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次尚未確定仲介的重大事項:貝因美的猛藥是什麼

在經歷了昨天的8分鐘“閃崩”之後, 國內知名奶粉廠商貝因美(002570.SZ)今日發佈公告, 有意向控股股東和關聯方出售重大資產, 並達到需要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標準。

業內猜測, 此次或涉及貝因美自建的牧場等資產, 而從去年開始, 貝因美就開始“甩包袱”等待反彈, 而此次出售或是大股東為貝因美扭虧準備的一劑猛藥。

股價突然“跳水”

公告顯示, 貝因美正在籌畫重大事項, 涉及向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等關聯方出售重大資產, 擬出售的資產屬於乳製品上游行業, 並達到《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標準。 而由於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因此從7月12日當日開始停牌。

記者注意到, 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修訂)》, 要達到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存在五種情況, 但標準都不低, 比如:交易涉及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50%以上;或是交易標的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以上,

且絕對金額超過五千萬元等。 2016年末, 貝因美的總資產為60億元, 淨資產約為29億元, 而此次出售顯然不是一個小動作。

不過貝因美方面回應表示, 除公告外, 暫時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披露。

一般而言, 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出售資產的情況並不少見, 借助這一方式, 可以優化公司業務結構、轉讓虧損資產等, 同時上市公司也可以獲得資金。 目前貝因美創始人謝宏控股的貝因美集團持有貝因美33.06%的股份, 2015年恒天然在35億元收購貝因美18.8%的股份後, 目前是第二大股東。

不過記者注意到, 這一消息公佈得看起來有些匆忙,

公告顯示, 本次籌畫的重大事項的仲介機構尚未確定。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一公告或是對昨天大跌的一種回應。

昨日貝因美突然上演股價“跳水”, 13點01分出現一筆6034手賣單, 短短8分鐘內, 連續出現多筆一兩千手賣單將股價砸至跌停。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董廣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大跌的原因或是市場對其中報預期未達, 也可能是機構換倉所致。

2016年貝因美的營業收入為27.6億元, 同比減少39%, 淨利潤虧損7.8億元, 同比增加853%。 今年一季度, 貝因美收入8.5億元, 同比減少6.6%, 淨利潤較上年減少82%, 但終於扭虧為盈為1092萬元, 並預期今年1-6月份有望實現盈利2000-5000萬元。

儘管業績趨勢向好, 但似乎市場還有所擔憂。 沈萌表示, 近期貝因美的融資買入金額不斷走低、而融券賣出在增加, 說明市場不看好貝因美的業績。 而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出售資產, 一般目的都是剝離嚴重虧損的資產, 幫助上市公司甩包袱, 這也是為貝因美扭虧下的猛藥,

可以看做是對市場的回應。

剝離上游資產

此次貝因美要出售的資產為乳製品上游行業。 記者查閱公告發現, 目前貝因美分別在黑龍江自建有安達牧場等和收購吉林敦化美麗健乳業時帶來的兩個牧場。 據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 貝因美在黑龍江的奶源地投下重金。

2013-2014年, 貝因美出資5億元在黑龍江省安達市自建奶源, 根據2014年年報, 優質奶源保障項目一期已經完成, 並引進了1200頭奶牛, 二期專案預計於2015年12月完成。 但記者發現, 貝因美的牧場專案似乎進展不快, 2016年報顯示, 安達專案總預算為3.18億元, 但安達二期工程完成度還只有75%。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乳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目前安達牧場的奶牛存欄量並不多, 並沒有發揮太大作用。 當初建設牧場的初衷,主要是根據當時農業部和工信部的規定,要求乳製品企業要有自控自建奶源,因此貝因美也選擇了奶源集中的黑龍江佈局。

但2014年之後,國內奶價大幅回落,更廉價的國外進口大包粉批量湧入市場,對國內原奶實現了擠出,加上國產乳製品消費也受到進口衝擊,上游的國內牧場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以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為例,在進口衝擊之下,2016年現代牧業營收49億元,虧損7.4億元,同比下降300%;而2017年6月剛剛發佈的預虧公告顯示,上半年再預虧5億元。

而在2015年,貝因美3.67億元拿下恒天然旗下在澳大利亞達潤奶粉工廠51%的股權,出海佈局之後其也擁有了更多質優價廉的奶源選擇。

上述人士表示,在出售牧場同時,也不排除其將生產不飽和的黑龍江奶粉工廠一併剝離的可能性。公告顯示,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年5萬噸配方奶粉工程項目,計畫投資額為近6億元,但最終投入5.2億元,2016年實現效益2997.65萬元,並未達到計畫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就開始貝因美就一直在“甩包袱”。

由於受假奶粉案和配方註冊制實施前市場混亂等影響,貝因美2016年虧損近8億元,但記者注意到,虧損中還包括了3億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做了轉回處理,並計提超額虧損子公司0.61億元壞賬準備,而這一會計操作也被市場解讀為反彈做準備。今年6月份,貝因美又叫停了年產2萬噸配方乳粉濕法生產改造項目,減少資本支出。

在業內看來,其看重的或是配方註冊制新政之後的增長機會。

華創證券研報顯示,二孩政策有望給奶粉行業新增13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隨著配方註冊制的實施,中小品牌的退出有望騰出20%的市場份額,兩者相加將有30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擁有5個GMP奶粉工廠,也是國內最多的公司,這意味著貝因美首批或拿下5個以上配方系列。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透露,奶粉新政第一批獲得配方註冊的企業名單將在八九月份公佈,屆時管道補庫存需求將給貝因美帶來更多機會。

當初建設牧場的初衷,主要是根據當時農業部和工信部的規定,要求乳製品企業要有自控自建奶源,因此貝因美也選擇了奶源集中的黑龍江佈局。

但2014年之後,國內奶價大幅回落,更廉價的國外進口大包粉批量湧入市場,對國內原奶實現了擠出,加上國產乳製品消費也受到進口衝擊,上游的國內牧場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以國內最大的原奶企業現代牧業為例,在進口衝擊之下,2016年現代牧業營收49億元,虧損7.4億元,同比下降300%;而2017年6月剛剛發佈的預虧公告顯示,上半年再預虧5億元。

而在2015年,貝因美3.67億元拿下恒天然旗下在澳大利亞達潤奶粉工廠51%的股權,出海佈局之後其也擁有了更多質優價廉的奶源選擇。

上述人士表示,在出售牧場同時,也不排除其將生產不飽和的黑龍江奶粉工廠一併剝離的可能性。公告顯示,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年5萬噸配方奶粉工程項目,計畫投資額為近6億元,但最終投入5.2億元,2016年實現效益2997.65萬元,並未達到計畫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就開始貝因美就一直在“甩包袱”。

由於受假奶粉案和配方註冊制實施前市場混亂等影響,貝因美2016年虧損近8億元,但記者注意到,虧損中還包括了3億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做了轉回處理,並計提超額虧損子公司0.61億元壞賬準備,而這一會計操作也被市場解讀為反彈做準備。今年6月份,貝因美又叫停了年產2萬噸配方乳粉濕法生產改造項目,減少資本支出。

在業內看來,其看重的或是配方註冊制新政之後的增長機會。

華創證券研報顯示,二孩政策有望給奶粉行業新增13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隨著配方註冊制的實施,中小品牌的退出有望騰出20%的市場份額,兩者相加將有30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擁有5個GMP奶粉工廠,也是國內最多的公司,這意味著貝因美首批或拿下5個以上配方系列。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透露,奶粉新政第一批獲得配方註冊的企業名單將在八九月份公佈,屆時管道補庫存需求將給貝因美帶來更多機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