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取脫貧“真經”!鳳凰菖蒲塘村來了批“中青學生”~

3月20日下午, 州委黨校2017年春季中青班師生來到鳳凰縣菖蒲塘村展開體驗式教學。 TA們沿著習大大走過的路, 看菖蒲塘新貌, 學精准脫貧經驗, 個個受益匪淺!

師生們來到菖蒲塘村看菖蒲塘新貌, 學精准脫貧經驗。

師生們首先來到菖蒲塘村園區產業示範基地

30餘名師生首先來到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園區產業示範基地。 “甜!真甜!”一下車, 熱情的村民就擺了好幾盤剝開的柚子讓大家品嘗。

多少錢一斤?每年收成怎麼樣?銷路好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沿著習大大走過的腳步, 邊走邊向當地村民瞭解獼猴桃、西柚、葡萄等水果當季時的收成和銷售等情況, 熱烈的交流互動, 頓時讓寧靜的村莊熱鬧起來。

看了啥?

菖蒲塘西柚擺上桌

品嘗西柚

師生仔細瞭解菖蒲塘村園區產業示範基地發展規劃

基地裡培養著多種苗木

園區裡大片的葡萄種植基地

學了啥?

學員們邊看邊學, 如今的菖蒲塘舊貌換新顏, 靠的就是這“甜蜜的事業”~~~

菖蒲塘村園區產業示範基地

為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做大做優水果產業的重要指示。菖蒲塘村以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全力做大做強水果產業。在菖蒲塘村的示範帶動下,以菖蒲塘村為核心,覆蓋鐵橋、林寨、馬壟、申坨4個連片村,共1298戶5279人,其中精准扶貧戶237戶846人,低保戶166戶517人。建立現代特色水果園區,種植面積6739畝,其中菖蒲塘村2150畝,帶動周邊4個村4589畝,園內種植獼猴桃2272畝、柚子1063畝、早熟蜜桔803畝、碰柑1911畝。實現農業生產總值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

鄉親們靠著水果產業,紛紛脫貧致富。(資料圖片)

有了“甜蜜事業”,菖蒲塘還有更大的發展思路。(資料圖片)

“甜蜜”的產業讓菖蒲塘村遠近聞名。近年來,村裡又把目標瞄向旅遊開發,修建了3公里的果園游步道,遊客可進入核心果園觀賞、品嘗、採摘水果。同時,還修建了8.5公里電瓶車觀光道路和農家樂,對接連通飛水穀景區,打造一條精品旅遊線路!

果園游步道讓旅遊產業來到菖蒲塘村

這樣的發展思路,引得師生們連連點贊。除了大搞水果產業與鄉村旅遊,三年多來,菖蒲塘村還重點推進基礎完善、村莊改造、電商發展,先後將村莊規劃、道路設計、水利建設、電商平臺的專家和能手請進入村、進寨入戶,結合全村實情,進行逐步完善和改造升級,將菖蒲塘建成了規劃佈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生態優良、公共服務均等、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厚的美麗富裕鄉村。

菖蒲塘巨變

上世紀80年代,菖蒲塘村是全縣的貧困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全村90%房屋為土磚房或石頭房,10%為茅草房,村級道路、村間道路均為土路,人均純收入僅有600元。

現階段,菖蒲塘村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90%的農戶建起了小洋樓,98%的農戶實現了電氣化,自來水和水泥路入戶率達100%。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收穫季節時,村裡生態水果產業基地內柚子、蜜桔碩果滿枝。

村民將自家田地裡豐收的紅心獼猴桃、蜜柚、蜜桔擺在村口銷售。

活動最後,師生們還來到了“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一行人先後到各個展區參觀,有蠟染、苗繡、苗醫藥等各色湘西非遺文化,讓眾人大飽眼福,受益頗豐。

師生們來到“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

精緻的蠟染產品

“書本能夠提高智慧,然而實踐是種切身的體會,更能影響人的身心,成長更快。”有學員這樣說。“菖蒲塘如今舊貌換新顏,公路旁的小洋樓與菖蒲塘園區產業示範基地更是相得益彰,菖蒲塘脫貧成果亮眼,這寶貴的脫貧經驗我們也將悉數帶回,運用到工作學習中!”一名學員向西西說道。

為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做大做優水果產業的重要指示。菖蒲塘村以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全力做大做強水果產業。在菖蒲塘村的示範帶動下,以菖蒲塘村為核心,覆蓋鐵橋、林寨、馬壟、申坨4個連片村,共1298戶5279人,其中精准扶貧戶237戶846人,低保戶166戶517人。建立現代特色水果園區,種植面積6739畝,其中菖蒲塘村2150畝,帶動周邊4個村4589畝,園內種植獼猴桃2272畝、柚子1063畝、早熟蜜桔803畝、碰柑1911畝。實現農業生產總值3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

鄉親們靠著水果產業,紛紛脫貧致富。(資料圖片)

有了“甜蜜事業”,菖蒲塘還有更大的發展思路。(資料圖片)

“甜蜜”的產業讓菖蒲塘村遠近聞名。近年來,村裡又把目標瞄向旅遊開發,修建了3公里的果園游步道,遊客可進入核心果園觀賞、品嘗、採摘水果。同時,還修建了8.5公里電瓶車觀光道路和農家樂,對接連通飛水穀景區,打造一條精品旅遊線路!

果園游步道讓旅遊產業來到菖蒲塘村

這樣的發展思路,引得師生們連連點贊。除了大搞水果產業與鄉村旅遊,三年多來,菖蒲塘村還重點推進基礎完善、村莊改造、電商發展,先後將村莊規劃、道路設計、水利建設、電商平臺的專家和能手請進入村、進寨入戶,結合全村實情,進行逐步完善和改造升級,將菖蒲塘建成了規劃佈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生態優良、公共服務均等、產業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厚的美麗富裕鄉村。

菖蒲塘巨變

上世紀80年代,菖蒲塘村是全縣的貧困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全村90%房屋為土磚房或石頭房,10%為茅草房,村級道路、村間道路均為土路,人均純收入僅有600元。

現階段,菖蒲塘村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90%的農戶建起了小洋樓,98%的農戶實現了電氣化,自來水和水泥路入戶率達100%。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收穫季節時,村裡生態水果產業基地內柚子、蜜桔碩果滿枝。

村民將自家田地裡豐收的紅心獼猴桃、蜜柚、蜜桔擺在村口銷售。

活動最後,師生們還來到了“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一行人先後到各個展區參觀,有蠟染、苗繡、苗醫藥等各色湘西非遺文化,讓眾人大飽眼福,受益頗豐。

師生們來到“鳳凰之窗”文化旅遊產業園

精緻的蠟染產品

“書本能夠提高智慧,然而實踐是種切身的體會,更能影響人的身心,成長更快。”有學員這樣說。“菖蒲塘如今舊貌換新顏,公路旁的小洋樓與菖蒲塘園區產業示範基地更是相得益彰,菖蒲塘脫貧成果亮眼,這寶貴的脫貧經驗我們也將悉數帶回,運用到工作學習中!”一名學員向西西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