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自然地球科學》:北極異常高溫造成美加作物減產

(巴黎法新電)一項最新的科研報告指出, 北極近年來出現異常高溫, 導致北極圈以南地區出現異常寒冷的冬天和春天, 這一期後變化造成加拿大中部和美國作物產量減少。

一組科研人員週一在《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研究報告說:“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 北極氣溫異常和北半球中緯度地區農業產量是有關聯的。 ”

根據研究結果, 過去半個世紀, 地球暖化促進了溫帶和北方地帶的植物生長, 森林和其他植被幫忙吸收因燃燒化石燃料而被釋放的二氧化碳。 然而, 北極氣溫持續升高後, 這一點效益就減弱了。

至今, 北極氣溫上升速度比地球整體快了一倍多。

研究報告證實, 北極近30年來出現的異常高溫現象, 導致歐洲上半部和北美地區出現更惡劣的冬天, 同時也可能造成美國南部地區的降雨量減少。

北極氣溫升高, 當地秋天冰層融化更多, 這就影響了大氣環流, 以至冬天時更多冷氣吹向南方。

一旦到了春天, 這股冷氣會影響植物包括糧食作物, 使得它們更容易遭破壞和成長受影響。

惡劣的冬天天氣也會導致植物吸收呃氧化碳能力下降。

科研人員估計, 過去30多年, 北極的異常高溫天氣導致植物少吸收近3億7000萬噸的二氧化碳, 這相等於法國或澳大利亞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科研人員是在分析從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Bering Sea)所收集到的海面溫度資料,

再利用電腦建模, 才證實北極異常高溫可能影響南方作物產量。

研究顯示, 舉凡北極氣溫異常高的那幾年, 阿拉斯加都會出現異常氣流模式, 導致北美大部分地區出現“普遍冷卻”的現象, 南方的天氣也較為乾燥。

此外, 溫帶地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下降14%, 北美受影響地區的農作物產量也下降1%至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