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諾”號首次近觀木星“大紅斑” 僅9000公里

科技日報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房琳琳)北京時間7月11日上午9時55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經過近木點, 正式飛掠太陽系著名風暴系統——木星“大紅斑”, 將在其上空約9000公里的地方飛過。 NASA一位發言人稱:“這將是人類首次近距離觀察這個巨大的風暴, 這場風暴從1830年就已經被人類發現, 它或許已經存在了超過350年。 ”

“大紅斑”是一種渦旋風暴, 對它的觀測持續了幾百年。 借助衛星和地基望遠鏡的觀測, 我們已經知道, 風暴的直徑比地球還大, 但卻呈現不斷縮小的趨勢。 它一直是木星最為鮮明的標誌物,

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對它的形成和發展, 充滿了好奇心。

當“朱諾”號經過近木點時, 再飛行11分鐘33秒, 大約飛行39771公里, 就直接位於“大紅斑”的上方。 此時, “朱諾”號探測器載荷的9個儀器將同時啟動, 這些設備將透過雲層獲取“大紅斑”多項資料, 重點考察其風暴深度, 以及渦旋的運行機制。

在“朱諾”號執行任務期間, 為了與其協同觀測, 一批地基觀測設備一併將“目光”對準了這位太陽系行星之王, 獲得了木星及其“大紅斑”的系列圖像, 取得了重要的木星大氣資料和系列成果。

其中, 今年5月18日, 夏威夷毛納基山上, 美國大學天文聯盟建設的雙子座北部望遠鏡和日本國家天文臺在那裡建造的昴星望遠鏡, 同時以不同波長的高解析度“望向”木星,

最新觀測結果補充了此前獲得的木星大氣動力學研究成果。

NASA官網此前報導稱, 雙子座北部望遠鏡通過特殊的近紅外濾光片觀察木星, 發現其大氣中顯露出甲烷和氫氣的混合物;而昴星望遠鏡的冷中紅外相機和光譜儀, 則對木星大氣不同高度的溫度比較敏感, 觀察結果顯示, 在“大紅斑”內部, 越向中心越冷陰多雲, 外緣則更暖和, 但其西北部地區異常動盪和混亂。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是NASA“新疆界計畫”的探測專案, 2011年8月5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點火升空, 開始踏上遠征木星之旅。 今年7月4日, “朱諾”號已在木星軌道上飛行整整一年, 繞行軌道達1.145億公里。

總編輯圈點

木星的“大紅斑”能裝幾個地球進去,

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地球人的目光。 儘管顯眼, 我們對它還是知之甚少, 所以我們才在六年前派“朱諾”去打探。 它已經是依靠太陽能飛行最遠的飛行器了。 未來一年科學家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木星細節, 或許會重塑我們對行星的認識, 這真是令人興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