工作的副團職(含相應技術等級)以上待轉業幹部。

塔城軍分區政治部副團職待轉業幹部彭劍,

入伍25年來, 一直在邊防工作, 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 服役期間, 所在單位曾多次安排他參加療養, 但都被他婉言謝絕, 把名額讓給了其他同志。 今年彭劍轉業後, 單位瞭解到他想帶妻兒到峨眉山轉轉, 便在計畫內為他申請辦理了到峨眉山療養院療養的相關手續。 莫爾多邊境會晤站站長朱貴寶當了30年的兵, 光是在四類以上邊遠艱苦地區服役就有23年, 所在單位常年駐守在阿裡高原。 他雖曾有過多次療養機會, 但每次都因工作脫不開身而主動放棄。 今年確定轉業後, 單位優先安排他參加療養, 他終於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編餘小議

在位一分鐘 關愛六十秒

■徐 楊

“脖子以下”改革全面展開, 待轉業幹部成為一個可敬的“特殊群體”,雖然剩下的軍旅生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可他們有的還在高山海島巡邏,有的加班加點整理手頭工作,工作勁頭不減反增。就像一位待轉業幹部說得那樣:“多和戰士們說句話,多去山上巡邏兩趟,感覺多幹點就踏實點。”

“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這是待轉業幹部常喊的口號,可在他們埋頭苦幹的背後,組織的關懷和關愛也需及時跟上。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組織的關愛不能跑偏,子女入學、工作安置、住房安排……這些看似尋常的小事,但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幹部身上都是大事、眼前事、緊要事。他們少則十幾年、多則數十年的軍旅生涯即將收尾,作為組織,一定要為他們畫上一個情深義重的感嘆號。

待轉業幹部成為一個可敬的“特殊群體”,雖然剩下的軍旅生涯掰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可他們有的還在高山海島巡邏,有的加班加點整理手頭工作,工作勁頭不減反增。就像一位待轉業幹部說得那樣:“多和戰士們說句話,多去山上巡邏兩趟,感覺多幹點就踏實點。”

“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這是待轉業幹部常喊的口號,可在他們埋頭苦幹的背後,組織的關懷和關愛也需及時跟上。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組織的關愛不能跑偏,子女入學、工作安置、住房安排……這些看似尋常的小事,但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幹部身上都是大事、眼前事、緊要事。他們少則十幾年、多則數十年的軍旅生涯即將收尾,作為組織,一定要為他們畫上一個情深義重的感嘆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