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地鐵」海洋style!青島地鐵11號線多個車站成型,有顏更有料!

最近, 青島地鐵11號線又有新進展!作為我市首個開工建設的高架線路, 該線路目前多個車站已成型。 記者沿著濱海大道一路往北, 兩三公里就有一個船型車站點綴在線路中間, 這條濱海大道旁的地鐵線路處處體現著海洋文化。

看顏值

11號線主打"海洋風"

地鐵11號線標準站建築外觀的設計理念是蓄勢啟航的“船”, 屋頂採用了波浪線形式, 形態優美、舒展, 從側面看仿佛展翅的海鳥從空中飛過。 屋面支撐結構柱採用變截面的“V”字支撐, 並在轉折處進行了圓滑處理, 形成光滑精緻的整體效果, 也使得整個建築更加輕盈飄逸、動感十足。 屋頂天窗採用立體葉片形狀, 和波浪線完美融合, 既豐富了建築屋頂立面, 又增加了月臺內天棚的藝術性。 同時立體天窗利於雨水沖刷, 確保了其通透性。 沿街側牆的連續三角形幕牆與V字支撐相呼應, 虛實相間, 更增添了建築的整體感和設計感。

此外, 幕牆還採用了可呼吸式結構, 配有電動可開啟百葉裝置, 根據季節變化自然調節室內溫度及風量, 彰顯了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

重點站的外觀設計遵循統一中有變化、簡潔而不失特色的設計原則, 通過對細節的反復推敲,

對建築整體感的精心塑造, 增加輕軌站的辨識度和標誌性。 重點站採用較為經濟的拱形結構, 塑造出像海浪一樣的舒展外觀, 並在屋蓋的兩端做了傾斜出挑, 使建築更有動感, 另外, 玻璃幕牆的外面設計了獨特的三棱形鋁板遮陽構件, 交錯排布, 體現實用性的同時, 也具有很好的裝飾作用, 在陽光的照射下, 如海浪拍打岩石泛起的浪花, 體現青島獨特的海洋文化。 該設計用簡練、抽象的設計語言, 以及經久耐用的建築材料, 為青島人民創造出真正可持續的, 有內涵的公共建築。

看進展

列車已開始調試

近期, 在沿線區市的大力配合下, 11號線進展迅速。 目前, 全線22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完成, 除個別工點因征地原因未進場外, 其餘土建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浦裡站及以北11座車站外裝飾裝修全部完成, 浦裡站以南7座高架車站正在大面積開展鋼結構、幕牆安裝等施工。 正線鋪軌累計已完成總量的77%。 水泊站以北(7站6區間)已開始動車調試, 水泊站以南15個車站機電、系統設備已全部進場,

正在大面積開展施工。

地鐵11號線是位於青島東岸城區東部的一條南北向軌道交通快線, 設大田路車輛段及綜合基地1座、海洋大學停車場1座。 全線共配備40列車, 列車運行後不到一個小時即可跑完全程。 該線路建成後將有效緩解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與中心城區之間日趨緊張的客運壓力, 為沿線各重點發展區、綜合交通樞紐及旅遊區之間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務。

新聞延伸

11號線線路起點為嶗山區苗嶺路與深圳路交匯處, 終點為即墨鼇山灣, 全長約58公里, 以高架敷設為主, 設車站22座(18座高架站, 4座地下站)。 18座高架站中, 海洋大學站、世博園站、北九水站、山東大學站、藍色矽谷站、博覽中心站6座車站為設計重點站, 其餘為標準站。

其餘為標準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