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沙縣林改上央視《新聞聯播》!用改革破解發展中的新矛盾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

發端于福建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及時研究解決林業改革與發展進程中的深層次問題, 確保林業改革的健康和深入發展。

福建三明沙縣剛結束的林業統計顯示, 全縣林木蓄積量達1376萬立方米, 林改十五年, 增長了35%。 但另一方面, 當地卻發現, 近幾年竟然有林地撂荒了。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西霞村村民 薜土旺【這是荒地, 以前分下來的, 是像那種(長著)木頭的。 這塊地就沒人管了。 】

這七畝荒山是西霞村老陳家的, 和六七萬沙縣人一樣, 老陳一家前幾年去廣東開了沙縣小吃, 也就沒心思管林子了。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林業局副局長 朱德培【林子分下去, 我們算一下, (全縣)分到個人上的就幾畝, 收不了多少錢, 而且它的週期性很長, 一般都要二十幾年。 】

對林改中出現的新問題, 福建上下進行了全面梳理。 沙縣西霞村就整理出這樣一份矛盾清單, 林業經營破碎化, 林分品質下降成為焦點。

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 嚴金靜【分山到戶調動農民積極性, 但達到一定程度後, 新的問題又出現, 比如當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問題, 比如集約經營水準不高, 還有護林、育林也存在一些問題。 】

問題理清了, 福建深化林改的第一劍, 指向了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 西霞村成立了合作林場, 分散的林地, 集中到林場搞起規模化託管經營。 為此, 沙縣在全國率先展開林地“三權分置”改革, 林地所有權還屬於村集體, 承包權還屬於農民, 但把經營權流轉出來。

很快, 西霞村有13000多畝林地都加入了合作林場, 占全村林地的一半。 2014年, 合作林場又改成了林業公司, 村民用林地入股, 當年就分紅30萬元。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西霞村村民陸全生【每年有分紅, 有錢得到, 大家心中有數, 這個假不了。 】

現在,三明已經建立起新型林業經營主體2000多個,包括合作社、林業公司、家庭林場等多種形式。但新問題又來了,這些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普遍資金短缺。原來,以前的林業貸款週期只有三年到五年,但經濟林起碼二十年才能成材變現。

找到矛盾點,福建把深化林改的第二劍,指向了金融創新。2014年,三明市推出了期限為10年到30年的林權按揭貸款,不但還款期限拉長了,還款方式也像房貸一樣,可以每個月還一點。

配合林業貸款改革,福建近兩年還在三明率先試點推出林權抵押代管全額保險,為林地上保險,再由銀行為林業合作社集中授信,分散放款。現在,三明的林農甚至在手機上也能辦貸款,10萬元額度幾分鐘就到賬。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飽飯坑村村委會主任 鄧毓權【現在我們成立林業專業合作社,(林農)你毛竹山抵押到我們合作社來,農商銀行如果說你貸十萬塊錢,沒有還,我們合作社要承擔風險。】

據統計,福建已經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67億元,使林業經營收入達到全省四分之一。但新問題又出現了,林農為了賺錢,林木要砍伐,生態誰來管呢?為此,福建又推出“重點生態區域商品林贖買”改革。政府出錢將重點生態區商品林買過來進行保護,長大成材後,再分批間伐回籠資金。林農老吳就把林子賣給政府,又用得來的80萬養殖棘胸蛙。

福建省永安市上石村村民 吳春柱【我們一畝採伐的錢,得到手上的錢,和這個贖買林的錢基本上差不多,再一個我們養蛙本身需要比較好的環境,水質要好,水要乾淨,也是對我們有好處的。】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十五年,福建從明晰產權到林權有序流轉,再到改革林業金融服務、推出重點生態區域商品林贖買,改革一步步向縱深推進。

如今,福建的莽莽群山之上,廣大林農已經把連續38年全國第一的森林覆蓋率又提高了三個百分點,接近66%,全省林下經濟總面積達4800余萬畝,林農每賺四塊錢就有一塊錢來自林業。

現在,三明已經建立起新型林業經營主體2000多個,包括合作社、林業公司、家庭林場等多種形式。但新問題又來了,這些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普遍資金短缺。原來,以前的林業貸款週期只有三年到五年,但經濟林起碼二十年才能成材變現。

找到矛盾點,福建把深化林改的第二劍,指向了金融創新。2014年,三明市推出了期限為10年到30年的林權按揭貸款,不但還款期限拉長了,還款方式也像房貸一樣,可以每個月還一點。

配合林業貸款改革,福建近兩年還在三明率先試點推出林權抵押代管全額保險,為林地上保險,再由銀行為林業合作社集中授信,分散放款。現在,三明的林農甚至在手機上也能辦貸款,10萬元額度幾分鐘就到賬。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飽飯坑村村委會主任 鄧毓權【現在我們成立林業專業合作社,(林農)你毛竹山抵押到我們合作社來,農商銀行如果說你貸十萬塊錢,沒有還,我們合作社要承擔風險。】

據統計,福建已經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67億元,使林業經營收入達到全省四分之一。但新問題又出現了,林農為了賺錢,林木要砍伐,生態誰來管呢?為此,福建又推出“重點生態區域商品林贖買”改革。政府出錢將重點生態區商品林買過來進行保護,長大成材後,再分批間伐回籠資金。林農老吳就把林子賣給政府,又用得來的80萬養殖棘胸蛙。

福建省永安市上石村村民 吳春柱【我們一畝採伐的錢,得到手上的錢,和這個贖買林的錢基本上差不多,再一個我們養蛙本身需要比較好的環境,水質要好,水要乾淨,也是對我們有好處的。】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十五年,福建從明晰產權到林權有序流轉,再到改革林業金融服務、推出重點生態區域商品林贖買,改革一步步向縱深推進。

如今,福建的莽莽群山之上,廣大林農已經把連續38年全國第一的森林覆蓋率又提高了三個百分點,接近66%,全省林下經濟總面積達4800余萬畝,林農每賺四塊錢就有一塊錢來自林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