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溫馨」足踝專科聯手運動醫學科建“病友之家”,打造醫患溝通平臺

7月7日上午, 由佛山市中醫院足踝專科(骨八科)和運動醫學科(骨十五科)共同組建的“病友之家”, 在醫院1號樓17樓空中花園正式揭牌成立,

將為廣大骨科患者提供一個醫患溝通、互相幫助、互相激勵的平臺, 使之對疾病不再感到恐懼和絕望, 同享家一般的溫暖, 燃點治療信心。

當天上午9點, 院長助理余俊文, 醫務科副科長陳務民, 服務拓展部主任余壽益, 足踝專科主任朱永展、護長譚豔慶, 以及運動醫學科主任趙立連共同為“病友之家”揭牌。 據悉, 此乃醫院骨科中心內組建的首個“病友之家”。 余俊文寄語“病友之家”把治療和康復有機融合, 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與會領導、專家合影

分享心路歷程, 鼓舞治療信心

“病友之家”首場活動為足踝畸形專場,

足踝專科邀請了20多位正在及準備治療的足踝畸形患者到場, 分享心路歷程, 展示治療進度和成效。 現場用氣球裝點溫馨, 病友和醫護人員輕鬆交流, 既傳遞專業實用的治療和護理知識, 也在情感交流和互相鼓勵中傾注希望。

活動開頭,

足踝專科醫護人員精心安排了一個互動遊戲。 他們專門搜集了到場的20多名患者術前足踝外形的照片, 並將其製作成視頻, 讓患者找出自己曾經的身影。 遊戲互動氣氛歡樂活躍, 也勾起患者一路走來的治療歷程, 看到如今的治療效果, 醫生和護士都感觸良多。

患有先天性馬蹄足內翻的梁先生, 向大家分享了正在治療的感受。 他說, 長期以來, 為了得到專業的治療, 他到過很多地方求醫但無果。 一次偶然的機會, 他經朋友介紹來到佛山市中醫院足踝專科, 認識了朱永展主任和張宏甯醫生等醫護人員, 接受了Ilizarov等先進技術治療。 “我最深刻的感受是, 在他們的悉心治療下, 手術後我的腳部狀況一天天好轉, 讓我真正看到了希望。

”而在康復過程中, 他經歷過各種痛楚和失眠, 精神幾近崩潰, “在醫護人員的鼓勵、關懷和盡心盡力的治療護理下, 我終於熬過來了, 我相信我的腳很快就會好起來!”

病友唐先生2007年車禍受傷引致高弓足, 今年年初來到佛山市中醫院足踝專科治療。 經過半年左右的Ilizarov支架矯正,今天也正好是他來院拆除支架的日子。他說,新成立的“病友之家”不僅能拉近患者和醫生的距離,和同病相憐的病友一起交流、談心,也對繼續堅定治療的信心很有幫助:“接受治療前,作為患者都會有顧慮,不知道治療效果會怎樣,通過病友之家這樣的交流平臺,看到別人的治療效果可以這麼好,就會感覺堅持是值得的。這種模式非常好。”他們的分享引起了在場眾多病友的共鳴。

學習實用知識,促進治療康復

作為對抗疾病同一陣線的戰友,足踝專科醫護人員也輪番上場,為病友傳授實用的治療和護理知識,以進一步提升病友對治療的認識、促進康復。朱永展主任、沈國棟副主任醫師、張宏甯主治醫師分別介紹了足踝部治療的現狀、治療方法和治療心得。

足踝專科主任朱永展

大資料顯示,足踝部畸形是所有四肢中最常見的畸形。過去,由於衛生條件差,由脊髓灰質炎、腦癱、麻風等導致的足踝畸形尤為常見,成為致殘最常見的原因。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疾病譜的變化,一些神經性痙攣、糖尿病Charcot關節炎畸形、創傷後感染、創傷後畸形、中風後遺症導致的足踝畸形逐漸增多,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像糖尿病導致的Charcot畸形、中風後遺症這樣的情況在經濟落後區域尤為突出,並且發病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據介紹,過去,由於醫療技術的限制,這類畸形通常被認為是絕症、不能治癒的。佛山市中醫院足踝專科自2015年獨立成科後,緊跟時代前沿,率先引進了Ilizarov技術,並運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輔助空間支架技術(TSF),並結合3D列印技術,實現精准矯形。據統計,該科近年來收治了100餘例足踝畸形患者,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臨床效果,使得不少飽受足踝畸形困擾的患者重拾人生。張宏寧說:“在治療過程中,很多病友都會經歷艱辛的過程,但最終看到喜人的結果,看到一個個能‘腳踏實地’的成功案例的實現,作為醫務人員都感到非常欣喜。”

沈國棟副主任醫師

張宏甯主治醫師

護士長譚豔慶和護士詹彩銀也分別在活動上向病友“補習”矯形術後的護理和功能康復知識,過程中也穿插互動問答,派發小禮品,病友和家屬都認真聽講,氣氛活躍。

譚豔慶護士長

最後,足踝專科的醫生也對到場的病友進行聯合複查,跟蹤病情,並做好完善記錄。

醫患溝通互信,更好提升療效

朱永展表示,病友之家的建立,為醫護患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臺。通過病友之家,醫生和護士可以瞭解病人的想法,從而將“想病人所想”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中。同時,通過深入的溝通交流,可讓患者更瞭解和信任醫護人員,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另外,病友之家的建立也可幫助醫生更好地跟蹤每一個病例,收集對手術和治療效果的回饋,在不斷的總結中提高治療技術,從而惠及更多的患者。

趙立連表示:“希望在這個溫暖的病友之家,患者和家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從而正確地進行治療和康復,取得良好療效。同時在病友之間交流康復經驗的過程中,他們能互相鼓勵,增強信心。”

(張鍵怡/圖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經過半年左右的Ilizarov支架矯正,今天也正好是他來院拆除支架的日子。他說,新成立的“病友之家”不僅能拉近患者和醫生的距離,和同病相憐的病友一起交流、談心,也對繼續堅定治療的信心很有幫助:“接受治療前,作為患者都會有顧慮,不知道治療效果會怎樣,通過病友之家這樣的交流平臺,看到別人的治療效果可以這麼好,就會感覺堅持是值得的。這種模式非常好。”他們的分享引起了在場眾多病友的共鳴。

學習實用知識,促進治療康復

作為對抗疾病同一陣線的戰友,足踝專科醫護人員也輪番上場,為病友傳授實用的治療和護理知識,以進一步提升病友對治療的認識、促進康復。朱永展主任、沈國棟副主任醫師、張宏甯主治醫師分別介紹了足踝部治療的現狀、治療方法和治療心得。

足踝專科主任朱永展

大資料顯示,足踝部畸形是所有四肢中最常見的畸形。過去,由於衛生條件差,由脊髓灰質炎、腦癱、麻風等導致的足踝畸形尤為常見,成為致殘最常見的原因。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疾病譜的變化,一些神經性痙攣、糖尿病Charcot關節炎畸形、創傷後感染、創傷後畸形、中風後遺症導致的足踝畸形逐漸增多,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像糖尿病導致的Charcot畸形、中風後遺症這樣的情況在經濟落後區域尤為突出,並且發病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據介紹,過去,由於醫療技術的限制,這類畸形通常被認為是絕症、不能治癒的。佛山市中醫院足踝專科自2015年獨立成科後,緊跟時代前沿,率先引進了Ilizarov技術,並運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輔助空間支架技術(TSF),並結合3D列印技術,實現精准矯形。據統計,該科近年來收治了100餘例足踝畸形患者,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臨床效果,使得不少飽受足踝畸形困擾的患者重拾人生。張宏寧說:“在治療過程中,很多病友都會經歷艱辛的過程,但最終看到喜人的結果,看到一個個能‘腳踏實地’的成功案例的實現,作為醫務人員都感到非常欣喜。”

沈國棟副主任醫師

張宏甯主治醫師

護士長譚豔慶和護士詹彩銀也分別在活動上向病友“補習”矯形術後的護理和功能康復知識,過程中也穿插互動問答,派發小禮品,病友和家屬都認真聽講,氣氛活躍。

譚豔慶護士長

最後,足踝專科的醫生也對到場的病友進行聯合複查,跟蹤病情,並做好完善記錄。

醫患溝通互信,更好提升療效

朱永展表示,病友之家的建立,為醫護患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臺。通過病友之家,醫生和護士可以瞭解病人的想法,從而將“想病人所想”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中。同時,通過深入的溝通交流,可讓患者更瞭解和信任醫護人員,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另外,病友之家的建立也可幫助醫生更好地跟蹤每一個病例,收集對手術和治療效果的回饋,在不斷的總結中提高治療技術,從而惠及更多的患者。

趙立連表示:“希望在這個溫暖的病友之家,患者和家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從而正確地進行治療和康復,取得良好療效。同時在病友之間交流康復經驗的過程中,他們能互相鼓勵,增強信心。”

(張鍵怡/圖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