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無人超市真的來了!未來“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文/金融八卦女特約觀察員 左生生

2017年5月23日, 阿爾法狗戰勝了世界第一棋手柯潔。

此前, 它已經在對陣李世石時讓全世界大跌眼鏡, 作為世界頂尖棋手的李世石, 在它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遺憾慘敗。

柯潔曾經放話, 就算阿爾法狗贏了李世石, 但它贏不了我!人們對此滿懷期待, 柯潔也被稱為人類尊嚴的“最後防線”。

結果, 柯潔還是輸了。

如果你以為這場人工智慧與人類智商的競賽, 與我們普通人無關的話, 那就大錯特錯了。

科技正以我們無法想像的速度, 猝不及防地顛覆我們的生活。

就在前天, 7月8日, 在杭州的街頭,

馬雲的第一家無人超市開業了, 24小時營業, 沒有收銀員!客人可以拿起就走……

使用手機淘寶或支付寶掃碼直接進店。

拿完了商品, 直接就可以出門, 無須掃碼支付, 無須收銀員!系統會自動在大門處識別你的商品。

走出門, 自動從支付寶扣款!然後手機提示收到一條淘寶推送, 點開一看, 購物明細

無人超市竟然真的來了, 比所有人想像的速度都要快!

這是一場革命, 是“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

聯想起上周, 百度李彥宏都坐著無人駕駛的汽車上了北京五環了

要是無人汽車技術成熟, 未來司機會不會失業?

富士康的流水線上已經出現了大量機器人, 未來工人會不會失業?

如果劉強東開始用機器人送貨, 快遞員會不會失業?

就連微軟小冰都在寫詩集了, 未來我們會不會失業?

今天, 當人工智慧不再科幻片中的情節, 不再是人們想像中的未來, 它以令人吃驚的速度進化並戰勝人類智商的時候, 它所帶來的, 不僅僅是美好的期待, 從另一角度來看,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 也許是一場恐怖的屠殺。

01 機器環伺 危機四伏

今年5月,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正式引入工智慧, 一個財務機器人可以頂替15個專業財務人員的工作, 而且可以提供7*24無休服務。

目測不久的將來, 有一大批財務人員要面臨失業危機。

此前被人羡慕的專業, 多年刻苦的學習和積累, 就這樣被一朝顛覆。

這絕不是個例, 也不是危言聳聽。

我的朋友大林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資料分析員, 他所在的企業是一家資訊行業的世界500強公司。

待遇豐厚、職業體面,當年大林選擇並進入這家公司工作,成為了很多人羡慕的對象。

工作幾年,大林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並且成為了一個小團隊的Leader。

按照大林的職業規劃,爭取好好努力,再幹幾年就有機會競爭部門經理,成為公司的管理人員。

但是這個規劃,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革打破了。大林不僅沒有機會成為管理層,連工作也保不住了。

大林的崗位是資料分析員,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運營系統中提取本區域的運營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產出分析報表,提供給各級管理者作為經營決策的依據,也為一線的經營人員提供經營指導。

這需要從運營系統的海量資料中提取出有價值的部分,並且用經營思維去進行分析和整合。以往,這個工作被大家認為很有含金量。

今年年初,公司啟用了一套全新的資料分析系統。這套佈署在總部的系統,可以直接按照既定的程式輸出一份完全符合經營需要的報表,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而且可以定時直接推送到每一位元管理者的終端。

它提供的資料精准,完全不會出現人工錯誤,而且全年無休,即便節假日也照樣能準時收到它發來的報表。

更可怕的是,它還有智慧提醒的功能,對於出現問題的資料,它會主動給相關人推送提醒,告知可能存在的風險。

以往大林需要花半天時間完成的報表,它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大林的工作水準已經相當高,可也難免會出現小錯誤,而它只要程式不出錯,永遠不會有失誤。

公司在試行一段時間以後,很快決定正式啟用這套系統,它將取代大林這樣的資料分析員,而這也意味著像大林這樣的員工,已經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怎麼辦?原本的崗位已經不存在了,想要留下就必須轉到銷售崗位,而且是去偏遠的一線。

他不想離開家庭所在的城市,而公司已沒有合適的崗位可以選擇,無奈之下,他只好離職。

多年的刻苦鑽研,長期的勤奮學習,都拼不過機器人的進化速度,在這樣的較量中,落敗已經是事實。

曾經引人為傲的專業,在一夜之間突然毫無價值。曾經備受尊敬的職業,也在一場巨變中朝不保夕。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02 固步自封 作繭自縛

人工智慧的到來,對職場人的衝擊,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於《三體》中高等文明對地球文明的打擊。

我有一個親戚在某國企銀行工作,七十年代出生的她,一直在這家企業,做著臨櫃櫃員的工作。

此前,她的工作收入一直還不錯,雖然也有攬儲的任務和業績考核的壓力,但總體來說,還是一份讓她很滿意的工作。

雖然現在不再年輕,但她一直在櫃員的崗位待著不動。她很滿足於當櫃員,覺得做了這麼多年很熟悉了,不願再換新的崗位。

原本以為可以這樣幹到退休,哪知道這個退休計畫泡湯了。

去年年底開始,行裡對網點進行重新裝修,添置了一排智慧設備,還有一個可以語音對話的智慧型機器人。

行裡要將網點打造成體驗式、智能化的營業廳。客戶辦卡、查詢、列印清單,這些以前必須在櫃檯上完成的業務,現在只需要在智慧機上就能輕鬆搞定。

原本長長的人工櫃檯,現在也減到只有三節,櫃檯人數也要大幅縮減。

不能再當櫃員的員工,要不被安排到營業廳負責引導客戶,要不就要去機動崗位,承擔沉重的業務壓力。

我的這位親戚就很尷尬了,她已四十出頭,行裡不可能安排她去櫃檯,要麼當引導員,要麼去機動崗。

她氣憤難當,向周圍人每個人抱怨,可終究無濟於事,不得不去做她不喜歡的崗位。

一個崗位做到退休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這場變革已經席捲到每一個角落,想縮在一個地方躲風避雨,根本不可能。

如果不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永遠躺在自己的舒適區,早晚會被替代。

03 創意當道 逆襲突破

人工智慧的時代,作為職場人的我們,還能怎樣戰勝機器人的入侵?

有兩條途徑,要不上升到管理層,管理的複雜程度目前還沒有機器可以勝任;要不去做創意的工作,人類的藝術感機器人目前還無法模擬。

前一條路本來就很難,沒有機器人的時候,能上升到管理層的也是鳳毛麟角。第二條路卻是一種可規劃的選擇。

我在客戶公司見到過一組令人驚豔的手繪海報,非常漂亮,且很有創意,被放在客戶賣場的顯眼位置,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客戶介紹說,這是公司裡一個90後的小夥子畫的,他的海報已經成為賣場的一道風景,讓他們的賣場與其它賣場看起來風格完全不同。

這個小夥子原本是招聘進來當銷售員的,他很喜歡美術,有一次公司有一批產品來不及印刷海報,於是他就畫了一系列海報。

沒想到,海報效果很好,引來很多人詢問,他所在的賣場銷量比以往都高。

於是,公司就讓他專門畫手寫海報,每當有新的產品或促銷政策,他就會構思、繪製一系列海報,他的海報比印刷海報的吸睛效果還要好。

之後,他開始潛心研究畫海報,自費學了很多課程,慢慢地,他成了公司的海報達人,而且在行業內也小有名氣,經常會有其它商家來請他教畫海報。

客戶最後歎了口氣說,現在正在考慮給他加薪,因為他在外面教人畫海報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工資收入,擔心他不久就要跳槽。

一幅小小的海報,居然可以帶來一次全新的職業機會,這是很多人以前從未想到過的。

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的才能成為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或許是我們普通人在這個時代可以選擇的正確道路。

04 奮起直追 猶未晚也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蒸汽機出現,工廠取代了手工作坊,機器取代了手工勞動;

第二次,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重工業取代輕紡成為工業重心;

第三次,進入資訊時代,知識經濟開始決定國家競爭成敗;

第四次,智慧化時代到來,人機交互、物聯網、智慧工廠成為熱詞。

每一次工業革命,伴隨著生產力大幅提升的,還有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大量失業的從業者,他們原來熟悉的工作突然被取代,被迫尋找新的謀生之路。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不可逃避的宿命,發展就意味著革新,意味著不適應變化的人要被無情淘汰。

李開複曾經預言,未來十年,翻譯、簡單的新聞報導、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將約有90%會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這是一場席捲一切的浪潮,而你,是否已在風浪到來之前學會游泳?

第一,擁抱變化。

悲觀歎息解決不了問題,逃避也無法找到出路。

馬雲曾經說過,很多人輸就輸就在,對新興事物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後來不及。

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而且必須認真考慮在這種趨勢下,自己的價值走向。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擁抱變化、接納變化,順勢而為。

第二,主動學習。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作為一個職場人,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在職場生存下去所需的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不學習,就意味著停滯不前,意味著你終有一天要被別人遠遠甩下。

學得少,就意味著你比別人成長得更慢,意味著你缺少了最重要的競爭力。

不要等著組織來強迫你學習,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組織的義務。

這個時代,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學習的管道也太多了,關鍵看你有沒有學習的意識和毅力。

愛學習、善學習的人,會比別人向前一步。

三,找到興趣。

這個時代,已經打破了職業的很多條條框框。

很多以前不能稱為職業的職業,現在卻已經成為熱門,比如收納師、體驗師等等。

你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有可能讓它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不僅能夠養活自己,甚至可以帶來新的行業。

我認識一個姑娘,手賬做得特別漂亮,以前只是把這個當成興趣自娛自樂。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記手賬,她在網上寫了很多做手賬的分享,後來被多個平臺請去分享,現在,她已經辭職成為自由職業,專門教人做手賬。

所以,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把它發揮到極致,就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人工智慧並不可怕,只要你的價值具有稀缺性,就不會輕易被替代。前提是你擁有不可複製的能力,而且要持續刷新,才能立在浪潮之顛。

茫茫人海,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雕刻自己,成就唯一。

— THE END —

他所在的企業是一家資訊行業的世界500強公司。

待遇豐厚、職業體面,當年大林選擇並進入這家公司工作,成為了很多人羡慕的對象。

工作幾年,大林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並且成為了一個小團隊的Leader。

按照大林的職業規劃,爭取好好努力,再幹幾年就有機會競爭部門經理,成為公司的管理人員。

但是這個規劃,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變革打破了。大林不僅沒有機會成為管理層,連工作也保不住了。

大林的崗位是資料分析員,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運營系統中提取本區域的運營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產出分析報表,提供給各級管理者作為經營決策的依據,也為一線的經營人員提供經營指導。

這需要從運營系統的海量資料中提取出有價值的部分,並且用經營思維去進行分析和整合。以往,這個工作被大家認為很有含金量。

今年年初,公司啟用了一套全新的資料分析系統。這套佈署在總部的系統,可以直接按照既定的程式輸出一份完全符合經營需要的報表,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而且可以定時直接推送到每一位元管理者的終端。

它提供的資料精准,完全不會出現人工錯誤,而且全年無休,即便節假日也照樣能準時收到它發來的報表。

更可怕的是,它還有智慧提醒的功能,對於出現問題的資料,它會主動給相關人推送提醒,告知可能存在的風險。

以往大林需要花半天時間完成的報表,它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大林的工作水準已經相當高,可也難免會出現小錯誤,而它只要程式不出錯,永遠不會有失誤。

公司在試行一段時間以後,很快決定正式啟用這套系統,它將取代大林這樣的資料分析員,而這也意味著像大林這樣的員工,已經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怎麼辦?原本的崗位已經不存在了,想要留下就必須轉到銷售崗位,而且是去偏遠的一線。

他不想離開家庭所在的城市,而公司已沒有合適的崗位可以選擇,無奈之下,他只好離職。

多年的刻苦鑽研,長期的勤奮學習,都拼不過機器人的進化速度,在這樣的較量中,落敗已經是事實。

曾經引人為傲的專業,在一夜之間突然毫無價值。曾經備受尊敬的職業,也在一場巨變中朝不保夕。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02 固步自封 作繭自縛

人工智慧的到來,對職場人的衝擊,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於《三體》中高等文明對地球文明的打擊。

我有一個親戚在某國企銀行工作,七十年代出生的她,一直在這家企業,做著臨櫃櫃員的工作。

此前,她的工作收入一直還不錯,雖然也有攬儲的任務和業績考核的壓力,但總體來說,還是一份讓她很滿意的工作。

雖然現在不再年輕,但她一直在櫃員的崗位待著不動。她很滿足於當櫃員,覺得做了這麼多年很熟悉了,不願再換新的崗位。

原本以為可以這樣幹到退休,哪知道這個退休計畫泡湯了。

去年年底開始,行裡對網點進行重新裝修,添置了一排智慧設備,還有一個可以語音對話的智慧型機器人。

行裡要將網點打造成體驗式、智能化的營業廳。客戶辦卡、查詢、列印清單,這些以前必須在櫃檯上完成的業務,現在只需要在智慧機上就能輕鬆搞定。

原本長長的人工櫃檯,現在也減到只有三節,櫃檯人數也要大幅縮減。

不能再當櫃員的員工,要不被安排到營業廳負責引導客戶,要不就要去機動崗位,承擔沉重的業務壓力。

我的這位親戚就很尷尬了,她已四十出頭,行裡不可能安排她去櫃檯,要麼當引導員,要麼去機動崗。

她氣憤難當,向周圍人每個人抱怨,可終究無濟於事,不得不去做她不喜歡的崗位。

一個崗位做到退休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這場變革已經席捲到每一個角落,想縮在一個地方躲風避雨,根本不可能。

如果不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永遠躺在自己的舒適區,早晚會被替代。

03 創意當道 逆襲突破

人工智慧的時代,作為職場人的我們,還能怎樣戰勝機器人的入侵?

有兩條途徑,要不上升到管理層,管理的複雜程度目前還沒有機器可以勝任;要不去做創意的工作,人類的藝術感機器人目前還無法模擬。

前一條路本來就很難,沒有機器人的時候,能上升到管理層的也是鳳毛麟角。第二條路卻是一種可規劃的選擇。

我在客戶公司見到過一組令人驚豔的手繪海報,非常漂亮,且很有創意,被放在客戶賣場的顯眼位置,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

客戶介紹說,這是公司裡一個90後的小夥子畫的,他的海報已經成為賣場的一道風景,讓他們的賣場與其它賣場看起來風格完全不同。

這個小夥子原本是招聘進來當銷售員的,他很喜歡美術,有一次公司有一批產品來不及印刷海報,於是他就畫了一系列海報。

沒想到,海報效果很好,引來很多人詢問,他所在的賣場銷量比以往都高。

於是,公司就讓他專門畫手寫海報,每當有新的產品或促銷政策,他就會構思、繪製一系列海報,他的海報比印刷海報的吸睛效果還要好。

之後,他開始潛心研究畫海報,自費學了很多課程,慢慢地,他成了公司的海報達人,而且在行業內也小有名氣,經常會有其它商家來請他教畫海報。

客戶最後歎了口氣說,現在正在考慮給他加薪,因為他在外面教人畫海報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工資收入,擔心他不久就要跳槽。

一幅小小的海報,居然可以帶來一次全新的職業機會,這是很多人以前從未想到過的。

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的才能成為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或許是我們普通人在這個時代可以選擇的正確道路。

04 奮起直追 猶未晚也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蒸汽機出現,工廠取代了手工作坊,機器取代了手工勞動;

第二次,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重工業取代輕紡成為工業重心;

第三次,進入資訊時代,知識經濟開始決定國家競爭成敗;

第四次,智慧化時代到來,人機交互、物聯網、智慧工廠成為熱詞。

每一次工業革命,伴隨著生產力大幅提升的,還有在產業轉型過程中,大量失業的從業者,他們原來熟悉的工作突然被取代,被迫尋找新的謀生之路。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不可逃避的宿命,發展就意味著革新,意味著不適應變化的人要被無情淘汰。

李開複曾經預言,未來十年,翻譯、簡單的新聞報導、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將約有90%會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這是一場席捲一切的浪潮,而你,是否已在風浪到來之前學會游泳?

第一,擁抱變化。

悲觀歎息解決不了問題,逃避也無法找到出路。

馬雲曾經說過,很多人輸就輸就在,對新興事物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最後來不及。

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而且必須認真考慮在這種趨勢下,自己的價值走向。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擁抱變化、接納變化,順勢而為。

第二,主動學習。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作為一個職場人,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在職場生存下去所需的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不學習,就意味著停滯不前,意味著你終有一天要被別人遠遠甩下。

學得少,就意味著你比別人成長得更慢,意味著你缺少了最重要的競爭力。

不要等著組織來強迫你學習,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組織的義務。

這個時代,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學習的管道也太多了,關鍵看你有沒有學習的意識和毅力。

愛學習、善學習的人,會比別人向前一步。

三,找到興趣。

這個時代,已經打破了職業的很多條條框框。

很多以前不能稱為職業的職業,現在卻已經成為熱門,比如收納師、體驗師等等。

你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有可能讓它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不僅能夠養活自己,甚至可以帶來新的行業。

我認識一個姑娘,手賬做得特別漂亮,以前只是把這個當成興趣自娛自樂。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記手賬,她在網上寫了很多做手賬的分享,後來被多個平臺請去分享,現在,她已經辭職成為自由職業,專門教人做手賬。

所以,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且把它發揮到極致,就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人工智慧並不可怕,只要你的價值具有稀缺性,就不會輕易被替代。前提是你擁有不可複製的能力,而且要持續刷新,才能立在浪潮之顛。

茫茫人海,你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雕刻自己,成就唯一。

— THE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