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風裡雨裡,瀏陽人眾志成城!歌中舞中,愛心湧動瀏陽河,社會各界向瀏陽捐贈1.5億元!

同舟共濟成壯舉, 愛心湧動瀏陽河。

7月11日, “風雨同舟·情暖瀏陽”2017瀏陽市抗洪賑災晚會在歐陽予倩大劇院舉行, 瀏陽人民將眾志成城的信念融入節目,

彙聚成愛心和行動。 據瀏陽市紅十字會統計, 截至晚會結束, 社會各界向瀏陽捐贈總額達到15472.52萬元, 其中, 現金4122.82萬元, 物資11349.7萬元。

眾志成城, 打贏防汛保衛戰

6月底7月初, 一輪歷年同期雨量最多、範圍最廣、強度最大、歷時最長的強降雨, 導致全市32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

受災人口23.11萬, 農作物成災32.29萬畝, 一批道路、橋樑、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 直接經濟損失7.35億元。

在省委省政府、長沙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瀏陽上下攜手戰洪魔, 堅持指揮調度一盤棋、抗洪搶險一股勁、全市上下一條心,

以最快速度處置重大險情, 以最大力度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成功實現了無潰堤垮庫、無群死群傷事故發生, 確保了群眾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奪取了防汛抗災的階段性勝利。

抗洪賑災晚會上, 短片《眾志成城》再現了抗洪救災中的感人場景和驚心時刻,

開啟了“風雨同舟·情暖瀏陽”抗洪賑災晚會的帷幕。

愛心湧動瀏陽河

除了節目演出, 晚會現場還進行了3輪捐贈儀式, 湖南省紅十字會、開福區委區政府、金霞經濟開發區、東莞瀏陽商會、藍思科技和企業家、藝術家及社會各界人士共34位代表上臺捐贈, 其中, 湖南省紅十字會捐贈1億元醫療設備。

這些愛心款項, 將用於幫助我市房屋倒塌、住無所居的貧困群眾援建住房, 為受災群眾提供生產生活保障, 援建受災損毀的村級道路、橋樑和水利工程, 為因災減產、滯銷的農副產品提供流通便利。

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指出,舉辦抗洪賑災晚會,就是要大力弘揚偉大的瀏陽精神和抗洪精神,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萬眾一心、重建家園的昂揚鬥志,進一步凝聚推動發展、再攀新高的強大動力。全市上下務必繼續保持抗洪的定力、旺盛的鬥志和奮戰的態勢,下定決勝之心,凝聚各方之力,扎扎實實做好防汛搶險和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再接再厲,乘勝前進,一鼓作氣奪取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

黎春秋強調,要以此為契機,在全市迅速掀起深入學習、大力踐行瀏陽精神和抗洪精神的澎湃熱潮,全面提振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打好打贏“五大戰役”上來,投入到加力加速瀏陽發展上來,務求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強烈擔當,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務實行動,奮力將瀏陽發展推向更高層次。

瀏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偉主持晚會。

湖南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丹萍,長沙市副市長劉明理,長沙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唐俊傑,開福區委常委、金霞經開區党工委書記楊應龍,開福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張春雄,以及瀏陽全體在家市級領導觀看晚會。

評 論

彙聚抗災救災的磅礴力量

瀏陽日報評論員

莫道天災無情意,最是風雨見人心。所有這些線上線下的溫暖共振,象徵著人們迎接天災,重建家園的堅強信心。

沒有什麼困難不可逾越。強降雨襲瀏,大水漫城。面對這場歷史罕見的洪水,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成功取得了抗洪救災的階段性勝利,社會各界力量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如涓涓溪流彙聚起重建家園的磅礴力量。

“全市統一戰線捐資200余萬元用以災後重建”、“金融行業共捐助財物85.5萬元”、“7月10日晚抗洪賑災晚會同步接受愛心捐款”……一顆顆愛心的集聚,映照著瀏陽人民守護家園的不懈努力,傳遞著瀏陽人民托起未來的向上希望。

屹立時間之軸審視,天災面前,我們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洪峰來臨前,瀏陽夾洲島連夜轉移了一批群眾”、“求救電話記了10頁紙,成功轉移1.3萬餘人”、“皇龍峽調400條漂流船參與防汛救援”……全社會的力量緊緊圍繞抗災救災大局,積極行動,各盡其責。把壓力降至最低,損失降至最少。

災難中,拯救我們的是全力以赴。汛前,全市上下緊盯抗災救災重點盲點,科學調度、周密籌謀制訂了一系列防災減災預案。不抱任何僥倖心理,真正把功課做在前面。針對洪峰何時至何處,未來雨情汛情、山塘河渠危險點等,均給出了相對精准的預估;汛中,幹群心中有了定數,按照預案積極行動,有條不紊,齊心上陣,從容應對考驗,奮戰不止;汛後,全市上下圍繞受災區域,展開愛心救援,推進生產自救,像一束光簇擁著另一束光,給我們以更美好的前程。

危急時刻,最見溫暖人心。抗災救災中,基層黨員背起群眾走起山路、七名民兵成就“最美的托舉”、“13天堅守一線沒有歸家”……前來伸出援手的每一個人,我們或許並不熟悉,但他們是我們的戰友,是與我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親人。即便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可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用心銘記。哪裡最緊急,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們就衝鋒在哪裡。大水無情,來勢洶洶;抗洪戰士有情,始終眾志成城。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回憶這個特殊的夏天。這些彌足珍貴的抗洪記憶,必將鐫刻進我們的一生。教會我們精誠團結,齊心協力,風雨過後彩虹就在身邊。

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指出,舉辦抗洪賑災晚會,就是要大力弘揚偉大的瀏陽精神和抗洪精神,進一步激發全市上下萬眾一心、重建家園的昂揚鬥志,進一步凝聚推動發展、再攀新高的強大動力。全市上下務必繼續保持抗洪的定力、旺盛的鬥志和奮戰的態勢,下定決勝之心,凝聚各方之力,扎扎實實做好防汛搶險和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再接再厲,乘勝前進,一鼓作氣奪取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

黎春秋強調,要以此為契機,在全市迅速掀起深入學習、大力踐行瀏陽精神和抗洪精神的澎湃熱潮,全面提振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打好打贏“五大戰役”上來,投入到加力加速瀏陽發展上來,務求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強烈擔當,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務實行動,奮力將瀏陽發展推向更高層次。

瀏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偉主持晚會。

湖南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陳丹萍,長沙市副市長劉明理,長沙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唐俊傑,開福區委常委、金霞經開區党工委書記楊應龍,開福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張春雄,以及瀏陽全體在家市級領導觀看晚會。

評 論

彙聚抗災救災的磅礴力量

瀏陽日報評論員

莫道天災無情意,最是風雨見人心。所有這些線上線下的溫暖共振,象徵著人們迎接天災,重建家園的堅強信心。

沒有什麼困難不可逾越。強降雨襲瀏,大水漫城。面對這場歷史罕見的洪水,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成功取得了抗洪救災的階段性勝利,社會各界力量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如涓涓溪流彙聚起重建家園的磅礴力量。

“全市統一戰線捐資200余萬元用以災後重建”、“金融行業共捐助財物85.5萬元”、“7月10日晚抗洪賑災晚會同步接受愛心捐款”……一顆顆愛心的集聚,映照著瀏陽人民守護家園的不懈努力,傳遞著瀏陽人民托起未來的向上希望。

屹立時間之軸審視,天災面前,我們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洪峰來臨前,瀏陽夾洲島連夜轉移了一批群眾”、“求救電話記了10頁紙,成功轉移1.3萬餘人”、“皇龍峽調400條漂流船參與防汛救援”……全社會的力量緊緊圍繞抗災救災大局,積極行動,各盡其責。把壓力降至最低,損失降至最少。

災難中,拯救我們的是全力以赴。汛前,全市上下緊盯抗災救災重點盲點,科學調度、周密籌謀制訂了一系列防災減災預案。不抱任何僥倖心理,真正把功課做在前面。針對洪峰何時至何處,未來雨情汛情、山塘河渠危險點等,均給出了相對精准的預估;汛中,幹群心中有了定數,按照預案積極行動,有條不紊,齊心上陣,從容應對考驗,奮戰不止;汛後,全市上下圍繞受災區域,展開愛心救援,推進生產自救,像一束光簇擁著另一束光,給我們以更美好的前程。

危急時刻,最見溫暖人心。抗災救災中,基層黨員背起群眾走起山路、七名民兵成就“最美的托舉”、“13天堅守一線沒有歸家”……前來伸出援手的每一個人,我們或許並不熟悉,但他們是我們的戰友,是與我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親人。即便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可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用心銘記。哪裡最緊急,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最危險,他們就衝鋒在哪裡。大水無情,來勢洶洶;抗洪戰士有情,始終眾志成城。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回憶這個特殊的夏天。這些彌足珍貴的抗洪記憶,必將鐫刻進我們的一生。教會我們精誠團結,齊心協力,風雨過後彩虹就在身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