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碎片化知識和碎片化學習

用有涯的生命, 追求無涯的知識, 那還不焦慮到死?

3月8日是婦女節。 羅輯思維旗下的“得到”在北京搞了一場有關知識付費的溝通會,

分享了得到一年來的運營體會。 不過, 得到上目前掛牌的19個收費專欄, 一水兒的男作者, 沒有一個婦女。

在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的定義中, 得到是一個碎片化學習的服務, 所以他必須說清楚碎片化學習這件事是成立的。 他的理由包括, 第一, 知識的產生過程就是碎片化的, 等到有了理論, 形成體系, 知識已經陳舊;第二, 整個中國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識, 比如一部《論語》全都是孔子和弟子間碎片對話的零碎記錄, 毫無體系;第三, 人們讀書學習最後留在腦子裡的, 也都是碎片化的知識;第四, 今天人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第五, 這代人有普遍的知識焦慮, 需要終身學習, 而終身學習就是終身碎片化學習。

這些理由裡有太多似是而非,

太多牽強附會。 知識的產生固然是零散的, 但不代表知識的學習也必須是零散的、碎片化的。

整個物理學, 上至古埃及的金字塔設計師、古希臘的阿基米德, 近到義大利的伽利略、英國的牛頓, 直到現代的愛因斯坦、海森堡, 上下幾千年, 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代, 逐漸把一個“碎片化”的物理學, 豐富成一套囊括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不同門類、不同領域的龐大而精密的現代科學體系。 那麼是不是說, 我們只要用碎片化的學習, 就可以掌握這套碎片化形成的物理學?

有種說法, 人在娘胎裡9個多月經歷了整個生命進化史, 出生後用20年左右的時間經歷整個人類文明史, 後一個過程, 就是學習,

從義務教育到大學教育的系統學習。 孔子的學說當然不是系統的理論, 聖經、佛經也算不上系統的理論, 唐詩宋詞就離系統更遠, 即便僅僅以知道為目的, 以增加一點可供炫耀的談資為目的, 這些碎片化的知識也很難用碎片化學習的方式掌握。

如果用大塊時間認真讀完一本書, 留在腦子裡的只是一些知識的碎片, 那麼讓別人替你閱讀, 然後把這些碎片挑出來, 花5分鐘講給你聽, 豈不是省時省力, 效果相同?別說, 這種事兒還真有人幹過, 幾十年前就有人弄過《世界文學名著縮寫本叢書(全10冊)》, 據說銷量還不錯。

羅振宇說, 反對碎片化學習的人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壓根兒就不學習的人;一種是知識特定領域的既得利益者,

比如說老師。 我是不是也可以反過來說, 支持碎片化學習的人也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壓根兒就不學習的人, 一種是知識特定領域的既得利益者, 比如說正在做得到的羅振宇。

我一個做幼兒英語教育的朋友跟我談了他對學習這件事的一些基本看法:首先, 自學基本上是沒戲的, 偷懶、回避學習是人類的本能, 除非自製力特別強的人, 普通人只能通過系統化、強制化的教學來學習;其次, 看起來很高級、很個性化的一對一教學是沒戲的, 須知大多數的學習是極其枯燥乏味的, 一個教、一個學, 老師和學生都會感到疲憊, 得有同學, 有競爭, 才能形成學習氛圍。

當然你仍然可以說, 這位也是知識特定領域的既得利益者, 自然會千方百計地維護自身利益。

不過我這位朋友暫時還算不上既得利益者, 他只是剛剛進入幼兒英語教育這個領域, 在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 和小規模的產品測試之後, 得出的結論。

我並不反對碎片化學習, 實際上我們大多數新知識的掌握, 並沒有經歷一個專門的“學習”過程, 而是在個人主觀意願的驅使下的時時用心, 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 我相信大多數人可以每月騰出讀一本書的時間, 卻無論如何騰不出一年內每天5分鐘讀一個專欄的時間, 後者的成本太高太高, 高到無法承受。 就好像每週打兩小時羽毛球, 大致上可以做到, 每天鍛煉一刻鐘, 成本太高太高, 高到無法承受。 而且, “每天5分鐘”這種學習模式, 真的是碎片化學習嗎?

我一直認為,在這一輪內容收費潮流中,得到是感知比較早,做得比較專業的一家,而羅振宇一直扮演內容產業引路人的角色,也讓得到受益很多。

在具體的操作上,羅振宇更在意那些自帶注意力的頭部內容,也就是具有最強帶動作用和最大收益的部分。這有點像當年陳年操盤的卓越網,放棄長尾,專攻頭部,做爆款,小品種大批量。大約傳統媒體出身的人,對頭部、精品、爆款情有獨鍾,也很擅長此道。但在我看來,互聯網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不在乎頭部、精品、爆款,它更在乎機制。

2000多年前,當羅馬將軍愷撒漫步在被他的軍隊焚毀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中,想到曾經存在過的70萬卷藏書,我不知道他是否有過知識焦慮。如果有人每天花5分鐘時間給他講10本書的碎片化概要,他的焦慮會不會減輕一些?不過莊子老師早就說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涯的生命,追求無涯的知識,那還不焦慮到死?

所以,看開點,在這個碎片化的世界上,哪怕你把每一個5分鐘都用來碎片化學習了,你還是學不到九牛一毛,還弄得人生特別淒苦,何苦呢?

碎片化 羅輯思維

我一直認為,在這一輪內容收費潮流中,得到是感知比較早,做得比較專業的一家,而羅振宇一直扮演內容產業引路人的角色,也讓得到受益很多。

在具體的操作上,羅振宇更在意那些自帶注意力的頭部內容,也就是具有最強帶動作用和最大收益的部分。這有點像當年陳年操盤的卓越網,放棄長尾,專攻頭部,做爆款,小品種大批量。大約傳統媒體出身的人,對頭部、精品、爆款情有獨鍾,也很擅長此道。但在我看來,互聯網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不在乎頭部、精品、爆款,它更在乎機制。

2000多年前,當羅馬將軍愷撒漫步在被他的軍隊焚毀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中,想到曾經存在過的70萬卷藏書,我不知道他是否有過知識焦慮。如果有人每天花5分鐘時間給他講10本書的碎片化概要,他的焦慮會不會減輕一些?不過莊子老師早就說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涯的生命,追求無涯的知識,那還不焦慮到死?

所以,看開點,在這個碎片化的世界上,哪怕你把每一個5分鐘都用來碎片化學習了,你還是學不到九牛一毛,還弄得人生特別淒苦,何苦呢?

碎片化 羅輯思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