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騎馬上路事故多發,是否應該禁馬

近年來, 乘騎馬匹上馬路仿佛成了一種時尚, 有騎馬上班、上學的, 有騎馬逛街的, 還有騎馬上街去贏取新娘的, 連快遞員都忍不住騎馬送快遞了。 看來即便是共用單車、滴滴打車等一些便利的出行方式還是不能夠滿足現代人的出行需求。

這樣一來, 如果愛上了一匹野馬, 你的家裡沒有草原, 也不用感到絕望, 馬路就是草原。 騎馬上路是不是即拉風又時尚著實不敢定義, 然而騎馬出行真的有這麼便利嗎?前不久在澳洲不還有位哥們騎馬去麥當勞買霜淇淋被拒絕了嗎?

另外, 騎馬上路相關的車禍、事故也是頻頻發生……

▲2017年6月金華市馬匹與轎車相撞

▲2017年2月南通馬場老闆騎馬上路 撞轎車受重傷

▲2017年2月遼寧錦州路上馬匹與車輛相撞

▲2017年4月邢臺街頭牛仔騎馬撞倒老人

▲呼倫比爾馬匹與車輛相撞

通常在馬路上車流量較大加上車輛噪音、鳴笛、車燈, 對於馬匹來說, 極易受到驚嚇, 對馬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造成其受驚後, 不易控制。

因為沒有規定禁止騎馬上路, 所以對於這類事故的處理也存在很多爭議, 事故的責任追究也變得複雜。 員警蜀黍聽了都犯難。

相關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 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 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 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

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 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牽、趕、騎牲畜應當在允許通行的道路上靠近道路右邊通行, 不得影響其他車輛、行人的正常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 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 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條對駕馭畜力車作了相應規定, 駕馭畜力車, 應當使用馴服的牲畜;駕馭畜力車橫過道路時, 駕馭人應當下車牽引牲畜;駕馭人離開車輛時, 應當拴系牲畜。

在這樣的法規之下,事故發生後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騎馬上路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事故的多發也警醒著人們,注意安全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馬雖然視野非常寬廣,但也有它的視線盲區。另外馬看到的東西都是平面影像,缺乏立體感,對距離的判斷能力比較弱。且馬匹感知環境的能力較強,易受到影響,前不久在印度一匹馬就因為太熱了失控。

小貼士

如果野外騎乘時發生事故:

1. 保持冷靜,判斷現場情況;

2. 下馬,讓別人牽你的馬,當然對方得懂得怎麼牽;

3. 為了安全,如果有必要,讓其他騎手下馬;

4. 冷靜地走向傷患;

5. 讓有經驗的人去抓回跑掉的馬;

6. 如果需要的話,尋求説明。

如果在公路騎乘時發生事故:

1. 必要的話,停止車流,讓兩名有經驗的騎手去停止所有過往車輛;

2. 保持其他騎手鎮靜、安全;

3. 估計傷患情況,必要的話下馬去看。如果騎手沒有受傷並能再次上馬,要迅速帶領大家回去;

4. 如果騎手受傷,要立刻尋求幫助。必要時需要報警;

5. 如果有馬跑了,一定要報警;

6. 如果馬受傷了,立刻通知獸醫。

本文來自第一賽馬網

在這樣的法規之下,事故發生後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騎馬上路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事故的多發也警醒著人們,注意安全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馬雖然視野非常寬廣,但也有它的視線盲區。另外馬看到的東西都是平面影像,缺乏立體感,對距離的判斷能力比較弱。且馬匹感知環境的能力較強,易受到影響,前不久在印度一匹馬就因為太熱了失控。

小貼士

如果野外騎乘時發生事故:

1. 保持冷靜,判斷現場情況;

2. 下馬,讓別人牽你的馬,當然對方得懂得怎麼牽;

3. 為了安全,如果有必要,讓其他騎手下馬;

4. 冷靜地走向傷患;

5. 讓有經驗的人去抓回跑掉的馬;

6. 如果需要的話,尋求説明。

如果在公路騎乘時發生事故:

1. 必要的話,停止車流,讓兩名有經驗的騎手去停止所有過往車輛;

2. 保持其他騎手鎮靜、安全;

3. 估計傷患情況,必要的話下馬去看。如果騎手沒有受傷並能再次上馬,要迅速帶領大家回去;

4. 如果騎手受傷,要立刻尋求幫助。必要時需要報警;

5. 如果有馬跑了,一定要報警;

6. 如果馬受傷了,立刻通知獸醫。

本文來自第一賽馬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