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淮南家長接培訓機構電話 資訊洩露應重視

中安線上-淮南網 近日, 市民王先生致電淮河早報、淮南網熱線反映:“前兩天我突然接到一個淮南本地固定電話的來電, 電話中, 一名男子開口就問‘你是某某某同學的家長嗎?’而電話中提及的某某某同學, 正是我在淮南26中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 因此, 我誤認為該電話是學校老師打來的, 還懷疑是孩子在學校出了什麼事。 沒想到當我告知我是某某某的父親之後, 該男子馬上在電話中告訴我‘我是翰林院教育培訓機構, 你的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 我們在3月19號有一個免費的講座, 希望你來參加。 ’聽到這裡,

我質問對方是如何獲取我的電話以及孩子資訊的?對方回答支吾, 而後掛斷了電話。 ”社會上的教育培訓機構是如何獲得家長的電話和孩子的資訊的?王先生懷疑是有人故意洩露, 希望通過淮河早報、淮南網熱線呼籲相關掌握孩子及家庭資訊的部門, 要對學生的資訊保密, 以免落入心懷不軌的人手中。

家長納悶:孩子的資訊是誰洩露的?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通過王先生提供的QQ家長群進行瞭解得知, 接到教育培訓機構電話的並非僅僅王先生一人, 而對於孩子的個人資訊是如何被教育培訓機構獲取的, 很多家長也感覺非常納悶。

王先生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對於孩子的資訊保密, 我們家長一直都是十分注意的,

我們從沒有接受填寫過任何教育機構的問卷調查或者有獎調查之類的活動, 但是翰林院還是能準確獲得孩子的姓名和我的電話, 直接打電話向我做宣傳, 要我參加其所謂的免費講座, 這不由的讓我十分擔心, 萬一孩子的身份資訊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會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

培訓機構回復:學校門前收集資訊

對於王先生所說的這種情況,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電話聯繫了翰林院教育培訓機構, 接電話的一名女士證實該機構於3月19日下午確實有一個邀請家長參加的免費講座。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表明身份, 詢問該機構是如何獲得學生個人資訊及家長電話號碼的。 該女子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我們有專門的市場推廣人員,

長期在各個學校門前散發宣傳單頁和贈送一些小禮物, 不少家長或學生在領取小禮物的時候, 會給我們留下孩子的姓名、年級以及家長的聯繫方式。 ”

記者提醒:教會孩子保護個人資訊

個人資訊, 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資訊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資訊, 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資訊、住址、電話號碼等。 而這些資訊的洩露, 將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其危害十分嚴重。 而作為掌握學生個人資訊的學校以及相關部門, 更要加強對學生個人資訊的管理, 以免洩露。 同時家長也要認識到孩子個人資訊洩露的危害,

不要貪圖小便宜因為一點小禮品就留下孩子的資訊。 同時, 也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 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 不要輕易向外人洩露。

各種教育機構為了獲得學生的個人資訊, 在學校門口採取派發小禮品的方式從孩子手中套取個人資訊當做資源的不當行為, 相關部門更要進行有效管理, 這樣才能防止未成年人的個人資訊被洩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