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選擇“慢就業”也值得尊重

隨著95後畢業生步入社會, “慢就業”正在成為新生代就業群體中的“另類”選擇。 《廣州日報》記者調查發現, 不同於80後、90後的“畢業即工作”模式, 95後更多地考慮職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和就業品質, 他們不將就不妥協,選擇以暫緩就業的方式應對“迷茫”。

觀點1:“慢就業”尚需計算“慢成本”

範子軍:“慢就業”未必是職業生涯正確打開方式, 切莫盲從“慢”。 道理上講, 等待時間、看准機會, 可以迅速進入角色, 可以避免走彎路、達到以慢制快的效果。 然而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快節奏時代, 當你還在觀望、坐等機遇的時候, 別人或許已經適應了環境、挖到了第一桶金。

早打算、早行動, 才能避免落伍、掉隊。

“慢就業”不是規避選錯方向的必要路徑, 無須依賴“慢”。 當今社會人才流動、職業跳槽早已是常態, 發現工作不理想或者有更好的選擇, 完全可以隨時做出調整。 既不要拿“慢就業”掩飾“高不成低不就”心態, 更不要以“慢就業”作“怕就業”“懶就業”的藉口。 “慢就業”不具有普適性, 並非每個人都“慢”得起, 只是因人而異的小眾化就業選擇。 不讓內心的迷惘困住自己的腳步, 不讓寶貴的青春年華虛耗在無謂的等待裡, 或許才是我們應有的就業姿態和擇業智慧。

觀點2:選擇“慢就業”也值得尊重

苑廣闊:一部分“慢就業族”, 並非是拒絕就業, 而是不想倉促就業, 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以便對自己的職業和人生道路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這樣才有利於自己人生與事業的發展。 不得不說, 這是一種充滿理性和長遠眼光的就業理念, 對於這種有想法的“慢就業”, 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 “慢就業族”不是完全不就業, 只是暫時拒絕到一個單位、一個企業過那種“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從根本上來說, 這反映了社會的日益多元與包容, 他們的選擇遵從了自己的內心, 感受到了這種選擇帶給自己的人生幸福與意義, 而且也無礙於社會與他人, 那麼這種選擇就是值得尊重的, 至少也是應該被寬容看待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