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搶救溺水瀕死,過度“控水”有可能真的害死了他(她)

2017年7月2日, 河北秦皇島發生了一起3個孩子溺水事件, 所幸救治及時脫離了危險;7月8日下午, 發生在廣東海陵島的8名遊客溺水事件就沒這麼幸運了, 3人搶救生還, 4人死亡, 1人失蹤。

炎炎夏日之下, 海邊度假已經成了人們的首選避暑聖地, 但是由此發生的溺水事件也是屢有報導, 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難以回避的悲催現實啊, 雖然不吉利, 但小編還是想說, 如果真的遇到了溺水事件應該怎麼辦, 怎樣搶救才是最科學、合理, 才能最大可能挽救瀕死患者的生命呢?別慌, 下麵為你詳解。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字, 全球每年由於溺水死亡的大約有50萬人, 在我國, 每年有57000人死于溺水, 而在青少年意外死亡事件中, 溺水事故則是第一死因, 全國每年有近3萬名兒童死于溺水。

目前我國溺水的救治方法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各種溺水搶救的方法各有不同的側重, 其中“控水”就是爭議最大的一條。

那麼溺水後第一時間搶救是否一定是要“控水”呢?

按照溺水發生的機制, 可分為幹性溺水和濕性溺水, 前者是由於水或恐懼等刺激引起喉頭痙攣、氣道閉塞導致窒息, 呼吸道內的水很少或沒有水;後者是指非自發性吸氣期導致大量的水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導致溺水。

雖然目前民間現場搶救仍然沿用過去的做法進行控水, 但國內很多專家傾向于溺水急救, 認為控水沒有必要。

理由是, 一部分溺水患者, 比如幹性溺水患者由於水刺激喉痙攣、器官痙攣, 呼吸道及肺內根本沒有水或只有很少的水進入, 急救過程中需要爭分奪秒的清理口腔、鼻腔內的水和異物, 及時開放氣道, 及時有效的進行人工呼吸, 實施控水反而耽誤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即使是濕性溺水, 通過控水的方法也很難排出肺內的水, 因為肺臟豐富的血液迴圈, 進入肺內的水很快就會被吸收入血, 所以, 實際上控水排出更多的是胃內的水, 這對生命的搶救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提醒大家, 如果一旦溺水者沒有意識, 沒有呼吸心跳, 一定注意爭分奪秒的清理口腔呼吸道異物, 並立即開始心肺復蘇, 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控水上。

急救的心肺復蘇中, 是採取C-A-B 模式還是A-B-C模式。

一旦發現溺水者, 心跳呼吸停止, 立即予以心肺復蘇,

也就是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

目前醫學界推行心肺復蘇C-A-B法:分別指的是:C-人工迴圈(胸外心臟按壓)、A-氣道開放、B-人工呼吸。 按排位元的順序說明其重要性及著重點, 但這個復蘇方法是針對的心性猝死的患者, 也就是說, 患者是因為心源性疾病導致的心跳驟停, 所以強調心臟復蘇的重要性。

但是溺水者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主要原因是呼吸道, 心臟並沒有重大疾病, 所以, 針對溺水患者, 急救強調呼吸及心跳都同等重要, 即, 應用以前的A-B-C法更妥當。 2010年的CRP指南中專門提及關於溺水者的心肺復蘇, 強調心臟按壓的同時, 一定也要及時予以人工呼吸。

心肺復蘇的簡要流程

1、患者平臥, 快速清理口腔、呼吸道異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 如果有水從口腔溢出,要使患者頭部偏向一側。

仰頭-抬頜法暢通氣道

2、開放氣道,可以採用仰頭-抬頜法:將一手小魚際置於患者前額部,用力使頭部後仰,另一手置於下頦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頦。使下頜尖、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

原理:採取頭後仰,抬舉下頜,可使舌根部向上提起,從而使呼吸道通暢,也方便人工呼吸進行。

取劍突上兩橫指,左手掌跟置於兩橫指上方,置胸骨正中

雙手交叉疊加,手指鎖住,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3、心臟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要點: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秒; 胸外按壓的頻率至少100次/min以上; 胸部按壓的深度至少5cm; 人工呼吸頻率8-10次/min,按壓與呼吸比30:2,也就是說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

人工呼吸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救治知識,提醒大家在注意安全防範的同時,也掌握一部分急救知識,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如果有水從口腔溢出,要使患者頭部偏向一側。

仰頭-抬頜法暢通氣道

2、開放氣道,可以採用仰頭-抬頜法:將一手小魚際置於患者前額部,用力使頭部後仰,另一手置於下頦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頦。使下頜尖、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

原理:採取頭後仰,抬舉下頜,可使舌根部向上提起,從而使呼吸道通暢,也方便人工呼吸進行。

取劍突上兩橫指,左手掌跟置於兩橫指上方,置胸骨正中

雙手交叉疊加,手指鎖住,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3、心臟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要點: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秒; 胸外按壓的頻率至少100次/min以上; 胸部按壓的深度至少5cm; 人工呼吸頻率8-10次/min,按壓與呼吸比30:2,也就是說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

人工呼吸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救治知識,提醒大家在注意安全防範的同時,也掌握一部分急救知識,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