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四川新一輪農村改革探索綜述:敲響前進的鏗鏘鼓點

——四川新一輪農村改革探索綜述

本報記者 李淼

炎夏, 沿著成青快速路前行, 剛過溫江, 路邊一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第一村”的巨幅標牌引人注目。 漂亮的小“別墅”映入眼簾, 房前屋後花兒嬌豔, 果蔬油綠, 溪流與田園環抱。

這裡是成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破冰”之地——都江堰市柳街鎮鶴鳴村。 從帶頭為土地辦“身份證”, 到試點承包地“長久不變”、集體資產股份制改 造, 再到自主開發集體建設用地, 建成“小組微生”新農村綜合體, 引來遊人如織, 鶴鳴村村民靠永不止步的改革, 過上了讓城裡人豔羨的好日子。

像鶴鳴村村民一樣,

深耕農村沃土, 川人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 在新一輪農村改革中, 勇敢者再度加碼提速, 用改革敲響四川農村前進的鏗鏘鼓點。

四川抉擇:始終堅持把農業農村改革擺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 高規格全面深入部署推動, 用改革為農業大省金字招牌鑄動力

愛看新聞的廣漢種糧大戶黃明水感受到了改革的力度:1月, 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在成都部署新任務;3月, 全省農村改革工作推進會在彭山啟幕;6月,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座談會在廣漢召開……

從成都的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到彭山的全國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 再到廣漢的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之一, 時間的推進、地點的變換、部署的力度和推進的節奏,

都凸顯出四川新一輪農村改革的強勁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 省委、省政府始終專注改革謀發展。 在數百項改革中, 又始終把新一輪農村改革放在“三農”工作突出位置謀劃推進, 堅持把農業農村改革擺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 思路清晰而篤定。

時間回到2014年9月, 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會, 全面啟動新一輪農村改革工作。 我省如此高規格部署農村改革, 在全國是第一個。 全面提速、擴面、拓深, 四川農村改革駛入歷史新階段。

鼓點密集。 2015年和2016年, 我省先後4次分專題、分片區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推進會和培訓會, 對農村改革進行研究部署;省委召開的21 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中,

有17次安排部署農村改革工作;及時對接落實中央出臺的涉農改革方案。 截至目前, 我省已出臺43個專項方案和指導意見, 成為 落實改革的重要“力量”。

從夯基壘台到立柱架梁, 從理清改革脈絡到搭建主體框架, 新時期四川農村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

四川路徑:始終堅持主攻方向不動搖, 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緊密結合, 面上推進與試點試驗協調推進, 初步走出一條具有四川特色的農村改革路子

作為全國農村改革發源地之一, 四川農村改革方向篤定, 蹄疾步穩。

2014年3月, 省委在全國率先鮮明提出“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現代化水準”的農村改革主攻方向。 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

行走巴山蜀水, 主攻方向始終是基層最熱詞。 確權、流轉、多種方式規模經營、培育新型主體、完善新型服務, 一套組合拳全面推動農業現代化。 崇州市 榿泉鎮農民楊德英將一畝四分地加入合作社, 聘請職業經理人種田, 自己當起老闆, 坐等分紅, 沾的就是農村改革主攻方向的光。 正是始終堅持這一主線不動搖、力 量不分散, 四川農村改革得以行穩致遠。

6月9日, 來自全國的數百名代表對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天香路社區通過“兩股一改”, 讓社區“家底”增加到6200萬元的成績豎起拇指。 溫江在 2007年啟動的這項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

正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 這正是我省農村改革的另一法寶: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頂層設計與基層群眾的 首創實踐緊密結合, 深化農村改革動力源源不斷。

看准了的全面推開, 沒有模式可循的試點探路。 幾年來, 我省不僅承擔了國家層面部署的土地制度改革、“兩權”抵押等10項改革試點, 更自加壓力, 安排了農村資金互助組織、激勵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等12項試點, 去年又啟動省級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 提出除中央明確必須授權試點專案外, 所有改革項 目均可先行先試。 全省近2/3的縣市區肩負改革任務, 為面上積累經驗, 力度全國領先。

始終將面上推進與試點試驗緊密結合, 護航全省農村改革穩步邁向深水區。

發展現代農業用改革鑄動力,脫貧攻堅中用改革補短板,在助農增收中用改革破難題……我省始終將農村改革與“三農”其它重點工作統籌融合推進,在改革中促發展,在發展中檢驗改革,確保農村改革不空轉、接地氣。

四川突破:始終因地制宜狠抓任務落實,全面建立改革推進機制,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階段性重大突破,多項改革邁步全國前列

敢為天下先靠的是勇氣,擼起袖子加油幹考驗的則是實幹。

從繪就藍圖到付諸實踐,我省始終因地制宜抓落實,從實際出發制定改革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不搞“齊步走”。但台賬一經建立,便落實“清單制+責任制”,將改革進行到底。

我省及時建成全國第一套農村改革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建立獎懲機制,改革成績突出的優先推薦為“三農”工作先進縣,工作不力的通報整改,成效差的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果斷取消資格。

圍繞重大改革任務,聚焦重點環節,多點發力、齊頭並進,改革捷報頻傳。

3月3日,作為綿陽市安州區首批頒證戶,松林村村民李道玉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後,鄭重地將證書鎖進櫃子。吃下“定心丸”的還有數千萬農民群眾。去年底,我省提前全國一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總體進度和品質居全國前列。

確實權、頒鐵證,依託覆蓋全省的農村產權交易流轉體系,經營權得以放活。年初,除三州外,全省耕地流轉率已升至36%,高於全國平均水準,5年 提高13個百分點。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遍地開花,尤其土地股份合作這一“離地不失地,離地不失權”模式顯示出勃勃生機,全省已建立 土地股份合作社5400多家。土地權能不斷拓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去年底已累計放貸7.6億元。

不久前,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區擴容,廣元市利州區、廣漢市等5地入圍。目前,國省兩級改革試點已覆蓋所有市州。5年左右時間,我省將基本完成這項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

“誰來種田”的問號不斷拉直。樂山市首個種植業家庭農場主劉海兵靠3000畝“海濱農場”,一年換來60多萬元純收入;眉山市彭山區成立家庭農 場聯盟,抱團取暖。僅3年多,全省家庭農場增至3.4萬個,農民合作社達7.4萬個,龍頭企業逾1萬家,供銷合作社基層社鄉鎮覆蓋率提高至64%,新型農 業經營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占比達50%以上。

建成覆蓋全省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開展資產收益扶貧試點,特色農業保險覆蓋率達100%,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啟動“四好村”創建,新型鄉村治理結構初步形成……

向著農業強省跨越目標,四川農村敲響前進的鏗鏘鼓點。

原標題:敲響前進的鏗鏘鼓點

發展現代農業用改革鑄動力,脫貧攻堅中用改革補短板,在助農增收中用改革破難題……我省始終將農村改革與“三農”其它重點工作統籌融合推進,在改革中促發展,在發展中檢驗改革,確保農村改革不空轉、接地氣。

四川突破:始終因地制宜狠抓任務落實,全面建立改革推進機制,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階段性重大突破,多項改革邁步全國前列

敢為天下先靠的是勇氣,擼起袖子加油幹考驗的則是實幹。

從繪就藍圖到付諸實踐,我省始終因地制宜抓落實,從實際出發制定改革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不搞“齊步走”。但台賬一經建立,便落實“清單制+責任制”,將改革進行到底。

我省及時建成全國第一套農村改革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建立獎懲機制,改革成績突出的優先推薦為“三農”工作先進縣,工作不力的通報整改,成效差的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果斷取消資格。

圍繞重大改革任務,聚焦重點環節,多點發力、齊頭並進,改革捷報頻傳。

3月3日,作為綿陽市安州區首批頒證戶,松林村村民李道玉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後,鄭重地將證書鎖進櫃子。吃下“定心丸”的還有數千萬農民群眾。去年底,我省提前全國一年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總體進度和品質居全國前列。

確實權、頒鐵證,依託覆蓋全省的農村產權交易流轉體系,經營權得以放活。年初,除三州外,全省耕地流轉率已升至36%,高於全國平均水準,5年 提高13個百分點。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遍地開花,尤其土地股份合作這一“離地不失地,離地不失權”模式顯示出勃勃生機,全省已建立 土地股份合作社5400多家。土地權能不斷拓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去年底已累計放貸7.6億元。

不久前,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區擴容,廣元市利州區、廣漢市等5地入圍。目前,國省兩級改革試點已覆蓋所有市州。5年左右時間,我省將基本完成這項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

“誰來種田”的問號不斷拉直。樂山市首個種植業家庭農場主劉海兵靠3000畝“海濱農場”,一年換來60多萬元純收入;眉山市彭山區成立家庭農 場聯盟,抱團取暖。僅3年多,全省家庭農場增至3.4萬個,農民合作社達7.4萬個,龍頭企業逾1萬家,供銷合作社基層社鄉鎮覆蓋率提高至64%,新型農 業經營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占比達50%以上。

建成覆蓋全省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開展資產收益扶貧試點,特色農業保險覆蓋率達100%,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啟動“四好村”創建,新型鄉村治理結構初步形成……

向著農業強省跨越目標,四川農村敲響前進的鏗鏘鼓點。

原標題:敲響前進的鏗鏘鼓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