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山西人口最少的市和縣,總和卻不低廣東這個縣級市的一半

山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 共110多個縣, 總人口為3644萬, 人口規模屬於中國人口第二級別3000萬至5000萬的9個省份之一。 山西境內人口分佈在地域上存在較大差異, 各市縣人口規模不一, 有很多縣連10萬人都沒有, 甚至還不及中、東部一個鎮的人多。 其中陽泉總人口139.38萬, 是山西省人口最少的一個地級市, 而永和縣總人口約6.2萬人, 是山西人口最少的一個縣。

而位於廣東省的普甯市以常住總人口350萬, 是中國大陸地區人口最多的縣, 也是大陸地區人口唯一過兩百萬的縣/市之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人口230萬位居大陸地區第二)。

陽泉市

陽泉, 別名中共第一城、漾泉、山城, 是山西省地級市, 地處山西省東部, 位於太行山中部西側, 北接定襄、五台兩縣, 東臨河北平山、井陘, 南連昔陽, 西俟壽陽、陽曲縣。

陽泉市下轄3個市轄區、2個縣, 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總面積4452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為136.85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87.23萬、鄉村人口49.62萬。

陽泉境內山川疊翠, 市區桃河橫貫, 人稱“三晉妥增”, 地勢險要,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古稱“晉東雄繞”, 礦藏資源豐富, 是中國著名的無煙煤產地, 有獅腦山、翠峰山、藏山、娘子關、冠山、南山公園、北山公園等景點。

永和縣

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 地處呂梁山脈南端, 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 臨汾市西北邊緣, 永和東鄰隰縣, 南連大寧縣,

北與石樓縣接壤, 西與陝西延川縣一河之隔。

永和縣轄2個鎮、5個鄉, 縣境東西寬41千米、南北長46千米, 總面積1219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6.2萬人。 永和是人類文明的鼻祖伏羲的故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獨具魅力, 有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黃河乾坤灣等景點。

普寧市

普甯別名蘭城、藥城,是廣東省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北接榕城區,與揭東區隔河相望,南鄰惠來縣,西北連揭西縣,東毗汕頭市潮陽區和潮南區,西南接陸豐市,全市共轄7個街道、17個鎮、3個國營農場、1個鄉,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萬。

普甯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服裝和醫藥是其兩大支柱產業,擁有中國最大的襯衣生產基地和華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是粵東地區最大的服裝、煙草、茶葉、水果、紡織品等集散地和粵東的客運貨運交通中轉站。

普寧是中國著名僑鄉,全市有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約195萬人,遍佈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普甯有德安裡、百二坵田、南方梅園、盤龍灣溫泉度假村、普寧廣場等景點。

普寧市

普甯別名蘭城、藥城,是廣東省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北接榕城區,與揭東區隔河相望,南鄰惠來縣,西北連揭西縣,東毗汕頭市潮陽區和潮南區,西南接陸豐市,全市共轄7個街道、17個鎮、3個國營農場、1個鄉,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萬。

普甯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服裝和醫藥是其兩大支柱產業,擁有中國最大的襯衣生產基地和華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是粵東地區最大的服裝、煙草、茶葉、水果、紡織品等集散地和粵東的客運貨運交通中轉站。

普寧是中國著名僑鄉,全市有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約195萬人,遍佈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普甯有德安裡、百二坵田、南方梅園、盤龍灣溫泉度假村、普寧廣場等景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