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鎮甯公安局六馬派出所民警劉永文入圍公安部“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評選,請大家給他投票!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最基層單位, 是集防範、管理、打擊、服務等多種職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實體, 是公安機關聯繫群眾最直接的視窗和紐帶。 一直以來, 廣大派出所民警忠誠使命、忠於職守, 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們之中有走家串戶、深入轄區服務群眾的社區民警, 有巡邏大街小巷、處理各種警情的治安巡警, 有埋首於繁瑣工作、打理內外事務的內勤民警, 有活躍在辦事大廳、為群眾解決各種難題的視窗民警, 也有內外兼修、大事小情皆掛於心的派出所所長。

“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推選宣傳活動系首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優秀派出所民警推選宣傳, 活動旨在尋找、發掘、宣傳一批維護一方平安、真誠服務群眾、勇於開拓創新的派出所好民警, 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

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派出所民警隊伍。

參與方式: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進行投票

第4組80號

其他組也要分別至少選一個才能完成投票

劉永文:群眾信任的“爛鞋員警”

劉永文下鄉走訪群眾

劉永文的父親是一名退休的人民警察, 兩代人為公安事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

人物簡介:劉永文, 男, 苗族, 中共黨員, 現任貴州省鎮寧縣公安局六馬派出所副所長。 曾在貴州省精神文明辦舉辦的“貴州都市人物”評選活動中獲“年度人物特別獎”。

從警以來, 劉永文一直在公安基層一線工作。

他紮根山區, 埋頭工作, 踏踏實實為群眾做好事, 被當地群眾譽為“最信任的人”。

危難時刻 他總是衝鋒在前

1993年2月, 劉永文來到六馬派出所。 1994年, 他要求去了全縣最邊遠、最貧困的簡嘎派出所。 簡嘎鄉離縣城120公里, 當時是全縣唯一不通汽車的鄉。 從縣城去一趟簡嘎, 吉普車在山路上顛簸5個小時後, 還得下車來跋山涉水5個小時才能到達。

簡嘎派出所條件簡陋, 加上劉永文一共只有兩名民警。 在那裡, 每一次出警對民警而言都是一次挑戰。 有一次, 劉永文為追回播西村民們被騙的3000元錢, 在鎮寧、望謨、紫雲三縣毗鄰的大山裡靠兩條腿奔波了一個星期, 終於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後來。 他又隻身一人, 徒步將其帶回縣局。

由於過度疲勞, 劉永文在途中病倒了, 犯罪嫌疑人不僅沒逃跑反而將他送進了醫院。 嫌疑人對劉永文說:“你為了鄉親們, 命都不顧, 我還怎麼忍心吃這些昧心錢!鄉親們的損失, 我一定補上。 ”後來, 嫌疑人借了3000元錢歸還了村民, 兌現了對劉永文的承諾。

面對群眾的殷殷期盼, 劉永文總是將個人利益和安危放在一邊, 盡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困難。 2005年7月, 六馬板樂村3名初中女孩, 被他人騙到湖南省雙峰縣某場所。 家屬找到劉永文求助的時候, 劉永文已被調到其他派出所工作, 這個案子並不是他的職責範圍。 但劉永文覺得, 解救3個女孩刻不容緩。 於是, 他向局領導報告情況後, 帶著女孩家屬迅速趕赴湖南省雙峰縣, 在當地公安機關的支持下,成功解救了3名女學生。

2015年9月4日上午,六馬鎮板樂村一戶賣雜貨的村民家突然起火。劉永文趕到現場後發現系油料起火,村民家還存儲有兩大桶數百公斤油料。一旦油桶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危急關頭,劉永文安排民警緊急疏散周圍群眾,自己則披著用水浸濕的被子接連數次沖進火場,將火及時撲滅。而此時,兩個裝油的大桶已被烤熱。劉永文說:“沖進去確實很冒險。因為不知道油桶是否已經達到爆炸的臨界點。但周圍住戶和圍觀群眾太多,疏散群眾需要時間,我當時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為了給鄉親們修路建市場,他砍掉了自家的40多棵果樹

六馬鎮果園村原來叫“爛田村”,後因村民在山上種滿了“蜂糖李”的李子得名“果園村”。“蜂糖李”因甜如蜂糖、香脆可口而得名,品質優良,是當地的特產。李子雖好,村民們卻要人挑馬馱運到10多公里以外的鎮裡去賣,一天只能挑一次,而大量的李子只能爛在樹上。

劉永文就出生在六馬鎮果園,這裡是他的家鄉。劉永文看到鄉親們這麼辛苦卻沒錢賺,李子爛在樹上,心疼不已。他想,只有修通馬路,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他一邊向當地黨委、政府彙報爭取項目資金,一邊召集村民協商。但擺在面前的難題是如何讓老百姓自願出讓土地修路的問題。“別人修水庫征地都要賠償一大筆錢,我們出讓土地又得什麼好處?”有些村民不樂意。

“要占地,先占我家的,要砍樹,先砍我家的。”劉永文自己先砍掉了自家40多棵處於盛果期的蜂糖李樹,讓出了一條寬5米、300來米長的路,自家的果林一下子縮水了兩畝多。

“要說損失,誰家的損失有劉永文家的大?”看到劉永文的情況,起初有點意見的村民們也很快想通了。

削峰填壑,開山辟路,工程量很大。在工作之余,劉永文經常來到村裡,為工人們送飯送水,很多支出都是他自己貼錢。終於,在六馬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水果市場平整出來了,道路也修通了。2015年的一季,果園村村民們品嘗到了“蜂糖李”豐收的喜悅。僅賣李子,村民一戶最少的收入6萬元,最多的達70萬元!

作為員警,做好維持治安等本職工作就好,為何還要幫村民們修路、建李子市場呢?劉永文說:“村民們致富了,他們就會專心奔小康,治安就好了。”2015年,劉永文負責的果園村警務區,實現了治安、刑事案件零發案。

劉永文常年在大山裡走村串寨、出警處警、調解糾紛,甚至為果農們解決栽種“蜂糖李”遇到的問題,把鞋走破是常有的事。有一天,他出警後到水果市場看望鄉親們買賣水果時的一幕,被網友拍下發到了網上。從此,劉永文成了名為“爛鞋員警”的網路紅人。

“沒有私心,熱心給大家辦好事、實事,大家自然就信任他了。”六馬鎮群眾這樣評價劉永文。

鎮甯公安局六馬派出所民警劉永文入圍公安部“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評選,請大家點擊“閱讀原文”跳轉為他投票!!!

在當地公安機關的支持下,成功解救了3名女學生。

2015年9月4日上午,六馬鎮板樂村一戶賣雜貨的村民家突然起火。劉永文趕到現場後發現系油料起火,村民家還存儲有兩大桶數百公斤油料。一旦油桶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危急關頭,劉永文安排民警緊急疏散周圍群眾,自己則披著用水浸濕的被子接連數次沖進火場,將火及時撲滅。而此時,兩個裝油的大桶已被烤熱。劉永文說:“沖進去確實很冒險。因為不知道油桶是否已經達到爆炸的臨界點。但周圍住戶和圍觀群眾太多,疏散群眾需要時間,我當時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為了給鄉親們修路建市場,他砍掉了自家的40多棵果樹

六馬鎮果園村原來叫“爛田村”,後因村民在山上種滿了“蜂糖李”的李子得名“果園村”。“蜂糖李”因甜如蜂糖、香脆可口而得名,品質優良,是當地的特產。李子雖好,村民們卻要人挑馬馱運到10多公里以外的鎮裡去賣,一天只能挑一次,而大量的李子只能爛在樹上。

劉永文就出生在六馬鎮果園,這裡是他的家鄉。劉永文看到鄉親們這麼辛苦卻沒錢賺,李子爛在樹上,心疼不已。他想,只有修通馬路,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他一邊向當地黨委、政府彙報爭取項目資金,一邊召集村民協商。但擺在面前的難題是如何讓老百姓自願出讓土地修路的問題。“別人修水庫征地都要賠償一大筆錢,我們出讓土地又得什麼好處?”有些村民不樂意。

“要占地,先占我家的,要砍樹,先砍我家的。”劉永文自己先砍掉了自家40多棵處於盛果期的蜂糖李樹,讓出了一條寬5米、300來米長的路,自家的果林一下子縮水了兩畝多。

“要說損失,誰家的損失有劉永文家的大?”看到劉永文的情況,起初有點意見的村民們也很快想通了。

削峰填壑,開山辟路,工程量很大。在工作之余,劉永文經常來到村裡,為工人們送飯送水,很多支出都是他自己貼錢。終於,在六馬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水果市場平整出來了,道路也修通了。2015年的一季,果園村村民們品嘗到了“蜂糖李”豐收的喜悅。僅賣李子,村民一戶最少的收入6萬元,最多的達70萬元!

作為員警,做好維持治安等本職工作就好,為何還要幫村民們修路、建李子市場呢?劉永文說:“村民們致富了,他們就會專心奔小康,治安就好了。”2015年,劉永文負責的果園村警務區,實現了治安、刑事案件零發案。

劉永文常年在大山裡走村串寨、出警處警、調解糾紛,甚至為果農們解決栽種“蜂糖李”遇到的問題,把鞋走破是常有的事。有一天,他出警後到水果市場看望鄉親們買賣水果時的一幕,被網友拍下發到了網上。從此,劉永文成了名為“爛鞋員警”的網路紅人。

“沒有私心,熱心給大家辦好事、實事,大家自然就信任他了。”六馬鎮群眾這樣評價劉永文。

鎮甯公安局六馬派出所民警劉永文入圍公安部“情滿萬家·派出所好民警”評選,請大家點擊“閱讀原文”跳轉為他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