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拳打李寧,腳踢特步361,安踏這樣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第一!

在國產運動品牌中, 安踏無論如何也只能算一個二線品牌。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安踏在不知不覺中, 早已超越李甯成為國產第一的運動品牌。

近日, 安踏又完成了一個壯舉, 市值突破700億港元, 不僅是昔日運動老大李甯的5.4倍, 還是李甯、特步和361度三個品牌加起來的近3倍。

1安踏悄然將競爭對手甩在身後

在北京奧運週期後, 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爆發了全行業的庫存危機。 作為品牌批發商的安踏, 開始了向一個品牌零售商的轉型之路。

從2007年至2010年, 李寧還是國產運動品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上“體操王子”李甯飛天點火之後, 李寧的品牌價值達到巔峰。 那個時候, 安踏還是個追趕者。

從2011年開始, 一切都開始發生變化。 李寧的增速連續下滑, 甚至出現負增長, 而此時, 安踏開始發力, 並逐漸反超。

2011年安踏實現利潤17億元, 同期李寧的淨利潤僅為3.85億元。 2012年安踏實現持續利潤13.5億元, 而李寧卻出現了大幅虧損, 虧損額達到了19億元。

同時, 安踏也開始拓寬經營領域, 並將目光投向高端市場的國際品牌上。

2008年, 安踏推出附屬品牌ANTAKIDS, 進軍中國童鞋市場;2009年, 安踏收購了擁有百年歷史的義大利運動品牌FILA中國業務;2015年安踏收購英國戶外品牌Sprandi,

同年還與迪桑特、伊藤忠成立合資公司, 在大陸地區獨家分銷迪桑特滑雪產品。

2016年年報顯示, 安踏體育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3.48億元, 持續經營利潤達到23.83億元。 同樣出自福建晉江的361度、特步和貴人鳥, 去年淨利潤分別僅為4億、5.2億和2.9億元。

而李寧在經過多年虧損後, 2016年才再次實現盈利, 淨利潤也僅為2.5億元。

安踏的收入規模及利潤, 已經將其他品牌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2安踏與李寧的地位反轉

安踏和李寧的地位反轉, 來得猝不及防卻又理所應當。

2010年之前, 李寧的收入規模遙遙領先。

但利潤方面, 早在2007年安踏就已超越了李寧。 2007年, 李甯和安踏分別實現4.7億元以及5.3億元的淨利潤。

李寧早就已經不賺錢, 甚至慢慢跌入嚴重虧損的泥潭。

2010年, 李寧進行了一次品牌重塑運動, 更換沿用了20年之久的LOGO, 並將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改為“讓改變發生”, 將客戶群體定位為90後,伴隨的是品牌定價全線上漲。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失敗的轉型,高昂的價格與品質以及品牌內涵不匹配,不僅從性價比上流失了大量原有的70後、80後老客戶,也因模糊的品牌理念並未能抓住90後的心。

相比李甯主打高端消費群體,安踏卻始終聚焦在中端大眾市場,開店策略為大城市多開店,小城市開大店。截至目前,安踏在一線城市管道門店占自身比重達20%;而二三線市場占60%。

另外,無論是從管道管理,還是經營策略上來說,安踏走得比李寧更加穩健。

李寧的 “直營門店+特許經營門店”模式,店鋪形象陳舊,運營、銷售水準欠佳,導致過季產品的大量積壓。安踏門店風格統一,運營能力和庫存管理的能力也較李寧更勝一籌。

安踏體育與李寧的變化,折射的正是不同企業面對行業變化的系統風險,應對措施的不同而導致截然相反的結果。

3安踏行銷戰略出奇制勝

安踏的行銷戰略常常令人刮目相看,最成功的無疑是成功簽約NBA金州勇士隊當家球星克萊·湯普森。

2014年安踏簽下還是新秀的克萊·湯普森,隨著湯普森在勇士隊的表現越來越好,並助勇士隊三年內兩奪總冠軍,成為NBA的當紅炸子雞,不得不說安踏具有先見之明。

安踏在湯普森身上的投入巨大,安踏籃球是安踏投入最多的品類,有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獨立團隊,包含品牌部、體育市場部、商品部和零售部門,而湯普森是整個團隊公轉的中心。

安踏KT系列籃球鞋是為湯普森量身打造的,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和改動,最終贏得了湯普森的認可。如今KT系列已經到了第三代。

作為安踏的代言人,湯普森可謂是盡職盡責,賽場上自然不用說,場下也時時刻刻不忘為安踏打廣告。去年的裡約奧運會上,湯普森到哪兒都是上身Anta大logo的T恤。

前不久,湯普森成功拿到職業生涯的第二個NBA總冠軍之後,開啟了第二次“中國行”。

他自帶話題,超級有梗,是妥妥的流量巨星。

例如,在成都站的活動中,湯普森在扣籃時腳底打滑,摔了個四仰八叉。這個畫面被上傳到網路後,迅速攻佔了中美兩國的社交媒體。

湯普森這一扣,直接把這次中國行扣成了國際熱點,安踏的曝光度也蹭蹭的往上漲。

與中國大媽廣場尬舞,吃臭豆腐,體驗共用單車……每到一個城市,湯普森都引起圍觀和轟動。

動圖

而在這後最受益的,自然要數安踏。

難怪安踏籃球總經理徐陽毫不吝惜地誇讚, “湯普森對我們的價值,就像是拾到一塊寶,他不斷創造新的驚喜,不光是賽場上,還有商場上。”

4安踏新媒體行銷的思考

在新媒體行銷上嘗到甜頭,不僅令安踏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提升和產品銷量的增長,也為整個體育用品行業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思考。

“移動新媒體的廣泛使用,使得和消費者的傳播互動更加碎片化和個性化。運動品牌該如何去應對和適應這種變化,需要企業認真思考。”安踏品牌總裁鄭捷說。

未來,中國體育用品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企業如何在新的消費環境和媒體環境下的變革和適應,通過在行銷模式上和傳播方式上的創新達到了年輕消費者產生共鳴。

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兼CEO 丁世忠的願望是,“2020年取代愛迪達或耐克,成為行業翹楚。”

經歷了和李寧的競爭較量,並將李寧拉下馬之後,沒有人覺得他的話是異想天開。

安踏的成功得益於大眾化戰略,未來安踏也希望走向高端。李寧的失敗教訓在前,安踏不想重蹈李寧的覆轍,又不甘心將高端市場讓給阿迪和耐克。因此,丁世忠表示,希望能收購一個國外體育用品行業的知名品牌,以幫助安踏擺脫草根形象。

丁世忠說,在安踏發展前進的路上,一切工作都以消費者為導向,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切中消費者的利益點。

如果企業內部的變革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被淘汰是必然的。

作者 | 李大為,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將客戶群體定位為90後,伴隨的是品牌定價全線上漲。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失敗的轉型,高昂的價格與品質以及品牌內涵不匹配,不僅從性價比上流失了大量原有的70後、80後老客戶,也因模糊的品牌理念並未能抓住90後的心。

相比李甯主打高端消費群體,安踏卻始終聚焦在中端大眾市場,開店策略為大城市多開店,小城市開大店。截至目前,安踏在一線城市管道門店占自身比重達20%;而二三線市場占60%。

另外,無論是從管道管理,還是經營策略上來說,安踏走得比李寧更加穩健。

李寧的 “直營門店+特許經營門店”模式,店鋪形象陳舊,運營、銷售水準欠佳,導致過季產品的大量積壓。安踏門店風格統一,運營能力和庫存管理的能力也較李寧更勝一籌。

安踏體育與李寧的變化,折射的正是不同企業面對行業變化的系統風險,應對措施的不同而導致截然相反的結果。

3安踏行銷戰略出奇制勝

安踏的行銷戰略常常令人刮目相看,最成功的無疑是成功簽約NBA金州勇士隊當家球星克萊·湯普森。

2014年安踏簽下還是新秀的克萊·湯普森,隨著湯普森在勇士隊的表現越來越好,並助勇士隊三年內兩奪總冠軍,成為NBA的當紅炸子雞,不得不說安踏具有先見之明。

安踏在湯普森身上的投入巨大,安踏籃球是安踏投入最多的品類,有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獨立團隊,包含品牌部、體育市場部、商品部和零售部門,而湯普森是整個團隊公轉的中心。

安踏KT系列籃球鞋是為湯普森量身打造的,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和改動,最終贏得了湯普森的認可。如今KT系列已經到了第三代。

作為安踏的代言人,湯普森可謂是盡職盡責,賽場上自然不用說,場下也時時刻刻不忘為安踏打廣告。去年的裡約奧運會上,湯普森到哪兒都是上身Anta大logo的T恤。

前不久,湯普森成功拿到職業生涯的第二個NBA總冠軍之後,開啟了第二次“中國行”。

他自帶話題,超級有梗,是妥妥的流量巨星。

例如,在成都站的活動中,湯普森在扣籃時腳底打滑,摔了個四仰八叉。這個畫面被上傳到網路後,迅速攻佔了中美兩國的社交媒體。

湯普森這一扣,直接把這次中國行扣成了國際熱點,安踏的曝光度也蹭蹭的往上漲。

與中國大媽廣場尬舞,吃臭豆腐,體驗共用單車……每到一個城市,湯普森都引起圍觀和轟動。

動圖

而在這後最受益的,自然要數安踏。

難怪安踏籃球總經理徐陽毫不吝惜地誇讚, “湯普森對我們的價值,就像是拾到一塊寶,他不斷創造新的驚喜,不光是賽場上,還有商場上。”

4安踏新媒體行銷的思考

在新媒體行銷上嘗到甜頭,不僅令安踏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提升和產品銷量的增長,也為整個體育用品行業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思考。

“移動新媒體的廣泛使用,使得和消費者的傳播互動更加碎片化和個性化。運動品牌該如何去應對和適應這種變化,需要企業認真思考。”安踏品牌總裁鄭捷說。

未來,中國體育用品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企業如何在新的消費環境和媒體環境下的變革和適應,通過在行銷模式上和傳播方式上的創新達到了年輕消費者產生共鳴。

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兼CEO 丁世忠的願望是,“2020年取代愛迪達或耐克,成為行業翹楚。”

經歷了和李寧的競爭較量,並將李寧拉下馬之後,沒有人覺得他的話是異想天開。

安踏的成功得益於大眾化戰略,未來安踏也希望走向高端。李寧的失敗教訓在前,安踏不想重蹈李寧的覆轍,又不甘心將高端市場讓給阿迪和耐克。因此,丁世忠表示,希望能收購一個國外體育用品行業的知名品牌,以幫助安踏擺脫草根形象。

丁世忠說,在安踏發展前進的路上,一切工作都以消費者為導向,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切中消費者的利益點。

如果企業內部的變革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被淘汰是必然的。

作者 | 李大為,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