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想馬鈴薯致富變滯銷?務必學會這幾招!

隨著國家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和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動, 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再加上2016年馬鈴薯價格一度走高, 極大刺激了種植戶們積極性。 隨之而來的, 便是今夏我國各地馬鈴薯大批集中上市, 以及老生常談的“滯銷”問題。

據全國農產品價格大資料平臺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5—6月全國馬鈴薯批發均價1.24元/斤急跌至0.98元/斤。

對於目前馬鈴薯價格的低迷, 在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分析認為, 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供應量過大、市場消費量減少, 以及馬鈴薯主糧化進展較慢。

產量高峰售價低谷, 薯農滯銷心裡堵

在山東濰坊, 看到去年行情可觀的薯農老劉今年也種了一畝半地的馬鈴薯, 本指望能賺上一筆, 卻沒料到被收購商“放了鴿子”。

老劉反應, 由於當地並非馬鈴薯的主產地, 來這裡收購的客商極少, 馬鈴薯一下子沒了銷路, 種植戶為了不虧本,

只得按照基本收購價賣掉, 否則, 馬鈴薯的存儲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無獨有偶, 安徽亳州的薯農馮斌也面臨著相似的苦惱。

馮斌說, 去年當地馬鈴薯批發價0.8元/斤, 好的可以賣到1元/斤, 而今年0.3元/斤都沒人要, 就算賣出去每畝地也要損失近千元。

提質轉型合作創品, 點“薯”成金助農致富

雖然當前馬鈴薯行情並不樂觀, 但仍有不少農民想辦法開創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轉模式促合作:甘肅定西農民王永壽與當地農業科技公司簽訂打工合同——公司免費為農戶發放原原種, 再以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回收原種, 就這樣, 初出茅廬的王永壽第一年種植馬鈴薯非但沒虧錢, 反而還賺得了數萬元的收入。

提品質創品牌:在青島金口鎮, 薯農們在合作社負責人王軍德帶領下從選種、種植過程管理、施肥、包裝、銷售, 全程進行嚴格管理, 既保證了馬鈴薯的品質的品質, 又打響了品牌, 吸引廣大批發商前來收購, 短短三天便售出300萬斤馬鈴薯。

深加工縱發展:2016年以來, 甘肅渭源強力推動馬鈴薯產業升級, 今年6月, 馬鈴薯主食化產品――“來點土豆”牌系列方便食品正式上市, 標誌著當地馬鈴薯產業成功邁出了縱向發展的第一步。 而當地種植馬鈴薯的農戶人均收入高達1948.8元。 (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