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大型運輸機竟然比印度還少?真相卻讓人精神振奮

一項資料顯示, 中國的大型運輸機的數量竟然還不如我們閑了就黑的三哥。

【軍武次位面】作者:路芷

近來中國的運20運輸機又有了新的喜人進展,

西飛總裝配線繁忙一片, 顯示著運20已經進入批量生產和服役階段。 不久的將來, 大量的運20必將成為中國空軍運輸的脊樑。 不過驚喜的背後也有遺憾, 一項資料顯示, 中國的大型運輸機的數量竟然還不如我們閑了就黑的三哥。

十幾年前,

軍迷還在討論中國到底需要什麼運輸機, 而討論的結果讓人心酸。 中國在和平珍珠計畫後一直受到西方的技術封鎖, 能得到的相對較大的運輸機只有伊爾76的改進型, A400M, 安70和繼續改進的運8系列。 這些飛機裡面, 運8最弱, 不過用來運輸裝甲車倒很合適。 A400M性能出色, 但是相比運8改進型號並沒有太大的性能優勢, 而且還存在著軍售限制。 安70是架不錯的中大型運輸機, 各方面都很均衡, 但是安70項目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 簡而言之就是不靠譜。 唯一可行而且夠大的就只剩下了伊爾76。 但是伊爾76並不是最適合中國的大型運輸機, 技術較老。 而且貨艙空間分佈不合理, 載重上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 尤其是難以運載加裝裝甲後變寬的主戰坦克。

這些有可能落戶中國的飛機都沒有如今運20先進和強大, 而運20在當年沒有公佈任何消息!這是件細思極恐的事!當時中國的運輸機領域是很苦逼的, 大的是不怎麼出色的伊爾76。 中型的是國產的運8, 20噸的載重還算可以, 也能改裝成預警機等等。

或許是印度的飛機都擁有50年的“半摔期”, 這個神奇的國度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軍購環境, 各個國家的先進裝備都能買來。 印軍不僅裝備了伊爾76, 還花了大價錢從美國購買了先進的C17。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 導致中國目前大型運輸機的數量比印度還少。

運20是中國自主設計的新型運輸機, 可以看做是中和了伊爾76和C17的產物。 這個級別的飛機並不多, 而C17是其中的佼佼者, 幾乎堪稱完美。 C17開創了一站式運輸的理念, 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C5和C130兩者配合來運輸。 而是直接將重型主戰裝備一次性運到前線機場, 甚至於在條件較好的自然地面上也能起降。 這樣的戰術可以極大的提高戰時反應時間, 省略了中間環節。 試想, 如果美軍需要將兩輛M1坦克運送到前線, 要先使用C5將坦克運送到條件較好的機場, 再通過鐵路或者公路將坦克運送到戰場。 而換做C17來執行任務, 只需要兩架飛機就能一次性將坦克運到前線機場, 孰優孰略一目了然。

運20正是這個理念下誕生的運輸機。中國的主戰裝備相比於美軍要稍小和輕,99比M1輕了數噸,武直10也比阿帕奇小,這正好可以稍微降低研製難度和性能指標。中國在大推力發動機領域存在短板,這就限制了飛機的大小和載重。研製成功的運20在整體性能上介於伊爾76和C17之間,運載中國的裝備綽綽有餘。據目前得到的消息,航發這個大難題中國也在集中力量解決,大型渦扇發動機進展順利。這種先進的發動機裝備運20後會小幅度提升載重,大幅度提升航程。根據主戰裝備的重量來分析,60多噸的載重對中國是足夠的,而航程的增加將會大大提升軍隊機動能力。

說到運輸機就不得不提到兩個長腿高個的大哥,安124和C5,兩者屬於比運20和C17這類大型運輸機更大的戰略運輸機。戰略運輸機在載重和航程上都達到了誇張恐怖的地步,運載能力相當於兩架運20。這類運輸機憑藉大載重和高航程能快速運輸大量裝備到達戰場,在民用領域也能運送大塊頭的機械和車輛。

不過戰略運輸機也有缺點,除了研發和製造的困難外,對起降地點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通常只能運送到條件較好而且較安全的機場。更適合運送雷達,直升機,彈藥以及部分較重較大的支援設備。運20雖然極大提升了中國研製大型飛機的能力,但目前中國航空實力依舊有限,還不足以製造戰略運輸機和A380這類的巨型客機。對於目前不需要大規模迅速出兵去國外作戰的中國來說,C5級別的運輸機也不適合裝備空軍。目前中國軍隊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期,著實沒有必要把精力和財力耗費在此。諸如鐳射武器,高超音速武器和電磁炮等等高新武器才是中國目前發展的重點。

而塊頭更巨的安225之前是用來運送暴風雪號太空梭的,目前大力發展航太事業的中國必將需要安225這樣的飛機。不過航空實力最強的美國用波音747改裝的飛機來運送太空梭,這樣的選擇其實更適合中國。首先民用大型飛機需求量極高,從C919幾百架的訂單就能看出來。而且大型客機不僅能載客,還能運輸。民用航空技術更加考驗一個國家的航空實力,引進和提升大型民用客機技術對中國的意義更大。而且這樣的大型客機是加油機和預警指揮機等等支援飛機理想的平臺,這點是運20乃至400噸級的戰略運輸機無法做到的,性價比太低。

巨大的安225更多的是蘇聯向美國顯擺的象徵,但仔細的分析後會發現它並不適合現在中國。就像安225的民用塗裝一樣,它目前的境況只能應用於民間。對於中國,如果安225的老家烏克蘭能轉讓波音747或者767級別的民用飛機設計生產技術和其配套的發動機,那麼對於中國的意義可能要大於運20,因為這些技術才是目前最需要的。而巨型運輸機必然會以一種新的面孔出現在未來的中國軍隊裡,但絕對不會是老的安225。

1:144轟炸機模型 中國轟-6K轟炸機 合金成品模型 ¥219 購買

運20正是這個理念下誕生的運輸機。中國的主戰裝備相比於美軍要稍小和輕,99比M1輕了數噸,武直10也比阿帕奇小,這正好可以稍微降低研製難度和性能指標。中國在大推力發動機領域存在短板,這就限制了飛機的大小和載重。研製成功的運20在整體性能上介於伊爾76和C17之間,運載中國的裝備綽綽有餘。據目前得到的消息,航發這個大難題中國也在集中力量解決,大型渦扇發動機進展順利。這種先進的發動機裝備運20後會小幅度提升載重,大幅度提升航程。根據主戰裝備的重量來分析,60多噸的載重對中國是足夠的,而航程的增加將會大大提升軍隊機動能力。

說到運輸機就不得不提到兩個長腿高個的大哥,安124和C5,兩者屬於比運20和C17這類大型運輸機更大的戰略運輸機。戰略運輸機在載重和航程上都達到了誇張恐怖的地步,運載能力相當於兩架運20。這類運輸機憑藉大載重和高航程能快速運輸大量裝備到達戰場,在民用領域也能運送大塊頭的機械和車輛。

不過戰略運輸機也有缺點,除了研發和製造的困難外,對起降地點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通常只能運送到條件較好而且較安全的機場。更適合運送雷達,直升機,彈藥以及部分較重較大的支援設備。運20雖然極大提升了中國研製大型飛機的能力,但目前中國航空實力依舊有限,還不足以製造戰略運輸機和A380這類的巨型客機。對於目前不需要大規模迅速出兵去國外作戰的中國來說,C5級別的運輸機也不適合裝備空軍。目前中國軍隊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期,著實沒有必要把精力和財力耗費在此。諸如鐳射武器,高超音速武器和電磁炮等等高新武器才是中國目前發展的重點。

而塊頭更巨的安225之前是用來運送暴風雪號太空梭的,目前大力發展航太事業的中國必將需要安225這樣的飛機。不過航空實力最強的美國用波音747改裝的飛機來運送太空梭,這樣的選擇其實更適合中國。首先民用大型飛機需求量極高,從C919幾百架的訂單就能看出來。而且大型客機不僅能載客,還能運輸。民用航空技術更加考驗一個國家的航空實力,引進和提升大型民用客機技術對中國的意義更大。而且這樣的大型客機是加油機和預警指揮機等等支援飛機理想的平臺,這點是運20乃至400噸級的戰略運輸機無法做到的,性價比太低。

巨大的安225更多的是蘇聯向美國顯擺的象徵,但仔細的分析後會發現它並不適合現在中國。就像安225的民用塗裝一樣,它目前的境況只能應用於民間。對於中國,如果安225的老家烏克蘭能轉讓波音747或者767級別的民用飛機設計生產技術和其配套的發動機,那麼對於中國的意義可能要大於運20,因為這些技術才是目前最需要的。而巨型運輸機必然會以一種新的面孔出現在未來的中國軍隊裡,但絕對不會是老的安225。

1:144轟炸機模型 中國轟-6K轟炸機 合金成品模型 ¥219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