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古建門類多,三招教你慧眼識

如今, 旅行已經成為人們點綴生活的重要部分, 而在國內各地的旅行中, 古建築是最常接觸的景致之一, 怎樣才能慧眼識古建?怎樣一眼看去就大概知道建築是唐宋、還是明清之物?

第一招:看屋頂

唐宋坡度平緩, 明清坡度陡峭。

唐宋古建築的屋頂坡度舒緩、出簷深遠, 使建築給人的視覺效果有種舒展、大氣的感覺。 明清宮殿式建築, 屋頂坡度陡峭, 裝飾富麗堂皇, 視覺上雖稍顯笨重, 卻也更顯威儀, 具體不妨想想北京故宮給你的印象。

唐南禪寺大殿, 屋頂經過修復, 反映出唐代建築屋頂坡度平緩的特徵

太原晉祠聖母殿, 建於宋朝, 西元984年

清代重建的故宮太和殿, 比前兩張圖, 可以看出坡度明顯陡峭許多

清末重建的南京朝天宮

第二招:看梁、柱

唐宋融入曲線美;明清大多直來直往。

唐宋古建築在柱頭也作收分, 做成”梭柱“樣式;而明清時, 北方官式建築, 大都是簡單的直來直去, 會少了些藝術美感。 而由於柱子“升起”的關係(升起, 即兩側柱子比中間的略微升高), 使屋頂也呈現出一種曲線美。

(需要注意的是梭柱的做法, 明清時在長江以南地區, 有大量傳承。 )

遼代獨樂寺山門的曲線美

故宮午門, 屋簷線條則比較僵直

第三招:看斗拱

唐宋斗拱壯碩、有重要力學作用, 明清斗拱則多為裝飾。

在這3招中, 以看斗拱這1招最為重要, 裡面又有3個主要訣竅:一是看數目;二是看比例;三是看“昂”。

1.先看數目

主要是看補間(即兩柱之間)的斗拱數目。 唐宋時期, 補間斗拱至多2組;明清時期則4到8組都有。

宋初的晉祠聖母殿,補間鋪作只有1組斗拱

北京太廟明間斗拱多達6朵

2.看比例

唐宋古建築整個斗拱結構(1個鋪作)的高度可以占到柱身高度的1/3,甚至1/2(斗拱柱高比),而且用材碩大,人站在斗拱下面仰望,能感受到視覺、心靈的震撼。

而明清時,斗拱用材大幅縮小,與柱身高度比已經退到1/5,甚至1/10,不過通過密集的排列,則增加了一種儀式感。除了柱頭上的斗拱,補間鋪作大多為裝飾之用,不起力學作用。

唐佛光寺東大殿

五代福州華林寺正殿(西元964年)

乾清宮

3.最後看“昂”

“昂“原是唐宋建築中,斗拱上以杠杆作用起到對屋頂支撐作用的斜置構件,到明清則是不起力學作用的裝飾。觀察昂的真假是初步判斷古建築年代的關鍵。

五代福州華林寺大殿昂尾

北京太廟斗拱假昂

不過,看昂這一招,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北方宋金古建築中,已經開始出現裝飾性作用的平昂、甚至假昂。因此,並不是用了假昂的就一定是明清古建築,但總體上宋金時期運用假昂的古建築,斗拱和明清的相比,還是顯得雄壯得多。

宋初的晉祠聖母殿,補間鋪作只有1組斗拱

北京太廟明間斗拱多達6朵

2.看比例

唐宋古建築整個斗拱結構(1個鋪作)的高度可以占到柱身高度的1/3,甚至1/2(斗拱柱高比),而且用材碩大,人站在斗拱下面仰望,能感受到視覺、心靈的震撼。

而明清時,斗拱用材大幅縮小,與柱身高度比已經退到1/5,甚至1/10,不過通過密集的排列,則增加了一種儀式感。除了柱頭上的斗拱,補間鋪作大多為裝飾之用,不起力學作用。

唐佛光寺東大殿

五代福州華林寺正殿(西元964年)

乾清宮

3.最後看“昂”

“昂“原是唐宋建築中,斗拱上以杠杆作用起到對屋頂支撐作用的斜置構件,到明清則是不起力學作用的裝飾。觀察昂的真假是初步判斷古建築年代的關鍵。

五代福州華林寺大殿昂尾

北京太廟斗拱假昂

不過,看昂這一招,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北方宋金古建築中,已經開始出現裝飾性作用的平昂、甚至假昂。因此,並不是用了假昂的就一定是明清古建築,但總體上宋金時期運用假昂的古建築,斗拱和明清的相比,還是顯得雄壯得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