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福州市政協:建言獻策謀發展 履職盡責解難題

政協委員視察晉安區行政服務中心。 記者池遠 攝

福州新聞網7月12日訊“真快, 辦理時間還不到3分鐘!”10日下午, 市民陳女士在福州市市民服務中心二樓的自助辦證機前,

完成了前往香港、澳門的簽注手續。

從卡式往來港澳通行證插入自助辦證機, 到領取列印好簽注的證件, 前後只需兩三分鐘。 “去年來辦理這業務還要去視窗排隊, 今年在自助機上按幾個按鈕就能搞定, 還能送證上門, 真的太貼心了。 ”陳女士讚不絕口。

近年來, 福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 通過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贏得了各方點贊。 其中, 多種措施、機制的形成和改進, 市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也功不可沒。 而今年, 市政協在這方面的協商成果有了進一步突破。

優化服務市委出題

昨日的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

協商議題“進一步優化對企業和市民的服務”, 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引起熱議。 為何選擇這個議題、議題有何獨特之處?市政協常委會協商課題組相關成員給了記者答案。

“近年來, 福州市通過持續改革創新與優化服務, 在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方面, 創下多項全國領先。 但市委市政府更關心的是審批事項能否更精簡, 審批環節能否更優化, 政務服務能否更便民。 ”出於這樣的目的, 市委在今年2月佈置了這個題目, 作為市政協2017年常委會議協商議題之一。 市政協黨組高度重視, 迅速組成課題調研組, 對協商課題工作的開展進行周密部署。

履職盡責用心答題

3月初, 市政協課題組分3路赴全國9個城市考察學習。

開展了近4個月的實地調研、召開了20多場座談會、研討會, 並廣泛徵求各方意見, 課題組看到了目前我市對企業和市民服務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也汲取了不少兄弟城市的優秀經驗。

“我們發現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有待進一步深化。 比如, 市、縣兩級服務標準仍未統一。 部分審批職能部門的服務事項未做到市、縣兩級同一申辦條件、同一申報材料、同一辦理時限。 目前我市僅福清、閩侯、長樂、連江行政服務中心通過了省級行政服務標準化驗收, 但辦事要求提供證明材料仍然複雜。 ”提起調研中的收穫, 課題組相關成員便滔滔不絕。

課題組成員說:“12345熱線目前僅整合13條熱線、設置90個座席(其中接線人員30人), 還有100多條投訴諮詢熱線及話務人員分散于各部門,

其中一些單位熱線業務量非常少, 單獨設置熱線造成資源閒置, 這都要求我們要加快熱線整合。 ”

此外, 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準、下沉服務, 也是課題組們在調研了多個城市後所提出的優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建議。 “就像佛山市實行‘三三制’審批服務, 即三分之一到行政服務中心、三分之一到鄉鎮或社區、三分之一在網上或自助終端機;武漢的‘雲端武漢’官方APP, 打通了政務部門資訊共用;深圳市推進一碼管理審批服務事項, 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權責清單系統……這都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模式。 ”課題組成員說。

為此, 課題組潛心“寫作”, 交出一份包括19個附件11個清單8萬多字的調研報告和建議案。

馬上就辦聯合解題

值得一提的是, 市政協召開常委會的當天, 市政府同時就落實“進一步優化對企業和市民的服務”的市政協常委會建議案作出部署。 市政協常委會的協商意見迅速轉化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和行動, 這是福州市落實省委“四個共同”協商民主工作機制的重要成果。

“這份調研成果實在, 建議案分析精准, 突出了問題的核心, 讓我們馬上就看到了自己的短板在哪裡, 以及福州今後該怎麼發展, 由此市政府很快作出了相應部署。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市政府充分吸收市政協常委會建議案提出的4個方面36條建議, 將其中的主要內容轉化為31個工作專案清單, 涉及各縣(市)區和45個市直部門, 全部明確了專案名稱、工作內容、完成時限、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等。

根據市政府部署,年底前,將推進“兩單融合”,全面實現市、縣、鄉三級權責清單管理,年內制定出臺權責清單管理辦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權責一致。年內實現75項以上公共服務事項下沉社區,拓展“全城通辦”事項範圍,打造“15分鐘辦事服務生活圈”,實現90%以上事項“最多跑一趟”。加大推動“證照分離”改革落實力度,解決企業“准入不准營”問題,年底前將試點經驗向全市推廣。此外,“減證便民”“一號通撥”“一網通辦”“自助終端”“資料共用”“一窗受理”等專案也都在加緊實施中。

下一步,市政協將以貫徹落實中辦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為契機,加大對該議題協商成果落實的跟蹤監督,為進一步優化對企業和市民的服務繼續建言獻策。

根據市政府部署,年底前,將推進“兩單融合”,全面實現市、縣、鄉三級權責清單管理,年內制定出臺權責清單管理辦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權責一致。年內實現75項以上公共服務事項下沉社區,拓展“全城通辦”事項範圍,打造“15分鐘辦事服務生活圈”,實現90%以上事項“最多跑一趟”。加大推動“證照分離”改革落實力度,解決企業“准入不准營”問題,年底前將試點經驗向全市推廣。此外,“減證便民”“一號通撥”“一網通辦”“自助終端”“資料共用”“一窗受理”等專案也都在加緊實施中。

下一步,市政協將以貫徹落實中辦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為契機,加大對該議題協商成果落實的跟蹤監督,為進一步優化對企業和市民的服務繼續建言獻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