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峰合科技董事長楊雲峰:拿下中國“汽車界諾貝爾獎”的人

工匠名片

姓名:楊雲峰

年齡:63歲

職務: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工匠印記

他潛心研究精密噴射成形技術(PSF技術)近20年,

突破歐美攻堅30餘年的難題, 成為噴射成形和冶金製造領域的世界級權威。 他努力推動科研成果市場化, 在東風汽車嘗試產業化運用, 摘取了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目前, 他正率領團隊將PSF技術推向更廣泛的產業化應用, 推動中國製造業向工業智造4.0轉型升級。

楊雲峰介紹陶瓷模具和精密噴射成形的樣品。

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一樓內, 長長的展臺上擺滿了大小各異的樣件。 這些物件看似不起眼, 卻蘊含了一項震驚世界的工藝——精密噴射成形技術。 從1999年至今, 楊雲峰反復雕琢這項技術, 成為噴射成形和冶金製造領域的世界級權威, 並因此項技術獲得被譽為國內“汽車界諾貝爾獎”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突破歐美攻堅30餘年的難題

機緣巧合之下, 楊雲峰展開了對精密噴射成形技術的研究。 當時, 歐美國家已鑽研這項技術長達30餘年, 始終無法取得進展。 其他科學家斷定精密噴射成形工藝不可能實現, 楊雲峰反而興趣更濃厚,

腳步更堅定。 他認為:“要敢於做別人認為不可能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 你才能站到一個新的高度。 ”

精密噴射成形技術的瓶頸在於材料緻密度、近淨形狀及尺寸無法達到工業化要求。 楊雲峰認為要解決這些難點, 唯有採用表面光滑的陶瓷作為模具。 然而, 金屬液的噴射射流為每秒鐘300米, 品質達每分鐘100公斤, 溫度更是高達1600攝氏度, 即使堅硬如鋼板, 也會在一秒內被擊穿。

由於市面上找不到可承受巨大衝擊的陶瓷, 楊雲峰決定自己動手製作模具。 於是, 身為門外漢的他通過自學迅速掌握了陶瓷工藝。 先後實驗了50多個配方, 作廢了數千個陶瓷樣品後, 成功做出耐高溫、耐衝擊的高精度陶瓷模具。

談及這段經歷,

楊雲峰頗為感慨:“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 千萬不能局限於自己那點知識。 ”他認為研發者應同時掌握跨界學習能力、研發能力和動手能力, 否則即使擁有好的理念也只能望洋興嘆。

前後只花了四年時間, 楊雲峰就改良了噴射成形技術, 形成全新的冶煉工藝——精密噴射成形技術(PSF技術)。 應用該技術能直接噴射出尺寸和形狀相當精准的模具和零部件, 產品精度達到±0.05毫米。 目前, PSF技術已被列為21世紀冶金領域三大前沿技術之一。

12年來推動技術走出實驗室

對於楊雲峰這樣的實幹家而言, 技術成熟並不能滿足他, 讓技術走出實驗室, 變成可推廣應用的高性能產品才是他的終極追求。 因此, 從2005年開始, 他一直致力於推動PSF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2005年, 楊雲峰作為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駐華首席代表, 回國開展技術應用推廣工作。 在東風汽車, 他經過無數次調試, 用PSF 技術製成了高性能熱鍛模具。 新模具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一倍, 成本僅為原來的一半, 製作週期從數月縮短為數周。 憑藉這項工藝, 東風汽車的整車成本可降低10%。 2013年, 《精密噴射成形快速制模技術研究》 專案獲得被譽為國內“汽車界諾貝爾獎”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與東風汽車的合作讓楊雲峰看到了無限可能性。 他認為, PSF 技術在模具行業的應用可帶來每年不低於3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而這只是該技術最低端的應用領域。 未來, PSF技術還可廣泛應用於超高強度鋁合金、高溫合金等特種材料製備、航太航空軍工特殊零部件等高精尖領域, “還有99%的應用空間可以挖掘”。

為了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2014年,楊雲峰成立了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他為企業勾勒了一幅發展藍圖:5年內將精密噴射成形技術推向若干個百億級市場,十年內把企業打造成世界500強公司,未來把PSF技術推廣到全球。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他每天都工作接近16個小時,絲毫不給自己懈怠的空間。

文圖丨佛山日報見習記者丘媚

編輯丨鐘靜文

“還有99%的應用空間可以挖掘”。

為了在更廣闊的領域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2014年,楊雲峰成立了佛山峰合精密噴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他為企業勾勒了一幅發展藍圖:5年內將精密噴射成形技術推向若干個百億級市場,十年內把企業打造成世界500強公司,未來把PSF技術推廣到全球。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他每天都工作接近16個小時,絲毫不給自己懈怠的空間。

文圖丨佛山日報見習記者丘媚

編輯丨鐘靜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