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誕生第九家區級作家協會,普陀作協開闢文學創作新天地

7月11日下午, 普陀區作家協會正式成立。 當天, 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于普陀區圖書館舉行。 大會聘請趙麗宏為普陀區作協名譽主席, 選舉楊揚為普陀區作協主席, 馬力、阮海彪、蔡駿、楊繡麗、錢漢東、陳倉當選為副主席。

普陀文化源遠流長, 無數文人志士流連蘇州河畔, 留下美妙篇章。 生活或工作在普陀的市作協會員有180多名, 其中有徐中玉、錢谷融等“國寶級”的老作家, 還有一批著名的理論家、評論家,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 以及眾多70後、80後的青年作家。 同時, 區內以華東師大為龍頭的教育資源實力雄厚。

一批華東師大中文系的教授學者, 本身也是市作協會員, 這些作家資源構成了普陀強大的文化背景, 成為普陀一道獨特的文學風景線。

當選普陀區作協首任主席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揚介紹, 長期以來, 區內的作家、文學愛好者缺少一個交流平臺, 普陀區作家協會的誕生成了時代必需, 歷史必然。 普陀區作協成立後, 將組織會員培訓采風、開展主題創作, 組織會員參加文學競賽, 推薦會員作品在專業文學刊物、網站上發表, 為會員出版個人文學專著、組織作品研討會、參與各類文學活動搭建橋樑, 成為文學愛好者真正的“家”。

名譽主席趙麗宏從孩童時期蘇州河游水的經歷, 到華師大求學生涯, 講述了他與普陀這塊土地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說, 一直以來, 普陀區都是一片文學熱土。 這裡有很多值得抒寫的故事, 希望普陀區作協能夠服務作家、説明作家、不斷推動作家創作, 寫出優秀的文學作品。

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表示, 作協的發展應當堅持群團改革的要求, 去除“四化”: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 他對普陀區作協的發展提出了幾點期望: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認真組織會員,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文藝思想;堅持以人民創作為導向,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文學工作者的潛心創作提供服務;利用中國作協、上海作協的會員資源, 為普陀區乃至整個上海的文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做出貢獻。

大會認為, 普陀區作協的成立是全區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區作協要以成立為契機, 團結和引導全體會員及廣大文學愛好者, 切實擔負起歷史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以更加飽滿的熱情, 開闢文學創作新天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