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社區平安是我最大的心願”——記豐台公安分局東高地派出所萬源東裡社區民警羅建

他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幹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先後榮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他被評為首屆“我最喜愛的首都人民警察”、“最美北京人”、首都十佳社區民警,

首創的社區民警獎勵基金引起廣泛關注;他在社區工作中不斷總結先進工作法, 多次在市局科技創新競賽中獲獎。 他常說:“社區就是我的家, 我和社區居民已經分不開了, 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社區的平安是我最大的心願。 ”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豐台分局東高地派出所萬源東裡社區民警羅建。

社區群眾的“貼心人”

“萬源東裡社區有45棟樓, 154個樓門, 3個平房院, 1700戶6500人……”談起社區情況, 羅建如數家珍。 他把社區群眾當親人, 社區群眾也把他看成家裡人。

採訪當天正趕上高溫天氣, 記者見到羅建時, 他正推著自行車準備下社區轉轉, 這是他每天的例行公事。

“您不是副所長嗎副所長還幹這麼基礎的工作?”

“職務歸職務, 我是社區民警兼副所長, 工作的重心還是在社區。 ”羅建心裡時刻裝著萬源東裡社區的6000多名居民。 所裡配備了電動車他不騎, 嫌速度快、不接地氣兒, 卻騎壞了6輛自行車。 在社區, 隨便一戶人家的情況, 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他經常接到社區居民求助、諮詢的電話和短信,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 不管是分內還是分外, 他都及時回復並積極幫助解決。

社區居民王保華夫婦是典型的“宅老人”, 因為王保華老伴偏癱行動不便, 加之居住在五樓, 老兩口幾乎就不下樓活動。 一天中午, 王保華在家做飯, 由於用火不當引起了火災。 當時羅建正在社區巡邏, 看到不遠處冒煙了,

飛快地向冒煙的樓棟跑去。 當他趕到現場時, 火勢很猛烈, 消防隊員正在全力滅火, 看到只有王保華被救出來, 而他的老伴還被困在屋裡時, 羅建撥開人群沖進屋內, 冒著濃煙滾滾, 憑著走訪時的印象, 他摸索著來到陽臺, 把驚慌失措的大媽背出來。

社區內劉阿姨是困難戶, 因不符合有關條件, 孩子一直沒上戶口, 羅建始終記在心上。 市公安局便民措施出臺後, 羅建第一時間向劉阿姨“報喜”, 並幫她準備了入戶材料, 孩子的戶口解決了, 劉阿姨逢人便講:“小羅真是咱的貼心人。 ”

自費給幫教物件生病的家屬買營養品、定期為困難戶提供生活用品、經常看望患病在家的居民、幫助曾受處理人員申請低保、給殘疾智障夫婦買煤火用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在社區居民中廣為流傳。

社區平安的“守護神”

“對於社區民警而言, 工作多、任務雜, 守護社區平安是主責。 ”羅建說, 只有把防範措施都落實到位、把基礎工作都執行到位, 才能使社區安定祥和。

為發揮科技手段的作用, 羅建積極與轄區單位溝通協調, 動員單位大力發展技防措施。 經過努力, 社區內2個社區出入口除設置專人值班外, 還安裝了14個監控探頭, 8個重點防控部位實行24小時探頭監控, 7個門店安裝了紅外線聯網報警系統, 6個單位安裝了門禁系統, 18個樓門安裝了樓宇對講系統……萬源東裡社區構成了科學、嚴密的技防體系, 還被評為全市科技創安示範社區。 “我們社區布下了‘天羅地網’, 白天放心出門,

晚上安心睡覺, 羅建功不可沒。 ”社區居民陸大爺說。

校園和學生一直是羅建安全防範、宣傳教育的重點。 作為東高地二小的法制副校長, 多年來他堅持為孩子們上法制課, 教育孩子從小樹立法制觀念和安全防範意識。 為使孩子們認識到平安生活的不易, 他帶領學生參觀員警博物館, 瞭解員警故事, 認識警用裝備。 “從小班開始, 他就時常給孩子們講簡單實用的安全知識, 教孩子識別信號燈、斑馬線。 羅建還給家長發放了警民聯繫卡, 將防範知識編成順口溜, 非常方便實用。 孩子說遇到危險就找員警叔叔, 就打110。 ”社區內一名幼稚園孩子的家長十分感激地說。

善於創新的“智多星”

羅建在“東高地家園網”上開闢了“東裡社區警務室”, 內設“政策法規”“安全知識”“民警提示”等欄目。在網上警務室裡,他每月、每週刊載社區及周邊地區的治安警情、發案情況和預警提示,定期更新安全防範常識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

羅建經常與“東高地家園網”的版主聯繫,邀請版主到社區和居委會開座談會,共同研究會商網上輿情,建立了萬源東裡社區QQ員警群,又開展了“網上述職述廉”,在互聯網上直播自己的述職述廉會,讓更多的群眾知曉、關注社區工作。

一次巡邏中,羅建發現部分樓門單元號標識不清,給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便聯繫有關單位製作了100餘塊單元號提示牌。一塊塊印有“窗關好、門鎖好,安全防範不可少,慎重接待陌生人”等內容並帶有卡通員警形象的提示牌像“門神”一樣貼在了居民家門口。他還在社區主要道路、易發案地點設立警示牌,在單元樓門口上方貼民警提示牌,與社區一起製作民警提示檯曆,給社區居民、商戶、單位寄明信片等,普及防盜防騙的常識。

為了調動社區群眾參與治安工作,他找社區群眾聊天,向社區幹部請教,提出在社區內開展“四個一”評選安全先進的活動,即每年評選出安全示範一棟樓、安全示範一個單元門、安全示範一戶居民、安全示範一個單位(商戶)。他還在街道、社區和東高地派出所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年終嘉獎1000元設立了社區民警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在社區內抓獲或提供線索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群眾,社區居民維護治安的責任感增強了,群眾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居民吳阿姨說:“獎勵多少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看到了羅建警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這股勁,有這樣的民警我們放心。”

24年來,羅建把社區當成家,把居民當成“親人”,總是盡心盡力辦好“親人”交給的每一件事情,社區大爺大媽們都叫他“兒子”。有人評價羅建是大英雄,可他卻笑著說:“我是一片兒警。”

內設“政策法規”“安全知識”“民警提示”等欄目。在網上警務室裡,他每月、每週刊載社區及周邊地區的治安警情、發案情況和預警提示,定期更新安全防範常識及有關法律法規、政策。

羅建經常與“東高地家園網”的版主聯繫,邀請版主到社區和居委會開座談會,共同研究會商網上輿情,建立了萬源東裡社區QQ員警群,又開展了“網上述職述廉”,在互聯網上直播自己的述職述廉會,讓更多的群眾知曉、關注社區工作。

一次巡邏中,羅建發現部分樓門單元號標識不清,給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便聯繫有關單位製作了100餘塊單元號提示牌。一塊塊印有“窗關好、門鎖好,安全防範不可少,慎重接待陌生人”等內容並帶有卡通員警形象的提示牌像“門神”一樣貼在了居民家門口。他還在社區主要道路、易發案地點設立警示牌,在單元樓門口上方貼民警提示牌,與社區一起製作民警提示檯曆,給社區居民、商戶、單位寄明信片等,普及防盜防騙的常識。

為了調動社區群眾參與治安工作,他找社區群眾聊天,向社區幹部請教,提出在社區內開展“四個一”評選安全先進的活動,即每年評選出安全示範一棟樓、安全示範一個單元門、安全示範一戶居民、安全示範一個單位(商戶)。他還在街道、社區和東高地派出所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年終嘉獎1000元設立了社區民警獎勵基金,專門獎勵在社區內抓獲或提供線索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的群眾,社區居民維護治安的責任感增強了,群眾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居民吳阿姨說:“獎勵多少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看到了羅建警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這股勁,有這樣的民警我們放心。”

24年來,羅建把社區當成家,把居民當成“親人”,總是盡心盡力辦好“親人”交給的每一件事情,社區大爺大媽們都叫他“兒子”。有人評價羅建是大英雄,可他卻笑著說:“我是一片兒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