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調養糖尿病系列之十:有哪些中藥可以用於治療糖尿病

1、玉竹

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乾燥根莖。 味甘, 性微寒, 無毒。 歸肺、胃經。 有滋陰潤肺, 養胃生津, 輕身延年之功效。 玉竹是中國古代道家養生家常用補品之一。 《神農本草經》將玉竹列為滋補上品, 認為“久服去面黑, 好顏色潤澤, 輕身不老”。 玉竹味甘多脂, 長於養陰, 補而不膩。 但有痰濕氣滯, 脾虛內寒者不宜服食。 常用劑量為10~20克, 水煎服。 玉竹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化合物、氨基酸、黏液質、維生素A和煙酸, 還有微量元素鈣、錳、鉀、磷、矽、鎂、鐵、鋅、銅、鈉等。

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證實, 玉竹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作用和強心作用。

能擴張冠狀動脈, 增加冠脈血流量, 降血壓、延緩衰老, 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 抑制癌細胞生長。 對動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一定緩解作用。 其水煎劑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臨床上常用來治療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等。

2、麥冬

麥冬又叫麥門冬、寸冬、大麥冬等。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階草的乾燥塊根。 麥冬味甘、微苦, 性微寒。 歸心、肺、胃經。 有養陰潤肺, 益胃生津, 清心除煩, 延年益壽之功效。 常用劑量為10~15克, 最多可達30克。 麥冬甘寒助濕, 故脾虛便溏或有濕邪者忌用。

麥冬自古以來就是補陰抗衰老之佳品。 《神農本草經》記載其“久服輕身, 不老不饑”。 《名醫別錄》記載“強陰益精, 消穀調中, 保神, 定肺氣, 安五臟, 令人肥健”。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麥冬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甾體皂苷、高異黃酮類化合物、黏液質、β-穀甾醇、蔗糖、果糖、葡萄糖、門冬氨酸等氨基酸、維生素A、銅、鋅、鐵、鉀等。

其中甾體皂甙是麥冬發揮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 藥理學研究證實, 麥冬有降血糖作用, 並可促進胰島細胞恢復功能, 有增加肝糖原的趨勢。 對心血管系統有強心, 改善心肌氧代謝、抗休克作用。 還有抗菌、抗癌作用和促進免疫功能的作用。

麥冬被認為是可以逆轉胰島細胞病理損害的有效藥物。 臨床上用麥冬配合其他中藥治療糖尿病有良好效果。 據報導, 用麥冬、花粉、雞內金各10克, 山藥、黃芪、黨參、知母各15克, 葛根、五味子各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治療糖尿病有效率達92%。 另有報導, 用麥冬、天花粉、熟地黃各10克, 生石膏、生山藥各30克, 石斛、萆薢、芡實、覆盆子、茺蔚子、桑螵蛸各15克, 益智仁10克, 五倍子6克,

水煎服, 治療糖尿病亦有較好療效。

3、懷牛膝

懷牛膝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 主要產于河南省武陟縣、輝縣、溫縣、博愛、泌陽等地。 其味苦、酸, 性平。 歸肝、腎經。 具有活血祛瘀, 滋補肝腎, 利尿通淋, 引血下行, 強健筋骨之功效。 中醫常用懷牛膝配伍其他中藥治療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腰膝酸痛等病症。

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認為懷牛膝具有蛋白同化、活血、降血糖、利尿、鎮痛、消炎、抗菌、抗衰老、抗生育, 以及抗腫瘤和增強免疫功能, 抗胃潰瘍和細胞毒性等多種藥理作用。 其化學成分主要有齊墩果酸、蛻皮甾酮、谷氨酸、尿囊素等。 其中, 蛻皮甾酮是懷牛膝降低血糖的有效成分。

4、石斛

石斛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金釵石斛及同屬多種植物的莖。在中藥學中,石斛屬於補陰類中藥,具有抗衰老作用。它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清熱之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謂其“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本草綱目拾遺》稱石斛為“滋陰補益珍品”。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石斛具有補陰強身、健壯筋骨;養陰生津、健脾和胃;延緩衰老、潤膚養顏;降低血糖、養陰潤燥;降脂降黏、清退虛熱;滋養肝陰、利膽溶石;增強免疫、抑制腫瘤、退翳明目作用。石斛的基本功能為養陰、清熱、潤燥。動物實驗證明,石斛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對胰島功能的損傷,使胰島β細胞釋放和合成胰島素增加,從而降低血糖。其降血糖的胰內機制是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外機制可能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促進肝糖原合成。

據報導,用川石斛、制首烏、制黃精各15克,生黃芪、懷山藥各30克,枸杞子、生地黃、金櫻子、紫丹參、桃仁各10克,將上述諸藥去雜質,洗淨,加涼水浸泡2小時,用武火煎沸後,再改用文火煎,取兩次煎汁混勻即可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具有益氣養陰、和血通脈之功效。適應于治療氣陰兩虛、瘀血阻脈之糖尿病患者。

5、蘆薈

蘆薈屬於瀉下類中藥。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肉質植物庫拉索蘆薈及好望角蘆薈的液汁經濃縮的乾燥物。它性味苦,寒。歸肝、大腸經。有瀉下,清肝,殺蟲之功效。主治熱結便秘、小兒疳積等病症。蘆薈有悠久的藥用歷史。目前,蘆薈已成為集藥用、保健、觀賞、美容美髮於一體的神奇植物。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蘆薈含有70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有:①蒽醌類化合物,如蘆薈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甙、蘆薈苦素等,具有發揮殺菌、抑菌、消除炎症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②糖類,如葡萄糖、甘露糖、甘露聚糖等。蘆薈多糖可通過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而發揮防癌作用。③氨基酸,如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在蘆薈的新鮮葉汁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人稱蘆薈為21世紀最具開發潛力的綠色保健食品。④脂類及有機酸,如烷烴、脂肪酸、酯類及甾醇類物質。⑤礦物質,如矽、鋁、鐵、鈣、鎂、錳、鈷、鈦、銅、鉻、磷、鈉、鋅、釩、鎳、銀等。

蘆薈的藥理作用有:①殺菌作用;②抗炎作用;③健胃泄下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解毒作用;⑥增強免疫與抗腫瘤作用;⑦美容護膚美髮作用;⑧降血糖作用;⑨強心降壓、降低血膽固醇和軟化動脈血管作用;⑩促進傷口癒合和再生作用;⑪鎮靜、鎮痛作用;⑫防曬、防腐、防蟲、防臭作用。

蘆薈內服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便秘、失眠、腸胃不適、支氣管哮喘、乳腺炎、燒傷、燙傷等。

服用蘆薈能防治糖尿病。其治療方法為:①服用蘆薈煎汁,每日服3次,每次服1小杯;②服用蘆薈粉,每次服1克,每天3次;③生吃蘆薈,取新鮮蘆薈葉片,長約2~4釐米,洗淨,去刺,分3次嚼食。

4、石斛

石斛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金釵石斛及同屬多種植物的莖。在中藥學中,石斛屬於補陰類中藥,具有抗衰老作用。它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清熱之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謂其“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本草綱目拾遺》稱石斛為“滋陰補益珍品”。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石斛具有補陰強身、健壯筋骨;養陰生津、健脾和胃;延緩衰老、潤膚養顏;降低血糖、養陰潤燥;降脂降黏、清退虛熱;滋養肝陰、利膽溶石;增強免疫、抑制腫瘤、退翳明目作用。石斛的基本功能為養陰、清熱、潤燥。動物實驗證明,石斛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對胰島功能的損傷,使胰島β細胞釋放和合成胰島素增加,從而降低血糖。其降血糖的胰內機制是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胰島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外機制可能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促進肝糖原合成。

據報導,用川石斛、制首烏、制黃精各15克,生黃芪、懷山藥各30克,枸杞子、生地黃、金櫻子、紫丹參、桃仁各10克,將上述諸藥去雜質,洗淨,加涼水浸泡2小時,用武火煎沸後,再改用文火煎,取兩次煎汁混勻即可服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具有益氣養陰、和血通脈之功效。適應于治療氣陰兩虛、瘀血阻脈之糖尿病患者。

5、蘆薈

蘆薈屬於瀉下類中藥。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肉質植物庫拉索蘆薈及好望角蘆薈的液汁經濃縮的乾燥物。它性味苦,寒。歸肝、大腸經。有瀉下,清肝,殺蟲之功效。主治熱結便秘、小兒疳積等病症。蘆薈有悠久的藥用歷史。目前,蘆薈已成為集藥用、保健、觀賞、美容美髮於一體的神奇植物。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蘆薈含有70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有:①蒽醌類化合物,如蘆薈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甙、蘆薈苦素等,具有發揮殺菌、抑菌、消除炎症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②糖類,如葡萄糖、甘露糖、甘露聚糖等。蘆薈多糖可通過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而發揮防癌作用。③氨基酸,如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在蘆薈的新鮮葉汁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人稱蘆薈為21世紀最具開發潛力的綠色保健食品。④脂類及有機酸,如烷烴、脂肪酸、酯類及甾醇類物質。⑤礦物質,如矽、鋁、鐵、鈣、鎂、錳、鈷、鈦、銅、鉻、磷、鈉、鋅、釩、鎳、銀等。

蘆薈的藥理作用有:①殺菌作用;②抗炎作用;③健胃泄下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解毒作用;⑥增強免疫與抗腫瘤作用;⑦美容護膚美髮作用;⑧降血糖作用;⑨強心降壓、降低血膽固醇和軟化動脈血管作用;⑩促進傷口癒合和再生作用;⑪鎮靜、鎮痛作用;⑫防曬、防腐、防蟲、防臭作用。

蘆薈內服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便秘、失眠、腸胃不適、支氣管哮喘、乳腺炎、燒傷、燙傷等。

服用蘆薈能防治糖尿病。其治療方法為:①服用蘆薈煎汁,每日服3次,每次服1小杯;②服用蘆薈粉,每次服1克,每天3次;③生吃蘆薈,取新鮮蘆薈葉片,長約2~4釐米,洗淨,去刺,分3次嚼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