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長春市城鎮職工醫保全年最高補償額度居東北三省之首

從在全國率先開展癌症晚期患者臨終關懷, 到成為全國首個長期照護保險試點城市;從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 到建立以總額控制為標誌的醫療保險支付制度體系……五年來, 長春醫保以鏗鏘的步伐踏出了改革創新之路, 一項項惠民新政、一件件惠民實事, 傳遞著“民生溫度”, 讓群眾在一點一滴中感受著醫保民生背後的力量。

人人感知的“健康靠山”

悠悠萬事, 民生為大。 作為百姓的“健康靠山”, 醫療保障是民生之依。 從“走向全民醫保”起步, 經過鞏固全民醫保、提升全民醫保品質、健全全民醫保體系“三步走”,

過去五年, 長春市醫療保險參保實現基本全覆蓋, 醫保待遇標準不斷提高。 城鎮職工參保161.5萬人, 參保率達到99%;城鎮居民參保245.9萬人, 參保率達到98%。 醫保待遇比例達到80%, 其中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平均提高10個百分點。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全年最高補償額度提高到70萬元, 待遇標準居東北三省城市之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長春市通過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進一步完善了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 城鎮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人均320元提高到690元。

潮起雲湧的“民生藍圖”

改善民生, 當以惠民為重。 五年來, 長春市堅持把保障廣大民眾的醫療需求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 從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著手,

繪就新美的“民生藍圖”。

出生僅3個月的趙子帆被確診患有腦癱, 多年來, 趙家為給小子帆看病承受了很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 長春市出臺的“大病低自付”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一年省了6萬多元, 這個政策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如今, 小子帆只花起付線100元, 就可以實現全年“免費”治療。

為解決特大疾病患者救治難題, 長春市啟動了大病低自付政策。 經過不懈努力, 目前該政策已覆蓋27個大病病種, 惠及4.38萬人, 報銷比例平均達到96.83%。

醫療保險待遇由普惠制向個性化發展是長春市醫保惠民的全新路徑。 在全國首創實施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制度, 實現對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的無縫對接,

讓“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的現象不再發生;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推出晚期癌症患者住院舒緩療護制度, 使患者的生命品質得到提高;在全省率先啟動居民大病保險制度, 並且提前兩年完成國家關於大病保險全覆蓋的要求;推行醫藥費批量談判機制, 啟動人體置放材料和血液透析鏈路等高值耗材的醫保遴選工作, 讓醫療服務回歸理性……過去五年, 長春市一系列走在全國前沿的醫保政策, 讓惠民的腳步越來越快、惠民的政策越來越寬、惠民的力度越來越強。

層層疊起的“安全之基”

建立以總額控制為標誌的醫療保險支付制度體系, 實現異地就業直接結算;開展醫療保險醫療服務監管體系建設,

構建形成規範統一的“大醫保”資訊系統……過去五年, 長春市以務實舉措築起醫保基金“安全之基”, 不斷提升著參保群眾的“安全感”。

“現在, 工作人員只要打開電腦, 疑似違規的篩查任務就會自動展現出來。 ”長春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是他們採用“電腦軟體監控+人工審查核實”的新型醫保監管模式, 系統可實現事前提示、事中監控預警、事後審核責任追溯, 對醫保基金的使用形成全程監督, 有效堵住醫保基金監管使用漏洞。

為有效控制醫藥費的不合理增長, 長春市在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建立了總額預付結算辦法, 實現了醫保基金結餘率由最低時的5%提高到目前的15%, 醫保住院率由最高時的18%下降到12%, 使醫保基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有效遏制了“小病大養”、掛床治療等行為。

(長春日報記者 溫斯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