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健林金蟬脫殼登上了“末班車”?轉型海外收購戰略已“嗆”幾口鹹海水

自6月22日市場傳言萬達及掌門王健林被圈定為首批“調查摸底對象”, 在“摸底門”風浪中嗆了一口“監管之水”後, 王健林和萬達這兩天再次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人物和焦點公司。

樹大招風, 槍打出頭鳥。 喜愛招風, 喜好充當出頭鳥, 恰是萬達文化之一和王健林性格使然, 以至於從市場江湖到社會江湖, 詛咒萬達出事, 等著王健林“你也有這一天”的好事者大有人在。

昨天, 有媒體扔出一枚重磅炸彈, 稱王健林已賣掉國內近八成持(自)有項目, 海外投資已高達2500億元。 由於6月22日突發的“摸底門”風波, 就沖著王健林收購海外資產使力過猛而發,

昨天的“賣國內資產報導”無疑會加劇輿論對王健林和萬達已陷入資金困境而不得不採取拆東牆補西牆進行救急的猜測。

“摸底門”風波的“雷管”是王健林海外收購用力過猛, 所募集的收購資金杠杆率過高。 而點燃“雷管”的導火索, 則是銀監會通知各商業銀行, 摸底萬達等“收購明星”的資金底賬。 在金融去杠杆成為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 這樣的摸底必然既是必然的更是必須的。 好在王健林和萬達久經沙場、久曆風浪, 利用手中的現金流, 迅及遏制住了萬達股票和債券的雙雙暴跌態勢, 暫時穩住了萬達集團之陣腳。

這篇賣國內資產報導所用的口吻比6月下旬的“摸底門”報導更為中性,

可讀完後讀者所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 無論報導者持何立場, 有何用意, 在筆者看來都在無意中幫了王健林和萬達的忙。 在內行人看來, 果斷出清商業地產項目, 王健林上演的金蟬脫殼大戲, 雖沒有數年前李嘉誠分批次內地賣樓那般把握住最佳時機, 但仍然幸運地登上了“輕裝前行”的“末班車”。

萬達創下了中國商業地產的輝煌, 王健林成就了優秀民企大佬的閃光人生。 王健林與萬達, 事業成功的高峰是創造了商業地產的萬達商城模式----集吃喝玩樂購娛於一城, 將一二線城市傳統百貨商場、購物中心“沖”了個稀裡嘩啦。

王健林的第二個創造是萬達影院的集群式經營模式。 因為萬達商城是自己的,

萬達院線的經營成本遠低於其它院線大鱷, 萬達院線由此將其它院線甩出了幾條街。

王健林的第三招是萬達文旅城。 這一次出師不利了, 因為無論是市場態勢(風向)還是地方政府想法, 都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王健林按固有的思維定勢出牌, 不對路。

所謂市場態勢之變, 最大的變數是互聯網, 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對“商城模式”的綜合性衝擊強度, 遠大於業界之預料。 專案工期拖長後堪憂的專案前景, 令融資成本日益增高。 於是, 諸多萬達文旅城, 出於減輕融資壓力避免資金鏈斷裂之考量, 不得不夾帶大量的高端商品住宅, 而這類住宅是用來炒的, 不是用來住的, 把控不好旋即雪上加霜。

▲大連萬達文旅城

王健林是個懂進退的大企業家,

在其主導下, 頂著種種市場疑慮造成的壓力, 萬達於2015年初開始了“輕資產革命”, 其要旨是分批把負債率很高的“重資產”——萬達自有的商業地產賣掉, 來逐步實現商業萬達向旅遊萬達、文化萬達、金融萬達、網路萬達、國際萬達、服務管理萬達的市場轉型。

7月10日, 隨著融創中國(同為地產起家, 現以資本並購經營為主業的資本大鱷)發佈公告, 以631.7億的總價買入萬達13個文旅城項目以及76個酒店項目。 至此, 萬達在國內可變賣的樓宇實物包括在建項目, 大體已出售了八成甚至八成以上。 剩餘的, 則多半以品牌租賃方式收取全勝萬達品牌的租賃費和萬達參與管理的管理費。

綜上所及, 王健林與時間搶跑, 果斷搶登金蟬脫殼的“末班車”,

儘管資產價格已大不如從前, 但仍不失為聰明之舉。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

問題是, 大量的現金流並未用於明顯降低萬達集團的負債率, 而是被用於海外體育、娛樂、樓宇資產的兇猛收購。 需要指出的是, 如此巨量資金, 光憑出售國內實物資產是遠遠不夠的, 其中的相當部分還得通過銀企合作式的層層加杠杆獲取。 這也是銀監會開始摸排萬達海外收購資金來源的必然動因。

控(遏)制中企海外收購急功近利所遭致的風險放大, 只能靜悄悄進行。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是個時間節點:3月10日, 央行行長周小川委婉地回答記者提問:“中國對外投資總體是個比較新興的事物, 叫中國企業走出去,但一開始企業家對走出去對外面也不瞭解,現在大家事情做得有點急,數字增長相當快,但有些對外投資和產業政策不符合,比如俱樂部和娛樂等,對中國沒什麼太大好處,在國外引起了抱怨,對此進行一定指導是有必要的。”很顯然,政治上一向敏銳的王健林立即“對號入座”了,稍後對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宣佈:“要將投資重心重新投在中國國內市場上。”

海外收購戰略上不夠清晰,致王健林連嗆了幾口水,這是海水,既鹹又腥。萬達轉型戰略上的“心太急”,導致地產萬達向旅遊萬達、文化萬達、金融萬達、網路萬達、國際萬達、服務管理萬達的市場轉型,還結不出能被市場所承認的成果。市場每天都在變化,萬達向何處去的確值得市場人士高度關注。許多時候,一家打拼幾十年的大企業,因轉型不慎,幾十年積累往往瞬間賠了個精光,最後只剩一地雞毛。

叫中國企業走出去,但一開始企業家對走出去對外面也不瞭解,現在大家事情做得有點急,數字增長相當快,但有些對外投資和產業政策不符合,比如俱樂部和娛樂等,對中國沒什麼太大好處,在國外引起了抱怨,對此進行一定指導是有必要的。”很顯然,政治上一向敏銳的王健林立即“對號入座”了,稍後對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宣佈:“要將投資重心重新投在中國國內市場上。”

海外收購戰略上不夠清晰,致王健林連嗆了幾口水,這是海水,既鹹又腥。萬達轉型戰略上的“心太急”,導致地產萬達向旅遊萬達、文化萬達、金融萬達、網路萬達、國際萬達、服務管理萬達的市場轉型,還結不出能被市場所承認的成果。市場每天都在變化,萬達向何處去的確值得市場人士高度關注。許多時候,一家打拼幾十年的大企業,因轉型不慎,幾十年積累往往瞬間賠了個精光,最後只剩一地雞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