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懸在臺灣各大城市的近程導彈,96年台海危機關鍵性亮相

在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 東風—11導彈進行了數次實彈試射。 作為90年代中國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戰略性武器, 東風—11導彈的關鍵性亮相給予了當時的台獨分子極大的威懾。

【軍武次位面】作者:MiG-21

簡介

東風—11近程導彈, 是中國在80年代中期研製的近程地對地戰術彈道導彈, 於1992年開始服役。 是中國火箭軍的主力近程戰術彈道導彈之一, 具有威力大, 命中精度較高等特點。 它與東風—15近程彈道導彈、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並稱“東風戰術彈道導彈三板斧”。

東風—11導彈全長9.1米, 彈徑1米, 起飛重量6.2噸。 採用一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最大射程300公里, 可攜帶一枚5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 命中精度為300米。

▲東風—11導彈發射瞬間

設計特點

東風—11導彈的彈體較為細長, 尾部有四片較大的穩定尾翼, 頭錐後方有四片較小的穩定翼。 該導彈採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的方式。 發射方式為公路機動發射, 導彈發射車是1輛由萬山特種車輛製造廠生產的WS—2400型8x8越野車, 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安全性。

▲遠處的是東風—11導彈, 近處的為紅旗—2導彈

作戰使命

作為一款近程戰術彈道導彈, 東風—11導彈用於填補大口徑多管火箭炮(50—100公里)和東風—15(600公里)導彈之間的射程間隙。 在戰時的主要目標是對臺灣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高價值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在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 東風—11導彈進行了數次實彈試射。 作為90年代中國為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戰略性武器, 東風—11導彈的關鍵性亮相給予了當時的台獨分子極大的威懾。

▲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的東風—11導彈, 這是東風—11導彈首次公開亮相

為了適應新時期的作戰要求, 9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對東風—11導彈進行改進。 這便是東風—11A近程戰術彈道導彈, 又稱東風—11甲近程戰術彈道導彈。

東風—11A導彈全長11.25米,

彈徑0.88米, 起飛重量7噸。 採用二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最大射程600公里。 可攜帶一枚500或80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9萬噸TNT當量熱核彈頭, 命中精度為200——150米。

東風—11A導彈彈頭處的4個小翼是用來修正導彈彈著點的, 而且又使用了改進後的慣導制導方式+北斗導航。 命中精度有了明顯提高, 其精准度要高於東風11和早期的東風15導彈,命中精度大約在40米,與俄羅斯“圓點”地對地導彈相當。

▲劍指蒼穹

經過改進的東風—11A導彈作戰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除了可攜帶常規破片/高爆戰鬥部外。還能攜帶反坦克和破片子彈藥的集束型戰鬥部、電磁脈衝戰鬥部、低當量熱核彈頭等多種彈藥,可有效攻擊敵方機場,港口,洞庫和其它重要設施。

▲WS—2400型8x8越野車,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安全性,是東風11/11A導彈的發射車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的東風—11A導彈

軍標62式8X30望遠鏡 ¥458 購買

其精准度要高於東風11和早期的東風15導彈,命中精度大約在40米,與俄羅斯“圓點”地對地導彈相當。

▲劍指蒼穹

經過改進的東風—11A導彈作戰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除了可攜帶常規破片/高爆戰鬥部外。還能攜帶反坦克和破片子彈藥的集束型戰鬥部、電磁脈衝戰鬥部、低當量熱核彈頭等多種彈藥,可有效攻擊敵方機場,港口,洞庫和其它重要設施。

▲WS—2400型8x8越野車,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安全性,是東風11/11A導彈的發射車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的東風—11A導彈

軍標62式8X30望遠鏡 ¥45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