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1歲小孩腹瀉,口中直“哼哼”,中醫外台茯苓飲效果顯著!

朱夢龍 北京中醫藥大學

周某, 女, 1歲零1個月, 2014年11月20日初診。 患兒稍胖, 膚白, 由母親抱來, 7個月時曾因高燒來診, 予小柴胡加石膏湯愈, 此次已反復腹瀉近4天, 4天前起發燒、腹瀉, 查血常規、便常規未見異常, 口服阿奇黴素後燒退, 但腹瀉未止, 日2~4次, 大便夾有未消化食物, 夜間易醒, 輾轉反側, 口中“哼哼”, 無盜汗, 白天可睡2~3小時, 近兩日納差, 得食則噯氣, 聲音較大, 飲水不多, 平素多動, 因患者不配合, 舌象未知, 脈細。

辨證:腹瀉、完穀不化、噯氣, 納差, 飲水不多, 為太陰裡虛寒之象。 馮世綸教授雲:“患兒尚不會表達, 否則當有腹脹之訴。 ”此為外台茯苓飲證:“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自吐出水後, 心胸間虛氣滿, 不能食;消痰氣, 令能食。 ”

處方:清半夏15克, 黨參10克, 炮薑6克, 蒼術10克, 茯苓12克, 陳皮30克, 枳實10克, 桂枝10克, 生龍牡各15克, 炙甘草6克。 2劑水煎, 分四天服, 日一煎。

服藥半劑, 當天晚上眠即明顯改善,

藥後第二日大便1次, 糊狀便。 2014年11月30日回訪, 睡眠明顯改善, 夜間醒2~3次。

按:患兒服抗生素後腹瀉未已, 以藥性來分, 抗生素屬大寒之藥, 患兒本已屬於太陰裡虛寒之象, 更以大寒之抗生素, 更屬誤治, 況血、便未提示感染, 更無應用之由, 是虛其裡而害其中, 徒增損害。

外台茯苓飲由橘枳姜湯理氣消脹滿, 人參健胃, 茯苓、白術化飲利尿, 共奏祛水消脹、進食之功。 依胡希恕先生經驗, 常以蒼術代替生白術, 並加半夏, 加強降逆化飲之效。 患兒裡虛寒較重, 故以炮姜易生薑, 即合用理中湯之意, 加強溫中之力。 因患兒噯氣較重, 故加桂枝以降逆。 因夜間眠差、多醒、輾轉反側、白天多動, 此為熱擾心神, 心神不安, 故加生龍牡清陽明熱且重鎮安神。

點擊下方“商筋動骨”,

每天和你聊一聊頸肩腰膝的那些事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