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個最令人吃驚的地理事實

一、地球表面的地心引力並不完全相同。 事實上, 在印度的沿海地區你的體重會比較輕, 而在太平洋的南部, 你會比較重。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正在研究之中, 2002年NASA發射的GRACE雙子衛星現在正對地球的重力場進行詳細的測量, 這有可能幫助科學家儘快找到這種引力差距的原因。

二、大氣"逃脫"因為太陽的加熱效果, 地球大氣層邊緣的氣體分子變得活躍, 當溫度到達一定高度, 其中一些氣體分子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而"逃"到地球大氣層之外的宇宙中去。 這個過程很慢, 但是一直在進行當中。 正是因為這樣, 我們的地球表面才會有如此多的氧氣, 而較輕的氫分子因為品質輕而容易飛到大氣層的外部, 所以我們的大氣層才會變得適合生物生存。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氫元素在某天會在地球周圍消失, 因為氫可以和氧氣結合形成H2O分子, 這樣就變得分場穩定,

不會輕易"逃到"大氣層之外。

三、地球運行速度變化因為地球之外月球、太陽、行星等引力作用, 地球的轉動速度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已經比過去短了數毫秒, 科學家由此推斷地球的角速度正在不斷增加中,

而具體的改變原因還不清楚。 在相關的觀測結果中, 我們還可以看到, 地球在一月和二月間運行速度是最慢的。

四、範亞倫放射帶距地球270英里的高空, 存在一個由於地球南北磁極吸引宇宙射線粒子而形成的放射性區域。 傳說中的阿波羅號登月的宇航員穿越這個區域的時間很短,

但是也需要冒著極大的輻射的危險。 事實上, 美國曾與1962年使用核彈頭在太平洋中部上空250英里處引爆, 目的是在範亞倫放射帶炸出一個缺口, 令太空船能夠通過。 但是結果卻是, 不但沒有炸開, 反而增加了一條人工的輻射帶, 放射性比范亞倫高出數十倍。 因為這個放射帶的存在, 懷疑美國登月真實性的人越來越多, 也就不那麼奇怪了。

五、月球偏離經過25年的觀測, 人們發現月亮的軌道正在逐漸擴大, 也就是說, 月亮正在逐步遠離我們。 科學家更是計算出, 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半徑每年都要增加4釐米。 也有科學家指出, 在50億年之後, 太陽就會進入到紅巨星階段, 此時地球和月亮都會受到太陽大氣的影響, 最終兩個星球還會重新靠近。

六、月亮"漲氣"眾所周知的地球上水體的漲潮作用於月亮引力息息相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月亮的引力還會對地球大氣產生漲落的效果。有理論指出,月球引力對地球大氣的影響在熱帶附近比較明顯,把此處的大氣變得更厚,同時更稀薄,但是這種影響的效果比起對地球水體的影響要小的多。

七、錢德勒震盪這是一種地球自轉方向上產生的自由震盪。1891年美國的天文學家發現了這個事實,那就是地球在433天裡,自轉角度偏轉了/3600秒,也就是說,地球兩極偏離原來位置3~15米。產生這種震盪的原因一直不明,直到2000年的七月才有科學家推測,地球產生錢德勒震盪的原因是由於海底溫度和鹽分的改變,以及風的運動,使得海床產生壓力變化,從而產生這種變化。在2006年,科學家又發現地球的錢德勒震盪已經終止,到現在原因不明。

八、地球充電 1917年,科學家們發現地球表面不知什麼原因帶有負極電,但是地球究竟為什麼帶電,地球的"充電器"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的清楚。在一些地區的晴朗天氣裡,地球和空氣之間會產生電流,強度達到1500安培。但是對於整個地球這麼龐大的"用電器"來說,這種強度的電流甚至稱不上是電流,很快就會消失殆盡,所以這種電流的產生一定是由於某種充當"充電器"的角色。有人猜測這種"充電器"是雷電,但是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九、巨量灰塵每年,都會有3萬噸的太陽系灰塵來到地球表面,它們中大部分來自火星和土星間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產生的碎片、灰塵可能會朝著太陽飛去,也可能向外飛到達地球表面。由於大部分的灰塵和碎片速度都很快,所以在地球大氣層中就會摩擦生熱,最後變成流行而燃燒殆盡。一些沒有燒完的,或者速度夠慢的碎片會落到地球上,成為傳說中的隕石。

十、兩極互換地球兩極的磁性曾經發生過交換,並且不止一次。研究顯示,地球磁屏的磁力在過去的150年內減弱了10%。北磁極是在1831年被首次發現的,而在1904年它被重新"拜訪"的時候,被發現已經移動了31英里(約50公里)。但是為什麼磁極會發生偏轉或者互換,至今還是個謎。

六、月亮"漲氣"眾所周知的地球上水體的漲潮作用於月亮引力息息相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月亮的引力還會對地球大氣產生漲落的效果。有理論指出,月球引力對地球大氣的影響在熱帶附近比較明顯,把此處的大氣變得更厚,同時更稀薄,但是這種影響的效果比起對地球水體的影響要小的多。

七、錢德勒震盪這是一種地球自轉方向上產生的自由震盪。1891年美國的天文學家發現了這個事實,那就是地球在433天裡,自轉角度偏轉了/3600秒,也就是說,地球兩極偏離原來位置3~15米。產生這種震盪的原因一直不明,直到2000年的七月才有科學家推測,地球產生錢德勒震盪的原因是由於海底溫度和鹽分的改變,以及風的運動,使得海床產生壓力變化,從而產生這種變化。在2006年,科學家又發現地球的錢德勒震盪已經終止,到現在原因不明。

八、地球充電 1917年,科學家們發現地球表面不知什麼原因帶有負極電,但是地球究竟為什麼帶電,地球的"充電器"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說的清楚。在一些地區的晴朗天氣裡,地球和空氣之間會產生電流,強度達到1500安培。但是對於整個地球這麼龐大的"用電器"來說,這種強度的電流甚至稱不上是電流,很快就會消失殆盡,所以這種電流的產生一定是由於某種充當"充電器"的角色。有人猜測這種"充電器"是雷電,但是還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

九、巨量灰塵每年,都會有3萬噸的太陽系灰塵來到地球表面,它們中大部分來自火星和土星間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產生的碎片、灰塵可能會朝著太陽飛去,也可能向外飛到達地球表面。由於大部分的灰塵和碎片速度都很快,所以在地球大氣層中就會摩擦生熱,最後變成流行而燃燒殆盡。一些沒有燒完的,或者速度夠慢的碎片會落到地球上,成為傳說中的隕石。

十、兩極互換地球兩極的磁性曾經發生過交換,並且不止一次。研究顯示,地球磁屏的磁力在過去的150年內減弱了10%。北磁極是在1831年被首次發現的,而在1904年它被重新"拜訪"的時候,被發現已經移動了31英里(約50公里)。但是為什麼磁極會發生偏轉或者互換,至今還是個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