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活久見!剛剛,“貓”對“狗”說:別老碰瓷!

事實證明, 京東和阿裡這對“老冤家”, 不是在互黑, 就是在互黑的路上。

這不, 今天下午, 京東發了一份聲明用“意會”的方式控訴天貓玩壟斷。

7月12日下午, 京東與唯品會發表聯合聲明稱, 某平臺多次利用壟斷地位, 強迫商家二選一, 該電商平臺的行為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嚴重侵害商家的自主經營權和消費者的選擇權, 扼殺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雖然聲明中用“某電商平臺”代指, 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說的是天貓。

當然, 天貓也不是吃素的, 在京東與唯品會的聯合聲明發出之後, 天貓立即回應, 稱品牌商選擇獨家銷售是自由選擇, 並非天貓強迫, 擁抱新零售才是大勢所趨, 而京東等電商公司一旦遇到競爭, 就把“二選一”當做有效的碰瓷手段。

此外, 在這一份聲明中, 天貓同樣用“意會”的方式, 指責京東鎖定商家後臺直接改動商家商品的價格、越過商家改動商品的庫存數、強制促銷、拉長賬期拖欠貨款, 甚至將品牌作為碰瓷戰術的人肉炸彈, 無疑是在扼殺品牌的主權。

所以說, 論公關, 你還真不能不服天貓, 一句“碰瓷式競爭”, 即告訴了大家, 京東是在沒事找事, 又指責了對方實力不夠就用損招來湊的“卑劣”行徑。

試想, 什麼樣的人才會去幹碰瓷的活?又是什麼樣的人才會成為別人碰瓷的目標?

就這麼一句話, 天貓瞬間就拉開了自己和京東的差距。

“貓”和“狗”, 彼此彼此!

不過, 言語上的得勢, 不代表自己就是有理的一方, 本來, 商業上的競爭, 就很難說清誰對誰錯。

比如, 在這次的京東和天貓的互相指責中, 我們很容易發現, 在對待商家這塊, 兩家的行為其實誰也不比誰高尚, 大家彼此彼此。

關於天貓要求商家“二選一”之事, 早已不是啥新鮮事了。

從2013年以來, 每年“6·18”和“雙十一”電商購物節期間, 都有爆出天貓要求商家“二選一”的消息。

今天, 南方都市報就在《被天貓“獨家合作”網店面臨巨額損失》一文中提到, 記者收到多家服飾類大商家反映, 稱天貓以“獨家合作”為名, 要求其關閉包括在京東、唯品會、當當等其他電商平臺的品牌店鋪, 如果不合作, 在天貓平臺上的銷售又極有可能受到影響。

至於京東鎖定商家後臺、強制促銷, 其實也有不少商家的控訴被曝出。

不過, 京東方面後來也解釋了, 說是在6·18前期, 大批商家已報名參加京東活動, 京東也投入巨額廣告進行預告, 為使促銷承諾不至於打水漂, 京東才採用了鎖定庫存的做法。

如果像京東自己說的, 鎖定商家是 “無奈之舉”的話, 那對露露的強行降價, 又該作何解釋呢?

就在今天, 有報導稱,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向承德露露提問,“7月份以來為何京東上的露露經典產品都無貨可賣?”

承德露露給出回應:“因京東商城舉辦優惠活動,在未征得公司同意的情況下大幅降價,強制供應商供貨,使公司線上產品售價低於公司市場價格,造成市場混亂,影響公司股東利益,故暫停供貨。”

而在雙方的彼此彼此這塊,在此前樂視的一份炮轟聲明中,看的就更明白了。

在這份聲明中,樂視直指兩平臺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而最終補貼成本多數強迫樂視買單,遠遠超出了樂視的承受能力。

儘管,樂視後來撇清了控訴和京東有關,但試想,除了它倆,誰還有能耐做出這麼霸道的行為來?!

這一次,為啥唯品會也來“湊熱鬧”?

本來,“貓狗大戰”就年年有,沒啥稀奇。

但讓人意外的是,唯品會也來“參戰”了,還選擇和京東抱團取暖,這裡面有啥故事?

雖然,唯品會在市值上遠比不上阿裡和京東,截至7月11日,阿裡巴巴市值為3638.69億美元,京東為579.27億美元,唯品會為59.68億美元。

但在中國的零售電商領域,唯品會同樣佔據了前三強中的一席。

根據《2016年度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資料監測報告》,2016年中國B2C網路零售市場,天貓依然穩居首位,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為57.7%;京東憑25.4%份額,緊隨其後;唯品會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2%上升至3.7%,持續保持第三。

在商業模式上,唯品會主打的是“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正品特賣模式,這一模式被形象地譽為“線上奧特萊斯”。

說的再簡單點,它就是一個有關服裝鞋帽、母嬰等百貨類商品的大賣場,只是這個賣場裡賣的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貨品。

不過,雖然唯品會強勢崛起,京東更是積極佈局服裝這塊,但這些年來,在品牌類服裝上,天貓才是線上佔據最多市場份額那一位。

如今,若真如前面報導所說,天貓下“命令”不讓這些品牌入駐其它平臺,那面對著巨大流量的誘惑,很多商家只能割捨其它電商平臺, 這對於3C起家的京東來說倒還可以承受,但對賣百貨的唯品會來說,情況就不那麼妙了。

可見,唯品會此次之所以選擇和京東一起站在風口浪尖上,也是在維護自身的利益,而老大太強了,只能老二和老三抱團上了!

有報導稱,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向承德露露提問,“7月份以來為何京東上的露露經典產品都無貨可賣?”

承德露露給出回應:“因京東商城舉辦優惠活動,在未征得公司同意的情況下大幅降價,強制供應商供貨,使公司線上產品售價低於公司市場價格,造成市場混亂,影響公司股東利益,故暫停供貨。”

而在雙方的彼此彼此這塊,在此前樂視的一份炮轟聲明中,看的就更明白了。

在這份聲明中,樂視直指兩平臺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而最終補貼成本多數強迫樂視買單,遠遠超出了樂視的承受能力。

儘管,樂視後來撇清了控訴和京東有關,但試想,除了它倆,誰還有能耐做出這麼霸道的行為來?!

這一次,為啥唯品會也來“湊熱鬧”?

本來,“貓狗大戰”就年年有,沒啥稀奇。

但讓人意外的是,唯品會也來“參戰”了,還選擇和京東抱團取暖,這裡面有啥故事?

雖然,唯品會在市值上遠比不上阿裡和京東,截至7月11日,阿裡巴巴市值為3638.69億美元,京東為579.27億美元,唯品會為59.68億美元。

但在中國的零售電商領域,唯品會同樣佔據了前三強中的一席。

根據《2016年度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資料監測報告》,2016年中國B2C網路零售市場,天貓依然穩居首位,在市場中的份額占比為57.7%;京東憑25.4%份額,緊隨其後;唯品會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2%上升至3.7%,持續保持第三。

在商業模式上,唯品會主打的是“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正品特賣模式,這一模式被形象地譽為“線上奧特萊斯”。

說的再簡單點,它就是一個有關服裝鞋帽、母嬰等百貨類商品的大賣場,只是這個賣場裡賣的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的貨品。

不過,雖然唯品會強勢崛起,京東更是積極佈局服裝這塊,但這些年來,在品牌類服裝上,天貓才是線上佔據最多市場份額那一位。

如今,若真如前面報導所說,天貓下“命令”不讓這些品牌入駐其它平臺,那面對著巨大流量的誘惑,很多商家只能割捨其它電商平臺, 這對於3C起家的京東來說倒還可以承受,但對賣百貨的唯品會來說,情況就不那麼妙了。

可見,唯品會此次之所以選擇和京東一起站在風口浪尖上,也是在維護自身的利益,而老大太強了,只能老二和老三抱團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