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造物節,說好的故事呢?

本文約1522字, 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作者 | 六琳

當朋友問我“淘寶造物節的門票你要不要?”的時候, 我腦袋裡蹦出的第一個念頭是:造物節是個什麼東西?又是讓人剁手的行銷活動嗎?

但本著不要白不要的優秀品質, 我收下了門票, 並且還請假去好好地逛了逛。

來到現場, 依舊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山人海, G20的場館在造物節的襯托下似乎顯得有點兒過於樸素。

無人零售店

隨著人流通過安檢, 上到三樓活動大廳, 老遠就瞧見了蛟龍般的人形長隊, 走近細看才知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無人零售店”。

說起來甚是可憐, 小身板的我擠不過人群也排不起兩小時的隊, 只能巴巴地在玻璃窗外往裡探了探。

閘機掃碼進入, 然後拿東西刷臉結帳直接走人, 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大部分確實如此, 高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語音交互技術確實牛逼, 但偶爾還是會出現掃碼失敗,

付款失敗等突發狀況。

而說起「無人」, 我覺得這個噱頭有點兒大。 不然你告訴我店裡那些穿著橙色工作服的是什麼生物?商品被顧客弄亂需要人工整理, 缺貨需要人工補貨, 甚至連餐飲區的點單都需要人工下單。

馬雲的無人零售店或許真的能節省人工成本,

但這種模式能適用於每天人流量高的大型超市嗎?能解決顧客購買時對商品的疑惑問題嗎?背後的運營成本和技術成本又如何計算呢?還有備受爭議的國民素質問題又該如何應對呢?

要說無人超市便利的話, 那作為懶人族的一員, 還是更傾向於天什麼貓超市的。

所以看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零售店,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奇市江湖

主會場被分為了東市、西市、南街、北街、瓦舍、地下城六個區域, 聽名字就很復古了, 場內的設計佈置更是充滿了中國古代的民族氣息。 而在這集市上的108家店鋪, 更是淘寶精心篩選的原創店鋪。 據說每一家店鋪、每一件商品都有故事可講, 充分展現了淘寶想要走內容至上的發展路線。

今年的造物節把「創造力」作為主心骨, 針對90後、95後、甚至00後的興趣展開了全方位攻擊。 打破次元壁, 分析多元化細分需求, 展現個性, 賺足了眼球和IP。

集市不賣貨, 賣得是一種情懷。 情懷, 是有。 但我看到的, 卻是套路更多。

說好的故事呢?

總結一下參與體驗:直播+拍照+蓋章+貼紙+填空。

不誇張地說, 會場每個角落, 每家店鋪都能看到一個個舉著手機, 扛著三腳架, 帶著美顏燈的直播主播。

他們對著螢幕笑嘻嘻地介紹著他們所看到的景物, 形狀、顏色、大小、材質, 介紹得也是詳細。

可是, 說好的故事呢?

每家店鋪的佈置都很精美, 極具特色, 充滿創意。 這當然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來,我我要在張大奕的店鋪裡拍照;哇,徐嬌的二次元店門口有漢服美女,我要去合影;吾皇那只肥貓也在,店裡佈置超好看!”

於是,大部分人沖著鏡頭,咧嘴笑,很開心地在他們的手機裡證明了:嗯,我來過。

可是,說好的故事呢?

走走停停,你會發現有些店鋪門口一直排著長隊,看看店鋪也沒發現什麼驚奇之處,大家在幹啥呢?

蓋章、貼紙、填空。對,這是大家爭相做的任務。找到相對應的店鋪,完成指定任務,達到一定數量後就有機會獲得造物節精美禮品。

由於人流實在強大以至於有些店鋪排起了直接蓋章的長隊。“來來來,每個人都有哈。”

人們的好勝心,店家的宣傳手段,我都能理解。

可是,說好的故事呢?

造物節,造的真是內容嗎?

“造物節就是希望大家不買東西也上淘寶,我們需要的產生精神連結.....造物節要個性、創意,要能打動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這個范兒不能丟,要堅持5年、10年。”這是阿裡巴巴CEO張勇說的。

所謂的精神連結又是什麼?是花花綠綠的直播,是搔首弄姿的擺拍,還是絞盡腦汁的行銷活動?淘寶的內容化發展,給很多掙扎在生產線上的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多機會,但同時也給偽內容生產者提供了另一條欺騙消費者的管道。刺激的視覺效應只能激起一時興起,長期的聯繫仍需用心的經營。

原本原創是件特牛逼的事兒,但在宣稱要講故事的造物節上,它似乎成了人們娛樂過後的殘渣。

*本文為B座12樓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獲取授權。

- 20170712 No.1602 -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猛戳「閱讀原文」,看你沒看到的文章

“來,我我要在張大奕的店鋪裡拍照;哇,徐嬌的二次元店門口有漢服美女,我要去合影;吾皇那只肥貓也在,店裡佈置超好看!”

於是,大部分人沖著鏡頭,咧嘴笑,很開心地在他們的手機裡證明了:嗯,我來過。

可是,說好的故事呢?

走走停停,你會發現有些店鋪門口一直排著長隊,看看店鋪也沒發現什麼驚奇之處,大家在幹啥呢?

蓋章、貼紙、填空。對,這是大家爭相做的任務。找到相對應的店鋪,完成指定任務,達到一定數量後就有機會獲得造物節精美禮品。

由於人流實在強大以至於有些店鋪排起了直接蓋章的長隊。“來來來,每個人都有哈。”

人們的好勝心,店家的宣傳手段,我都能理解。

可是,說好的故事呢?

造物節,造的真是內容嗎?

“造物節就是希望大家不買東西也上淘寶,我們需要的產生精神連結.....造物節要個性、創意,要能打動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這個范兒不能丟,要堅持5年、10年。”這是阿裡巴巴CEO張勇說的。

所謂的精神連結又是什麼?是花花綠綠的直播,是搔首弄姿的擺拍,還是絞盡腦汁的行銷活動?淘寶的內容化發展,給很多掙扎在生產線上的內容生產者提供了更多機會,但同時也給偽內容生產者提供了另一條欺騙消費者的管道。刺激的視覺效應只能激起一時興起,長期的聯繫仍需用心的經營。

原本原創是件特牛逼的事兒,但在宣稱要講故事的造物節上,它似乎成了人們娛樂過後的殘渣。

*本文為B座12樓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獲取授權。

- 20170712 No.1602 -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猛戳「閱讀原文」,看你沒看到的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