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聚美優品今日處境 是圍觀群眾冷血 還是它自己太“作”?

要說最近行業內的熱門新聞, “陳歐和聚美優品”的風波算得上一個。 或許是筆者對其關注得少, 在翻看那些鋪天蓋地的評論文章和留言時, 總覺得有些突然。

那時候, 大部分輿論對於陳歐和聚美優品都洋溢著肯定、讚美之詞。 而如今, 僅僅過去三年, 輿論基調皆是冷眼旁觀, 甚至有幾分嘲諷之意。

到底是圍觀群眾冷血, 還是聚美優品太“作”呢?筆者想胡謅幾句自己的看法。

似乎從2015年開始, “風口”一詞成為熱詞。 大佬們都說, 創業得在風口上, 趕上了風口, 豬都會飛。

私以為, 聚美優品和其他美妝垂直電商的崛起, 都是因為遇上了風口。 通俗點說, 就跟“時勢造英雄”是一個道理。

聚美優品的發展速度可謂驚人。 2014年, 它領先於京東、凡客誠品等一眾電商平臺, 率先赴美上市。 那也是陳歐收穫鮮花和掌聲的巔峰時期。

然而, 過快地增長背後往往隱藏著危機。 除了那些“大部分輿論”, 聚美優品的負面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首當其衝的就是假貨質疑。 2014年7月, 一個叫禕鵬恒業的供應商被曝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 在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 聚美優品也名列其中。 雖然聚美優品進行了危機公關, 採取一系列措施安撫消費者,

但還是讓其名譽蒙上了一層陰影, 也沒能阻止銷量和股價下跌的命運。

看起來, 這應當是聚美優品假貨負面新聞的終結點。 要知道, 當初團美網能出線, 就是憑藉“正品、平價”形象立足的。 但實際上, 這次事件之後, 聚美優品一直被困在“真假貨摻著賣”的言論圈子中,

難以脫身。 網上各種爆料此起彼伏, 消費者的忠誠度和信任度也一減再減, 用戶大量流失。

垂直電商與品牌不同, 銷售的不是產品, 而是服務。 消費者為什麼要選擇在聚美優品上買化妝品?無非是因為平臺信譽好、品質有保障、物美價廉、方便快捷這幾點。 又便宜又好的東西, 誰不喜歡?但買到的是假貨, 即使便宜, 論誰心裡都會不舒服。

只可惜, 努力歸努力, 聚美優品的“假貨疑雲”卻始終不絕如縷。 這不禁讓人有些起疑, 在面對這種關乎企業誠信的嚴肅問題上, 陳歐還是在作秀嗎?如果不是, 那只能說明聚美優品對供應商的選擇, 對產品品質的管控始終存在漏洞, 而且難以填補。

“眼見他起高樓,

眼見他宴賓客, 眼見他樓塌了”, 快速崛起的事物, 沒落得也一樣快。 2016年2月17日, 陳歐和管理層及投資人提出以7美元作價, 將聚美優品私有, 退出美國股市。

作為曾經的美妝垂直電商主力軍, 聚美優品的主營業務已然增長乏力、頹勢畢現。 然而, 不同於紮根主業、細心耕耘, 陳歐選擇了另闢蹊徑、曲線救國。

至此, 聚美優品開始一次又一次的變身表演。 先是2016年宣佈進入影視文化產業, 要在三年內打造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但迄今已經過去一年多, 也沒見掀起什麼波瀾。

今年4月, 陳歐創立獨立品牌“Reemake睿智”, 推出自主研發的空氣淨化器, 開始進軍智慧家居行業。 這一次, 他重啟了“為自己代言”的模式, 也不知是否奏效。

或許,過去聚美優品的崛起,讓陳歐嘗到了“站在風口上,就能飛起來”的甜頭。這一兩年,他一直在追逐風口,甚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跨界、換跑道。但與此同時,聚美優品正在慢慢變成一家“不知該怎麼形容”的公司,不知道它到底算哪個行業,也不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哎,在筆者看來,聚美優品與其四處出擊,戰線拉得那麼長,還不如先把主業長久以來面臨的“假貨疑雲”徹底解決掉。雖說重塑消費者信任是一件艱難而漫長的事,但這也是必須走的過程。

不論市場環境如何惡劣,競爭如何激烈,總是有企業能存活下來,甚至脫穎而出,越做越好的。關鍵在於,有沒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當然,或許是筆者見識淺薄,還不能理解陳歐那個境界吧。

或許,過去聚美優品的崛起,讓陳歐嘗到了“站在風口上,就能飛起來”的甜頭。這一兩年,他一直在追逐風口,甚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跨界、換跑道。但與此同時,聚美優品正在慢慢變成一家“不知該怎麼形容”的公司,不知道它到底算哪個行業,也不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哎,在筆者看來,聚美優品與其四處出擊,戰線拉得那麼長,還不如先把主業長久以來面臨的“假貨疑雲”徹底解決掉。雖說重塑消費者信任是一件艱難而漫長的事,但這也是必須走的過程。

不論市場環境如何惡劣,競爭如何激烈,總是有企業能存活下來,甚至脫穎而出,越做越好的。關鍵在於,有沒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當然,或許是筆者見識淺薄,還不能理解陳歐那個境界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