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年浙江省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出爐

杭州網訊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 在2017年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 浙江省氣象部門明確了今年全省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

這也是浙江省氣象部門連續第十年提出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

公眾出行將系上“氣象安全帶”

濃霧、冰雪、強降水、強風、高溫……據統計, 每年高速公路上因惡劣天氣造成的交通事故約占總事故的1/4, 全世界商船隊每年的全損船舶中歸因於氣象原因的全損艘數和總噸約占1/3。 如何在惡劣的天氣下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也準確地降低上演"人在囧途"的可能性?

在浙江省氣象局發佈的2017年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中, 建設“氣象安全導航APP”作為重要任務之一提上日程。

氣象安全導航APP”將結合公路、內河、海洋氣象導航的功能, 為用戶交通出行和船舶航行提供全方位的氣象安全保障, 通過語音提醒和文字顯示的方式提供行車(船)前方5公里、50公里天氣實況資訊,

30公里範圍災害性天氣資訊, 為公眾出行提供氣象安全保障。

目前國內尚沒有基於內河及陸路交通方面的氣象導航服務軟體, 而在海洋上的氣象導航則也以國外軟體為主, “氣象安全導航APP”的應用將有效填補這塊空白, 為交通出行系上“氣象安全帶”。

特別的“溫度”給特別的你

為什麼在炎炎夏日實際感受感覺到的溫度往往高於天氣預報, 而在寒冷的冬季卻正好相反?這引發了不少群眾困惑和質疑。

然而, 在氣象學上, 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近年來, 地表溫度也在人民生產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地面結不結冰?馬路積不積雪?農作物會不會受凍?這些都需要精確的地表溫度預報來解答。

為了使氣象預報服務更加貼身貼心, 今年, 浙江省氣象部門將實現體感溫度、地表溫度精細化預報產品製作業務運行在浙江天氣網、“智慧氣象”APP發佈體感溫度精細化預報產品。 同時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和手機氣象短信中適時融入地表溫度、體感溫度預報資訊, 方便公眾瞭解不同層面的溫度資訊。

2017全省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

1.發佈地表溫度、體感溫度預報, 為公眾提供更直接的氣象參考, 方便公眾合理安排生活和出行。

5月1日前, 省氣象臺負責實現地表溫度、體感溫度精細化預報產品製作業務運行。 6月1日起, 省氣象服務中心負責在浙江天氣網、“智慧氣象”APP發佈地表溫度和體感溫度精細化預報產品。

同時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和手機氣象短信中適時融入地表溫度、體感溫度預報資訊, 方便公眾瞭解。

2.研發上線“氣象安全導航”APP, 推進氣象在智慧生活中的應用。

7月1日前, 氣象安全導航手機服務系統正式上線, 通過語音提醒和文字顯示的方式提供行車(船)前方5公里、50公里天氣實況資訊, 30公里範圍災害性天氣資訊, 為公眾出行提供氣象安全保障。

3. 發佈3A級以上休閒旅遊示範村天氣預報, 助推鄉村旅遊和農家樂發展。

針對3A級以上省級休閒旅遊示範村, 製作發佈精細化監測預報產品, 並在浙江天氣網、“智慧氣象”APP開闢“休閒旅遊示範村天氣預報”專欄, 對公眾進行專題服務, 助推鄉村旅遊和農家樂發展。

4.氣象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捷。

6月底前, 梳理並分批公佈群眾和企業到政府 “最多跑一次”氣象服務事項。 優化氣象審批、審批延伸仲介服務和氣象公共服務事項工作流程, 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氣象部門或視窗辦事“最多跑一次”, 多個事項實現“零上門”。

5.建立100個Ⅰ級人工增雨流動作業點, 服務“五水共治”。

組織全省建立100個Ⅰ級人工增雨流動作業點, 加強人影作業安全能力建設, 推進各地科學安全實施人工增雨常態化作業, 發揮人工增雨在水環境改善、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中的作用。

6.新建300個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村(社區),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融入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強化《鄉村氣象防災減災建設規範》等標準應用, 組織全省新建300個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村(社區),提高建設品質,提升基層氣象災害防禦能力。

7.組建“首席氣象科普講師團”,開展“流動氣象科普千里行”活動。

組建“首席氣象科普講師團”,。赴全省11市進行氣象科普巡迴講座。開展氣象科普“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通過科普展覽、專家諮詢、流動氣象科普宣傳車、問卷調查、資料發放等方式進行氣象科普宣傳,增強社會公眾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

8. 開展旅遊景區防雷安全隱患排查,推進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化建設。

組織對全省3A級以上旅遊景區防雷安全狀況分批進行隱患排查,根據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督促存在防雷安全隱患的景區限期整改,逐步實現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化建設。

9.編寫出版《浙江省公眾氣象災害防禦指南》,為公眾應對氣象災害自救互救提供參考。

匯總整理我省常見氣象災害,包括氣象災害的成因、時空分佈特徵、主要危害和歷史嚴重影響個例等內容,編寫公眾氣象災害防禦指南,並體現通俗性和實用性。聯合出版社印發書籍,給公眾提供面對氣象災害時的避險常識和自救辦法。

10.發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新標準,提高公眾應對氣象災害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發佈《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標準》,力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科學嚴謹且通俗簡潔,便於公眾理解和社會聯動,利用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等手段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新標準的宣傳。

組織全省新建300個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村(社區),提高建設品質,提升基層氣象災害防禦能力。

7.組建“首席氣象科普講師團”,開展“流動氣象科普千里行”活動。

組建“首席氣象科普講師團”,。赴全省11市進行氣象科普巡迴講座。開展氣象科普“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通過科普展覽、專家諮詢、流動氣象科普宣傳車、問卷調查、資料發放等方式進行氣象科普宣傳,增強社會公眾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

8. 開展旅遊景區防雷安全隱患排查,推進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化建設。

組織對全省3A級以上旅遊景區防雷安全狀況分批進行隱患排查,根據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督促存在防雷安全隱患的景區限期整改,逐步實現旅遊景區防雷安全標準化建設。

9.編寫出版《浙江省公眾氣象災害防禦指南》,為公眾應對氣象災害自救互救提供參考。

匯總整理我省常見氣象災害,包括氣象災害的成因、時空分佈特徵、主要危害和歷史嚴重影響個例等內容,編寫公眾氣象災害防禦指南,並體現通俗性和實用性。聯合出版社印發書籍,給公眾提供面對氣象災害時的避險常識和自救辦法。

10.發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新標準,提高公眾應對氣象災害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發佈《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標準》,力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科學嚴謹且通俗簡潔,便於公眾理解和社會聯動,利用廣播、電視以及新媒體等手段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新標準的宣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