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付華廷:艱苦創業五十載 拼搏奉獻富鄉親

東北網7月12日訊(記者 周秘)任村支部書記以來, 他帶領父老鄉親使足勁拼命幹, 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 把一個不沿江、不靠海、沒有鐵路、沒有區位優勢的“三無村”、“三靠村”, 發展成為幅員4.2萬畝, 人口11600多人, 人均收入7.6萬元, 擁有23億元總資產的“龍江第一村”, 成為“我國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冰雹過後興十四村農業生產受到損失, 付華廷(左一)第一時間組織村民開展生產自救。

他就是黑龍江省推薦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模範)候選人, 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黨委書記、黑龍江富華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付華廷。

苦幹實幹——為了擲地有聲的誓言

1972年, 年僅23歲的付華廷從山東移民聚居的甘南縣音河鄉興十四村脫穎而出, 成為這群背井離鄉“闖關東”農民的帶頭人。 一上任, 付華廷就向全村的父老鄉親許下誓言:“就是拼上身家性命, 也要讓鄉親過上好日子。

”為了這擲地有聲的誓言, 付華廷帶領鄉親們腳踏荒原、頭頂藍天、苦幹實幹拼命幹, 職務從團支書到民兵連長、黨總支副書記, 最後到村黨委書記, 現已整整50個年頭, 當年身強力壯的小夥子, 如今已經年近古稀。

為了實現農業機械化, 他曾背著煎餅去買拖拉機零件, 吃光了煎餅, 背回了零件, 背了一個多月竟背回了一台嶄新的拖拉機。 為了實現農業水利化, 他領著大夥奮戰兩年, 打了500多眼井。 為了防風治沙保田, 他帶領群眾在村子四周種下了萬畝林海。 興十四村的農業眼看著蒸蒸日上, 糧食越打越多, 剛建村時夢想的“早上吃麵條, 中午吃饅頭, 晚上吃米飯”早已成為現實。 農業現代化水準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投資建設了黑龍江(興十四)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已建成萬米智慧溫室和1331棟溫室大棚。 耕地實現100%精准機械化作業, 100%高效、節水噴灌。

發展農業過上了好日子, 鄉親們高興, 村班子成員也高興。 可靜下來, 付華廷又琢磨, 光靠種地能讓鄉親們富起來嗎?一家老小都在地裡拼命幹, 就是累死, 也發不了財, 也就弄個年吃年用。

所以付華廷帶領大家“跳出農業抓農業”, 用工業化理念經營農村經濟, 上馬農業產業化加工專案, 實現了大發展、快發展。 他帶領鄉親們又辦起了小酒廠、罐頭廠、乳品廠等村辦企業, 2002年, 富華集團華冠科技股票A股在上海成功上市, 募資1.38億元。 近年來, 陸續與國內大企業集團合作, 建設投產了植酸酶生產專案、有機水稻加工專案、農村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等一大批專案,

帶動就業2000多人。 形成立足當地、輻射周邊、帶動全縣的“產業集群”。

主業強, 副業興。 一、二產業的協調發展, 帶動了興十四村的“城鎮化”進程, 付華廷帶領大家因勢利導, 推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投資建設了村史展覽館、村民別墅群、影視拍攝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森林防火觀光瞭望塔等30餘處旅遊觀光景區, 2016年共接待來自八方的遊客16萬多人。 超市、餐飲、運輸等服務行業明顯增多, 越來越多的農民依靠第三產業走上致富道路。 全村2.4萬畝耕地只有2%的村民從事種植業, 98%的村民進入村辦企業成為產業工人。

身先士卒——帶出鋼班子鐵隊伍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讓付華廷深刻體會到,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要想幹成事、幹成大事, 還要靠集體和組織的力量!“農民要想富, 要靠好的黨支部”!

作為興十四村的帶頭人, 多年來, 付華廷起早貪黑, 四處奔波。 1990年, 他積勞成疾, 得了非常嚴重的糖尿病。 飯量銳減, 整天渾身疲憊, 口乾舌燥, 體重下降了40多斤。 儘管疾病纏身, 他沒休息養病, 仍是整日奔波。

1999年4月, 付華廷出現了糖尿病合併症, 挺不住才住進了醫院。 出院時, 醫生告訴他, 每天要保證8小時睡眠, 否則雙眼就要失明。 回家後, 他還是過去的習慣, 每天3點半公雞一叫就起床, 拖著疲憊的身體拼命工作, 經常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 現在, 他每天要靠注射4次胰島素來維繫生命。

他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 卻虧欠了家人太多太多。 90多歲的老娘病危在醫院搶救時,付華廷因為工作太忙都沒能守在身邊。由於到外地跑項目,97歲的老父親臨終時,他也沒能看到最後一眼。付華廷把心都掏給了興十四村的父老鄉親和這片土地。

付華廷始終堅持“三不圖”,一不圖當官,二不圖發財,三不圖出名。市、縣多年來給付華廷的招商引資獎金、勞模補助等達266萬元,他一分錢沒要,全都交給了村裡用於公益事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班子成了鋼班子、鐵隊伍。黨員幹部們紛紛立足本職做好工作。面對髒活、累活、最難完成的工作,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總是班子成員和黨員幹部,“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已成為興十四村每位元共產黨員的奮鬥目標。

春風化雨——發展成果惠及鄉親

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興十四村大部分農民“走”出土地成為“產業工人”,還吸納了眾多富餘勞動力向此聚集。在他的帶領下,村集體各項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早在1981年就實現了住房磚瓦化,1982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彩電村。近年來,建成村民別墅136棟,村民公寓樓34棟,全村80%的農戶住上了花園式別墅。建設了三星級富華賓館、中小學校、村史展覽館、體育健身館、五保供養中心等公共設施,村內外100多公里道路全部硬化。同時,始終堅持人工造林,植樹面積1.5萬畝,全村森林覆蓋率40%,別墅區森林覆蓋率90%。

興十四村富了。大家都誇讚說,付華廷舍小家、顧大家,難能可貴。但他知道,顧大家既離不開小家的支持,更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從付華廷當村書記那天起,他就給家人開了會,立了三條家規:一是凡是村上的事,不准家裡任何人插嘴參政;二是凡是村子裡的人,無論誰找上門都要以禮相待,但絕不許家人收禮說情;三是凡是要求村裡人做到的事,自己家人必須首先做到!

付華廷剛當村支書時,家裡、村裡都窮。上級來人,外面來客,他就往家裡領。家裡每月供應的二兩豆油,隊上分的20斤麥子,幾個小雞下的蛋,他媳婦坐月子都不捨得吃,全讓他拿出來給客人吃了。上世紀1970年到1978年,每年大隊年終分紅時,別人家都一遝遝地往回拿錢,可他老伴,每年拿回來的都是一遝白條子,一分錢領不著。

多年的勞累,使老伴得了一身病。大女兒上中學,他們家拿不出錢。村裡多數婦女都到企業上班,付華廷沒讓她去。老伴是個非常要強的女人,為了不落到人家的後面,她就在家種了4坰飼料地,搞養殖。等到大女兒上大學,老伴背著付華廷攢了5000塊錢,才交上女兒念大學的費用。

家風正則民風淳。如今的興十四村,到處都是文明祥和的景象,村民都過上了令城市人羡慕的生活。村民呼吸的是1.5萬畝人工松林滋養的新鮮空氣,住的是單體式花園別墅和公寓樓,吃的是綠色、健康的有機食品,出行除了60%以上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還開通了村裡到縣裡的公交線路。孩子從幼稚園到上高中實現了不出村,村民就醫、養老實現了不出村,每位村民都享受吃水、物業管理等“十免費”政策,還享受米、面、油、肉等14項福利待遇。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做一件”。付華廷帶領全村黨員幹部,不僅為人民群眾做了“一件”,而是“一件又一件”,他用實際行動默默履行著自己在黨旗面前的錚錚誓言。

90多歲的老娘病危在醫院搶救時,付華廷因為工作太忙都沒能守在身邊。由於到外地跑項目,97歲的老父親臨終時,他也沒能看到最後一眼。付華廷把心都掏給了興十四村的父老鄉親和這片土地。

付華廷始終堅持“三不圖”,一不圖當官,二不圖發財,三不圖出名。市、縣多年來給付華廷的招商引資獎金、勞模補助等達266萬元,他一分錢沒要,全都交給了村裡用於公益事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班子成了鋼班子、鐵隊伍。黨員幹部們紛紛立足本職做好工作。面對髒活、累活、最難完成的工作,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總是班子成員和黨員幹部,“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已成為興十四村每位元共產黨員的奮鬥目標。

春風化雨——發展成果惠及鄉親

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興十四村大部分農民“走”出土地成為“產業工人”,還吸納了眾多富餘勞動力向此聚集。在他的帶領下,村集體各項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早在1981年就實現了住房磚瓦化,1982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彩電村。近年來,建成村民別墅136棟,村民公寓樓34棟,全村80%的農戶住上了花園式別墅。建設了三星級富華賓館、中小學校、村史展覽館、體育健身館、五保供養中心等公共設施,村內外100多公里道路全部硬化。同時,始終堅持人工造林,植樹面積1.5萬畝,全村森林覆蓋率40%,別墅區森林覆蓋率90%。

興十四村富了。大家都誇讚說,付華廷舍小家、顧大家,難能可貴。但他知道,顧大家既離不開小家的支持,更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從付華廷當村書記那天起,他就給家人開了會,立了三條家規:一是凡是村上的事,不准家裡任何人插嘴參政;二是凡是村子裡的人,無論誰找上門都要以禮相待,但絕不許家人收禮說情;三是凡是要求村裡人做到的事,自己家人必須首先做到!

付華廷剛當村支書時,家裡、村裡都窮。上級來人,外面來客,他就往家裡領。家裡每月供應的二兩豆油,隊上分的20斤麥子,幾個小雞下的蛋,他媳婦坐月子都不捨得吃,全讓他拿出來給客人吃了。上世紀1970年到1978年,每年大隊年終分紅時,別人家都一遝遝地往回拿錢,可他老伴,每年拿回來的都是一遝白條子,一分錢領不著。

多年的勞累,使老伴得了一身病。大女兒上中學,他們家拿不出錢。村裡多數婦女都到企業上班,付華廷沒讓她去。老伴是個非常要強的女人,為了不落到人家的後面,她就在家種了4坰飼料地,搞養殖。等到大女兒上大學,老伴背著付華廷攢了5000塊錢,才交上女兒念大學的費用。

家風正則民風淳。如今的興十四村,到處都是文明祥和的景象,村民都過上了令城市人羡慕的生活。村民呼吸的是1.5萬畝人工松林滋養的新鮮空氣,住的是單體式花園別墅和公寓樓,吃的是綠色、健康的有機食品,出行除了60%以上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還開通了村裡到縣裡的公交線路。孩子從幼稚園到上高中實現了不出村,村民就醫、養老實現了不出村,每位村民都享受吃水、物業管理等“十免費”政策,還享受米、面、油、肉等14項福利待遇。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做一件”。付華廷帶領全村黨員幹部,不僅為人民群眾做了“一件”,而是“一件又一件”,他用實際行動默默履行著自己在黨旗面前的錚錚誓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