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今日入伏 不曆塵埃三伏熱,孰知風露九秋涼?

今日入伏

入伏, 即入三伏天

熱在三伏, 冷在三九

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來了

在一年中白天最長的夏至節氣過後

地表熱量仍然在不斷積累

直至最高峰

這就是三伏天最熱的根本原因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

始於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

古人以天干地支記錄時間

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

由於各年庚日不同

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具體到2017年來說

7月12日交“初伏”

7月22日交“中伏”

8月11日交“末伏”

8月21日“出伏”

今年的三伏天依然是40天

此時的神州大地

火傘高張、流金鑠石

不少古人曾提筆述炎夏

《何處堪避暑》裡

白居易感歎:

如何三伏月

楊尹謫虔州

李白在《丁督護歌》中

記錄酷暑夏日民眾勞役之苦:

吳牛喘月時

拖船一何苦

中伏之後

積熱逐日遞減

天氣才會漸漸涼快起來

今年最大範圍高溫來襲, 注意防暑

自古和三伏“天生一對”的高溫

也毫無例外再次出現

本輪高溫天氣從7日開始從北方發展

11日迅速拓展至南方

這是今年以來範圍最大的高溫天氣

從11日起

預計未來十天北方高溫範圍將繼續擴大

南方的氣溫也將“迎頭趕上”

江淮、江南大部、華南東部

將出現4到6天的持續性高溫天氣

其中江南東部

如浙江可持續7到9天

入伏這樣養生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夏日炎炎,在酷熱的天氣下鍛煉

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

使得肌體更好地適應自然氣候

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專家提醒:

除要注意防暑降溫外

公眾要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悶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煩躁不安

著急上火、情緒失常

出現睡眠不好、血壓升高等症狀

應避免熬夜、規律飲食

充足睡眠、適當午睡

入伏應該這樣吃

自漢代始

伏日與食俗漸漸聯繫到了一起

東漢衛宏所撰《漢舊儀》提到

“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

伏日的飲食成為了一門豐富多彩的學問

入伏吃三肉

頭伏羊,二伏雞

三伏要吃金豬蹄

入伏吃三瓜

苦瓜祛痱子,絲瓜平痰喘

冬瓜多吃增食欲

入伏吃三葉

薄荷清涼解暑

藿香防中暑

荷葉增進食欲

入伏喝三湯

海帶綠豆湯促消化

冬瓜蓮子銀耳解渴生津

扁豆薏米解暑健脾胃

入伏三主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

三伏烙餅攤雞蛋

不曆塵埃三伏熱

孰知風露九秋涼

今日入伏

暑熱來襲

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

願你愉快度過驕陽似火的盛夏

天天保持好心情

審 核: 陳 攀

值班編輯: 李冠北 靳青 王宏福

( 長按二維碼 關注“平安叢台”)

從11日起

預計未來十天北方高溫範圍將繼續擴大

南方的氣溫也將“迎頭趕上”

江淮、江南大部、華南東部

將出現4到6天的持續性高溫天氣

其中江南東部

如浙江可持續7到9天

入伏這樣養生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夏日炎炎,在酷熱的天氣下鍛煉

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

使得肌體更好地適應自然氣候

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專家提醒:

除要注意防暑降溫外

公眾要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悶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煩躁不安

著急上火、情緒失常

出現睡眠不好、血壓升高等症狀

應避免熬夜、規律飲食

充足睡眠、適當午睡

入伏應該這樣吃

自漢代始

伏日與食俗漸漸聯繫到了一起

東漢衛宏所撰《漢舊儀》提到

“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

伏日的飲食成為了一門豐富多彩的學問

入伏吃三肉

頭伏羊,二伏雞

三伏要吃金豬蹄

入伏吃三瓜

苦瓜祛痱子,絲瓜平痰喘

冬瓜多吃增食欲

入伏吃三葉

薄荷清涼解暑

藿香防中暑

荷葉增進食欲

入伏喝三湯

海帶綠豆湯促消化

冬瓜蓮子銀耳解渴生津

扁豆薏米解暑健脾胃

入伏三主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

三伏烙餅攤雞蛋

不曆塵埃三伏熱

孰知風露九秋涼

今日入伏

暑熱來襲

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

願你愉快度過驕陽似火的盛夏

天天保持好心情

審 核: 陳 攀

值班編輯: 李冠北 靳青 王宏福

( 長按二維碼 關注“平安叢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