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小茭白葉變廢為寶出口日本 嘉善農民怎麼做到的?

眼下正是夏季茭白上市的時節, 在嘉善縣姚莊鎮金星村, 茭白長期給當地村民帶來喜人效益, 但一年三熟的茭白產生的大量茭白葉也帶來了處理上的難題。

“一到茭白上市的時候, 村路上就會堆滿茭白葉, 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 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衛生問題。 ”金星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來, 金星村村民將茭白葉製作成草圈熱銷日本。 現在, 該村的編織者還要到周邊地區去收集茭白葉。

日前, 記者來到金星村夏家甸片區, 據瞭解, 利用茭白葉製作草圈主要集中在這個片區。 剛走進75歲村民陳彩英家中, 就聞到一股茭白葉的清香, 陳彩英和丈夫黃松環正在編織草圈。 三股茭白葉按照順時針方向以編麻花辮的方式製作, 很快一個個類似中國結的草圈被編織出來。 “這些工藝品會出口到日本, 聽說這些草箍在日本非常暢銷, 我們這每天都有江蘇的客商前來收購。

”不足10分鐘的功夫, 20幾個草圈便在陳彩英的手中完成。

以前, 處理這些茭白葉是當地茭白種植戶的“麻煩事”。 一棵長達2米左右的茭白, 食用部分嫩莖僅15釐米至20釐米, 其餘都是葉殼。 一到採摘旺季, 數以噸計的茭白葉殼, 有的被堆放在路邊, 有的被丟入河中或被焚燒。

後來, 一位江蘇客商找到了金星村的幾戶村民, 陳彩英便是其中的一位。 “當時那位客商把茭白葉做成的樣品拿給我們看, 讓我們製作。 就這樣, 用茭白葉做草圈在村裡流行起來, 一個草圈0.43元, 每天可以製作兩三百個草圈甚至更多, 收入還是不錯的。 ”陳彩英說, 村裡編織草圈的人越來越多, 本地的茭白葉不能滿足需求了, 他們會在周邊收集茭白葉。

“茭白葉都是種植戶扔棄的, 我們去收集是沒有成本的, 只要有茭白葉做草圈, 做出來的效益便是我們的純利潤。 ”村民王阿姨告訴記者, 茭白葉並不是直接編織, 也需要經過挑選、修剪、曬乾等多道工序處理。

採訪時, 記者遇到了一名江蘇客商,

他告訴記者, 日本當地很喜歡使用茭白葉做的草圈祭祀。 “近年來, 我們專門請設計師, 每年推出新樣式, 編織款式幾十甚至上百種, 每次需要什麼樣式的訂單, 我們便會把樣品拿到村民家中, 讓他們按照樣式編織。 ”該名客商介紹, 農民將茭白葉按照要求編織成形, 他們統一上門收購再進入上海一家外資公司進行最後的配飾。 工作地在家中, 農民們可以自己在家掙外快。

黃彩珍也是金星村一位普通的農戶, 平時她和兒媳婦一起帶孩子, 每到茭白收割期, 她就和兒媳婦一起將茭白葉曬乾後編織草圈。 “我一天能編一百多個草圈, 一天的收入在40元至80元之間。 ”粗略計算, 她每月可為家庭多增一兩千元收入。 據介紹, 這項綠色產業鏈, 帶動當地農戶參與茭白葉編織, 有效解決了茭白葉處理的難題, 還使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原標題《茭白葉編織草圈出口日本》, 原作者倪楊豔、邢樂靜、任蓓。 編輯顧雨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