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鐵路路網的完善是振興東北工業基地的一劑良藥

正在建設的京沈高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四縱四橫”高鐵網中北京—瀋陽—哈爾濱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通過京沈高鐵, 整個東北網將於全國鐵路互聯互通, 形成東北地區通往全國各地的高效、便捷、快速客運網路。 (3月16日《央視網》)

據報導, 京沈高鐵將於2019年全線通車, 作為東北鐵路路網上的重要環節, 待全線通車後, 北京至瀋陽的執行時間將從原有的4至6小時大幅縮短至2.5小時, 而北京至哈爾濱也可以4小時從容到達, 也就是說, 僅僅只需4小時的時間, 就能實現從“關內”到“關外”的位移, 感受“春天”與“冬天”的交替,

可以盡情領略“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的美景。 這對於旅遊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 而對於東北這個略顯蒼老的工業基地來說, “豐”字形路網的完善, 意味著煥發新的活力指日可待。

根據2017年“兩會”期間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部門資料顯示, 2016年全國31個省市區中, 黑龍江增長6.1%排名倒數第三, 未公佈去年GDP具體資料的遼寧明確表示未完成6%左右的預期目標。 結合歷年GDP增速的資料不難看出, 近年來, 中國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偏低, 這樣的情形與東三省實際省情嚴重不對等, 堪稱中國經濟版圖的“東北淪陷”。

要想富, 就得先修路。 去年8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

將投資1.6萬億元用於東北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對於交通建設占比最大, 尚屬首次, 其資金主要支持東北東部快速鐵路(佳木斯至牡丹江段、敦化至東京城段、通化至丹東段)、東北西部快速鐵路(齊齊哈爾至通遼段)、京哈高速公路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展前期工作, 這也足以看出鐵路對於帶動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之所以選擇鐵路, 一方面在於鐵路建設能夠擴大所需原材料的供應需求, 也就是所謂的拉動內需;另一方面, 相比於公路和機場對於經濟的貢獻而言, 機場明顯屬於高端城市發展的配套工程, 對城市自身素質要求較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公路對於加強連接區域間運輸通道作用明顯,

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則弱於鐵路。 鐵路能夠依靠其大運量、快速直達的特點做到連點帶面的拉動沿線地區整體經濟的作用, 甚至在中西部眾多經濟落後地區更有“脫貧扶貧線”的美譽。

無疑, 京沈高鐵的開通和未來城際線路的完善, 還將使包括瀋陽、撫順、鐵嶺、本溪、盤錦、阜新在內的瀋陽經濟區八城市之間實現互聯互通, 自此, 這八個城市不僅可以直達北京, 形成高鐵環線, 更有利於抓住更多機遇, 形成新的經濟集群。 這不僅意味著遼西北部欠發達的城市經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更意味著東北新一輪地區經濟的振興崛起。 (文/薛欣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