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G退網?不如先把3G“砍了”

■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今年7月1日起, 中國臺灣地區2G通信網路終止服務, 使用2G網路的客戶不能再進行任何呼叫和通話(緊急呼叫除外)、發送或接收短信或使用其資料服務, 而其電話號碼將保留到今年12月底。 同時, 中華電信、大哥大、遠傳電信等這些臺灣地區的運營商通過優惠資費方案吸引2G用戶遷轉。

上半年, 關閉2G網路的事件不斷發生。 今年1月, 美國AT&T和加拿大Bell、Telus等運營商關閉了2G網路。 今年4月, M1、Singtel、StarHub這三家新加坡的主要運營商正式關閉2G網路, 為了推進2G退網工作, 新加坡的運營商和通信管理部門從2015年開始就不遺餘力鼓勵2G用戶遷轉。

同樣是在今年4月, 澳大利亞第二大電信運營商 Optus開始關閉2G網路。 另外, 加拿大運營商SaskTel將在今年7月底關閉2G網路, 澳大利亞沃達豐將在9月底關閉2G網路。 還有, 瑞士電信運營商Sunrise今年6月宣佈計畫到2018年底關閉其2G網路, Sunrise現在已經開始通知其2G消費者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進行服務升級。

事實上, 在這一系列2G關閉潮之前, 全球範圍已有十多家運營商停止2G網路服務。 2G通信, 正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看到這麼多運營商關閉了2G網路, 人們也在關注, 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何時會關閉2G。 但是,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三家運營商都沒有公佈時間表。 現在來看, 2G退網時機並不成熟, 運營商即使有心放棄也是困難重重。

首先的難處在於,

這三家運營商現存的2G用戶群體實在是過於龐大, 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按照工信部此前披露的資料, 到今年5月底, 國內移動用戶總數為13.6億戶, 其中移動寬頻用戶(也就是3G和4G用戶)總數為10.2億戶。 計算下來, 我們現在還有3.4億戶2G手機用戶, 占手機用戶總數的25%。

這個比例相當高, 也就是說四位手機用戶中就有一位元在使用2G網路服務。 對比之下, 新加坡的運營商關閉2G網路之前, 2G使用者數在14萬左右, 占手機用戶總數的2%。 即使是2%的占比, 但新加坡關閉2G的做法也引起了較大爭議。 試想在25%的占比之下, 要關閉2G網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 我們也看到2G的生命力現在還很頑強。 從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來看,

在手機出貨量方面, 2G手機的占比基本上穩定在5%左右, 而3G手機的占比只有0.2%左右。 從這點來說, 3G退網也許比2G退網更適合, 而且3G現在的用戶數也比2G用戶數少。

對於我們的運營商來說, 想要關閉2G網路, 前提是將2G用戶減少至最低值, 但是目前來看難度是非一般地大。 如果將2G用戶占比2%作為啟動關閉2G網路的閾值, 樂觀預計還要等三年左右的時間, 才會迎來退網合適時機。

另一重因素在於, 運營商必須做好2G退網後的接盤工作, 最主要的就是話音業務。 語音業務是最基本的通信需求, 用戶對此敏感度相當高, 一次兩次打不通電話和一次兩次手機上不了網給用戶帶來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如果運營商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就推進2G退網,

那無疑是場災難, 是在自毀前程。

按照目前運營商的思路, 通過VoLTE技術讓4G LTE網路來承載話音業務。 所以, 2G退網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VoLTE足夠成熟, 能帶給用戶不亞於2G網路的語音通話體驗。 但是目前來看, 我們的運營商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包括網路側, 也包括終端側, 需要儘快推廣支援VoLTE終端的普及。

不過話說回來, 2G退網的最難之處是在用戶本身。 這不免讓人想起小靈通退網時的尷尬和艱難, 雖然小靈通技術本身已經被淘汰, 但是仍有一些用戶寧願守著它, 就是不放手。 相信2G退網時, 運營商也會碰到這種情況, 而且不會是個別現象, 所以主管部門和運營商應該未雨綢繆, 做好引導工作, 推進我國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

讓用戶享受到更好的通信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