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約伯斯:這三個故事決定了我的一生丨可讀

△Steve Jobs 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 2005年

這是約伯斯生前最著名的一次演講。 演講的視頻在Youtube上累計有數億閱覽量。 約伯斯以三個故事為線索回顧了自己創建蘋果公司的歷程,

以及自己對人生的頓悟的幾個時刻。 2006年正是蘋果公司完成轉型並重新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的關鍵時刻, 在約伯斯發表這個演講一年後,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智慧手機iPhone就問世了。

你們的時間很有限, 所以不要將他們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 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結果一起生活。 不要被其他人喧囂的觀點掩蓋你真正的內心的聲音。 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 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以下為演講全文:

很榮幸能和你們, 來自世界最好大學之一的畢業生們, 一塊兒參加畢業典。

老實說, 我大學沒有畢業, 而今天恐怕是我一生中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次。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來自我生活的三個故事。 沒什麼大不了, 只是三個故事而已。

第一個故事, 如何串連生命中的點滴。

我在裡得大學讀了六個月就退學了, 但是在18個月之後, 在真正退學之前還常去學校。 為何我要選擇退學呢?這還得從我出生之前說起。

我的生母是一個年輕、未婚的大學畢業生, 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她有很強烈的信仰, 想讓我成長在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家庭裡。 有一對律師夫婦說好了要領養我, 然而最後時刻, 他們改變了主意, 決定要個女孩。

然後, 我排在收養人名單中的養父母在一個深夜接到電話, “很意外, 我們多了一個男嬰,

你們要嗎?”“當然要!”但是我的生母後來又發現養母沒有大學畢業, 養父甚至連高中都沒有畢業, 於是她拒絕在領養書上簽字。 幾個月後, 我的養父母保證會讓我上大學, 她妥協了。

這便是我生命的開端。

十七年後, 我上大學了, 但是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樣貴的學校, 幾乎花掉藍領階層養父母一生的積蓄。 六個月後, 我覺得這並不值得, 我看不出自己以後要做什麼, 也不知曉大學會怎樣幫我指點迷津, 而我卻在花銷父母一生的積蓄。 所以我決定退學, 並且相信沒有做錯。

一開始非常嚇人, 但回憶起來, 這卻是我一生中作的最好的決定之一。 從我退學的那一刻起, 我可以停止一切不感興趣的必修課,

開始旁聽那些有意思得多的課。

事情並不那麼美好。 我沒有宿舍可住, 睡在朋友房間的地上。 為了吃飯, 我收集五分一個的舊可樂瓶, 每個星期天晚上步行七英里到哈爾-克裡什納廟裡改善一下一周的伙食。 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 能夠遵循自己的好奇和直覺前行後來被證明是多麼的珍貴。 讓我來給你們舉個例子。

當時的裡德大學提供可能是全國最好的書法指導。 校園中每一張海報, 抽屜上的每一張標籤, 都是漂亮的手寫體。 由於我已退學, 不用修那些必修課, 我決定選一門書法課上上。 在這門課上, 我學會了“serif”和"sans-serif"兩種字體、學會了怎樣在不同的字母組合中改變字間距、學會了怎樣寫出好的字來。

這是一種科學無法捕捉的微妙,

楚楚動人、充滿歷史底蘊和藝術性, 我覺得自己被完全吸引了。 當時我並不指望書法在以後的生活中能有什麼實用價值。

但是, 十年之後, 我們在設計第一台 Macintosh電腦時, 它一下子浮現在我眼前。 於是, 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都設計進了電腦中。 這是第一台有這麼漂亮的文字版式的電腦。 要不是我當初在大學裡偶然選了這麼一門課, Macintosh電腦絕不會有那麼多種印刷字體或間距安排合理的字型大小。 要不是Windows照搬了 Macintosh, 個人電腦可能不會有這些字體和字型大小。

要不是退了學, 我決不會碰巧選了這門書法課, 個人電腦也可能不會有現在這些漂亮的版式了。

當然, 我在大學裡不可能從這一點上看到它與將來的關係。 十年之後再回頭看, 兩者之間關係就非常、非常清楚了。

你們同樣不可能從現在這個點上看到將來;只有回頭看時,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裡,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因為相信這些點滴能夠一路連接會給你帶來循從本覺的自信,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與失。

我很幸運,很早就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二十歲的時候就和沃茨在父母的車庫裡開創了蘋果公司。我們工作得很努力,十年後,蘋果公司成長為擁有四千名員工,價值二十億的大公司。我們剛剛推出了最好的創意,Macintosh作業系統,在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我剛過三十歲,我被解雇了。

你怎麼可能被一個親手創立的公司解雇?事情是這樣的,在公司成長期間,我雇傭了一個我們認為非常聰明,可以和我一起經營公司的人。一年後,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看法產生分歧,董事會站在了他的一邊。於是,在我三十歲的時候,我出局了,很公開地出局了。

我整個成年生活的焦點沒了,這很要命。一開始的幾個月我真的不知道該幹什麼。我覺得我讓公司的前一代創建者們失望了,我把傳給我的權杖給弄丟了。我與大衛德·帕珂德和鮑勃·諾埃斯見面,試圖為這徹頭徹尾的失敗道歉。我敗得如此之慘以至於我想要逃離矽谷。

但有個東西在慢慢地叫醒我:我還愛著我從事的行業。這次失敗一點兒都沒有改變這一點。我被逐了,但我仍愛著我的事業。我決定重新開始。

當時我並沒有看出來,但事實證明“被蘋果開除”是發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成功的重擔被重新起步的輕鬆替代,對任何事情都不再特別看重,這讓我感覺如此自由,進入一生中最有創造力的階段。

接下來的五年,我創立了一個叫NeXT的公司,接著又建立了Pixar,然後與後來成為我妻子的女人相愛。Pixar出品了世界第一個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它已經是世界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工作室了。

在一系列的成功運轉後,蘋果收購了NeXT,我又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開發的技術在蘋果的復興中起了核心作用,另外勞琳和我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非常確信,如果我沒有被蘋果炒掉,這些就都不會發生。這個藥的味道太糟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它。

有些時候,生活會給你迎頭一棒。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唯一讓我一路走下來的是我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熱愛。你必須去找你熱愛的東西,對工作如此,對你的愛人也是這樣的。工作會佔據你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那麼就繼續找,不要停。全心全意地找,當你找到時,你會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誠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會越來越緊密。所以繼續找,不要停。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我17歲的時候讀到過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過,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過去的33年,每天早上我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不會做我想做的事情呢?”如果連著一段時間,答案都是否定的的話,我就知道我需要改變一些東西了。

提醒自己就要死了是我遇見的最大的幫助,幫我作了生命中的大決定。因為幾乎任何事——所有的榮耀、驕傲、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隱,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提醒自己就要死亡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用來避開擔心失去某些東西的陷阱。你已經赤裸裸了,沒有理由不聽從于自己的心願。

大約一年前,我被診斷出患了癌症。我早上七點半作了掃描,清楚地顯示在我的胰腺有一個腫瘤。我當時都不知道胰腺是什麼東西。醫生們告訴我這幾乎是無法治癒的,我還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我的醫生建議我回家,整理一切。在醫生的辭典中,這就是“準備死亡”的意思。就是意味著把要對你小孩說十年的話在幾個月內說完;意味著把所有東西搞定,儘量讓你的家庭活得輕鬆一點;意味著你要說“永別”了。

我整日都想著那診斷書的事情。後來有天晚上我做了一個活切片檢查,他們將一個內窺鏡伸進我的喉嚨,穿過胃,到達腸道,用一根針在我的胰腺腫瘤上取了幾個細胞。我當時是被麻醉的,但是我的妻子告訴我,那些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的時候開始尖叫,因為發現這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用手術治癒的胰腺癌症。我做了手術,現在,我痊癒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也希望是我未來幾十年裡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這次死裡逃生讓我比以往只知道死亡是一個有用而純粹書面概念的時候更確信地告訴你們,沒有人願意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們也不願意通過死亡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共同的終點,沒有人能夠逃脫。也應該如此,因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發明。它去陳讓新。現在,你們就是“新”。但是有一天,不用太久,你們有會慢慢變老然後死去。

抱歉,這很戲劇性,但卻是真的。你們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要浪費在重複別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會和別人思考的結果一塊兒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喧囂觀點掩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你的直覺和內心知道你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所有其他東西都是次要的。

我年輕的時候,有一份叫做《完整地球目錄》的好雜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聖經之一。它是一個叫斯糾華特·布蘭的、住在離這不遠的曼羅公園的傢伙創立的。他用詩一般的觸覺將這份雜誌帶到世界。

那是六十年代後期,個人電腦出現之前,所以這份雜誌全是用打字機、剪刀和偏光鏡製作的。有點像軟皮包裝的google,不過卻早了三十五年。它理想主義,全文充斥著靈巧的工具和偉大的想法。斯糾華特和他的小組出版了幾期“完整地球目錄”,在完成使命之前,他們出版了最後一期。

那是七十年代中期,和你們差不多大。最後一期的封底是一張清晨鄉村小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險精神,可以自己找到這條路。下麵有一句話,“保持饑餓,保持愚蠢”。這是他們的告別語,“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我常以此勉勵自己。現在,在你們即將踏上新旅程的時候,我也希望你們能這樣。

更多

兩者之間關係就非常、非常清楚了。

你們同樣不可能從現在這個點上看到將來;只有回頭看時,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裡,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因為相信這些點滴能夠一路連接會給你帶來循從本覺的自信,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愛與失。

我很幸運,很早就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二十歲的時候就和沃茨在父母的車庫裡開創了蘋果公司。我們工作得很努力,十年後,蘋果公司成長為擁有四千名員工,價值二十億的大公司。我們剛剛推出了最好的創意,Macintosh作業系統,在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我剛過三十歲,我被解雇了。

你怎麼可能被一個親手創立的公司解雇?事情是這樣的,在公司成長期間,我雇傭了一個我們認為非常聰明,可以和我一起經營公司的人。一年後,我們對公司未來的看法產生分歧,董事會站在了他的一邊。於是,在我三十歲的時候,我出局了,很公開地出局了。

我整個成年生活的焦點沒了,這很要命。一開始的幾個月我真的不知道該幹什麼。我覺得我讓公司的前一代創建者們失望了,我把傳給我的權杖給弄丟了。我與大衛德·帕珂德和鮑勃·諾埃斯見面,試圖為這徹頭徹尾的失敗道歉。我敗得如此之慘以至於我想要逃離矽谷。

但有個東西在慢慢地叫醒我:我還愛著我從事的行業。這次失敗一點兒都沒有改變這一點。我被逐了,但我仍愛著我的事業。我決定重新開始。

當時我並沒有看出來,但事實證明“被蘋果開除”是發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成功的重擔被重新起步的輕鬆替代,對任何事情都不再特別看重,這讓我感覺如此自由,進入一生中最有創造力的階段。

接下來的五年,我創立了一個叫NeXT的公司,接著又建立了Pixar,然後與後來成為我妻子的女人相愛。Pixar出品了世界第一個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它已經是世界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工作室了。

在一系列的成功運轉後,蘋果收購了NeXT,我又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開發的技術在蘋果的復興中起了核心作用,另外勞琳和我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非常確信,如果我沒有被蘋果炒掉,這些就都不會發生。這個藥的味道太糟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它。

有些時候,生活會給你迎頭一棒。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唯一讓我一路走下來的是我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熱愛。你必須去找你熱愛的東西,對工作如此,對你的愛人也是這樣的。工作會佔據你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那麼就繼續找,不要停。全心全意地找,當你找到時,你會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誠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只會越來越緊密。所以繼續找,不要停。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我17歲的時候讀到過一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過,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過去的33年,每天早上我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不會做我想做的事情呢?”如果連著一段時間,答案都是否定的的話,我就知道我需要改變一些東西了。

提醒自己就要死了是我遇見的最大的幫助,幫我作了生命中的大決定。因為幾乎任何事——所有的榮耀、驕傲、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消隱,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提醒自己就要死亡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用來避開擔心失去某些東西的陷阱。你已經赤裸裸了,沒有理由不聽從于自己的心願。

大約一年前,我被診斷出患了癌症。我早上七點半作了掃描,清楚地顯示在我的胰腺有一個腫瘤。我當時都不知道胰腺是什麼東西。醫生們告訴我這幾乎是無法治癒的,我還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我的醫生建議我回家,整理一切。在醫生的辭典中,這就是“準備死亡”的意思。就是意味著把要對你小孩說十年的話在幾個月內說完;意味著把所有東西搞定,儘量讓你的家庭活得輕鬆一點;意味著你要說“永別”了。

我整日都想著那診斷書的事情。後來有天晚上我做了一個活切片檢查,他們將一個內窺鏡伸進我的喉嚨,穿過胃,到達腸道,用一根針在我的胰腺腫瘤上取了幾個細胞。我當時是被麻醉的,但是我的妻子告訴我,那些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的時候開始尖叫,因為發現這竟然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用手術治癒的胰腺癌症。我做了手術,現在,我痊癒了。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也希望是我未來幾十年裡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這次死裡逃生讓我比以往只知道死亡是一個有用而純粹書面概念的時候更確信地告訴你們,沒有人願意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們也不願意通過死亡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共同的終點,沒有人能夠逃脫。也應該如此,因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發明。它去陳讓新。現在,你們就是“新”。但是有一天,不用太久,你們有會慢慢變老然後死去。

抱歉,這很戲劇性,但卻是真的。你們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要浪費在重複別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會和別人思考的結果一塊兒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喧囂觀點掩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你的直覺和內心知道你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所有其他東西都是次要的。

我年輕的時候,有一份叫做《完整地球目錄》的好雜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聖經之一。它是一個叫斯糾華特·布蘭的、住在離這不遠的曼羅公園的傢伙創立的。他用詩一般的觸覺將這份雜誌帶到世界。

那是六十年代後期,個人電腦出現之前,所以這份雜誌全是用打字機、剪刀和偏光鏡製作的。有點像軟皮包裝的google,不過卻早了三十五年。它理想主義,全文充斥著靈巧的工具和偉大的想法。斯糾華特和他的小組出版了幾期“完整地球目錄”,在完成使命之前,他們出版了最後一期。

那是七十年代中期,和你們差不多大。最後一期的封底是一張清晨鄉村小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險精神,可以自己找到這條路。下麵有一句話,“保持饑餓,保持愚蠢”。這是他們的告別語,“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我常以此勉勵自己。現在,在你們即將踏上新旅程的時候,我也希望你們能這樣。

更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