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袁黎明:海歸博士當“菜農”

威海網訊 袁黎明, 1971年5月出生, 威海索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土壤學博士。 為讓百姓吃上放心農產品, 他從日本留學回來後, 用5年時間, 致力於土壤改良和綠色有機蔬菜水果種植, 在百姓中間有著良好口碑, 也贏得了市場認可。

袁黎明在實驗田查看作物長勢。 資料片

留學歸來踏上

生態農業創業路

1996年, 二十出頭的袁黎明到日本留學。 本科畢業後, 他將自己的研究方向確定為土壤分析與生態農業, 並考上了日本國立大學的農學專業碩博連讀, 博士畢業後在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研究甲殼素。

2012年, 袁黎明回國, 在對上千個村莊的土壤、施肥情況進行調研後, 他下定決心, 走上了土壤改良和生態農業的創業之路, 並創辦威海索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袁黎明幾乎天天奔波在田間地頭, 免費給農戶測土、指導種植技術, 或是在基地做實驗、研發產品。

“每天跟土地、農作物打交道, 活得踏實、真實、不浮躁。 ”袁黎明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親力親為

推廣綠色生態農業

袁黎明深知, 推廣綠色有機農業, 最重要的是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否則他們不會冒險。 “趕緊種出第一茬菜, 讓農民看到有錢可賺, 就能帶動更多人從事綠色生態農業了。 ”袁黎明說。

袁黎明的蔬菜種植基地選址在附近鄉鎮的一座小山上, 租了20畝農田, 嚴格按照生態種植模式播種。 袁黎明說, 不同農作物對土壤的酸化要求程度不同, 因此, 在種植前要先測土, 再根據檢測結果, 對土壤進行調理, 缺什麼補什麼, 補完後才開始種植。 等到植物生長到中期, 還要進行第二次測土, 有針對性地追肥。 袁黎明說, 只有土壤改良好了,

植物才不容易遭受病蟲害, 產量高, 品質也好。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 蔬菜基地裡的綠蔬品質達到國際標準, 通過互聯網, 袁博士綠色蔬菜引起眾人關注。 第一茬菜收穫後, 他興奮地拿給附近農民品嘗, 還拿去農業部門化驗確定沒有任何農藥殘留。 袁黎明知道, 自己的黃瓜長得沒別人家的那麼大、那麼好看, 但口感好, 具有“老一輩兒的味道”。

不僅如此, 袁黎明還利用自己研發的殼聚糖土壤改良技術進行土壤改良, 從根本上改變限制國內農業發展的土壤酸化問題。

目前, 袁黎明在榮成俚島推廣綠色有機生態農業, 並飼養了雞鴨鵝, 還發展了數百名會員, 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像中醫一樣

為土地“治本”

“吃剩的西瓜皮不要丟了,

放到桶裡發酵。 ”日前, 袁黎明一邊和員工在菜園裡吃自己種的西瓜, 一邊說。 用這樣的方式, 他可以研製出無毒無害的生物殺蟲劑。

在他看來, 過去的農業生產模式像西醫, 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打針吃藥。 “孩子一有病就打抗生素, 免疫力就會越來越差。 ”他說, 自己要做中醫, 從根本上恢復農業原有的生命狀態, 土地健康了, 就不需要打農藥或施化肥。

如今, 袁黎明的生態農業之路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每年的收入增長達到30%~40%。

最近, 袁黎明參與了一個大項目:為種西洋參的土地解毒。 眾所周知, 種植西洋參收穫一茬必須更換一塊土地, 這樣的“遊擊戰”讓西洋參的種植規模受到嚴重限制。 但袁黎明目前正參與土壤的解毒工程,

有望讓西洋參結束“遊擊”種植的歷史。 此外, 他用殼聚糖解決花生空殼問題的技術獲得中國國家專利, 並應邀到日本宮崎國際生態農業研討會做重點發言。

袁黎明還在籌建土壤環境研究所, 他想將多年積累的土壤改良技術和研究成果, 通過這個平臺展示出來, 為威海的生態農業做出更多貢獻, 讓威海老百姓吃上放心農產品。 (市文明辦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