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姚樂:G20格局 從“三角關係”到中德引領

近期中德、美歐關係走向可謂冰火兩重天:中德不斷相向而行, 雙邊合作持續發展;美歐關係急轉直下, 互信嚴重受損。 這種局面為即將召開的G20峰會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美歐分歧使G20面臨機制被弱化、共識難達成的風險。 而中德務實合作則有希望成為助推全球經濟治理的有生力量。

近年來, 中德關係穩步發展。 政治上, 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經濟上, 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拓展, 雙邊投資快速增長。 相比之下, 德美關係、乃至整個歐美關係則遭遇困難, 今年特朗普的歐洲之旅讓美歐關係跌入低谷。 在出席與歐盟領導人會晤、北約峰會以及G7峰會過程中, 特朗普與歐盟領導人大打口水仗, 抱怨德國對美貿易高額順差, 指責北約成員沒有承擔相應開支, 更是在G7峰會之後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這一系列行為嚴重損害了歐美互信, 默克爾甚至表示“歐美彼此信任的時代已經過去”、“歐洲人必須掌握自身命運”。

中德、美歐關係現狀, 一定程度上是中美歐戰略三角關係變化的反映。 從歷史上看, 美歐關係的疏遠通常為中歐相互靠近提供戰略環境和機遇。

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中美歐三角關係

東亞、歐洲和北美是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的核心區, 而中國、歐盟和美國則分別是這三個區域的核心行為體, 因此, 中、美、歐三方如何互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全球經濟走向。 中美歐戰略三角關係實質上是中美、中歐和美歐三組雙邊關係的複雜博弈及其產生的連帶效果。 三方中每一方自身實力、對外政策及相對戰略地位的變化都會對三角關係產生影響。

一直以來, 美國都是自由貿易的宣導者、推動者和捍衛者,

但特朗普上臺後, 美國正逐漸失去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各經濟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動使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 美國全球金融霸主的地位、跨國公司構成的全球壟斷網路以及二戰後為維護美元霸權而建立的一整套國際機制確保了美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收益。 然而, 由於財富不公平流動, 美國階層固化加劇, 底層民眾並未享受到全球化的益處, 反而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遭受失業、收入減少或福利水準下降的衝擊, 由此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思潮甚囂塵上。 而特朗普正是這股保守內顧思潮的代表, 他在“美國優先”、“公平貿易”的大旗下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退出TPP、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等一系列對多邊貿易體系的衝擊表明, 特朗普要的是以美國利益為先的貿易自由, 而非真正公平開放的全球自由貿易。

歐盟則是自由貿易最堅定的捍衛者, 自由貿易是歐盟的核心關切之一。 特朗普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會極大地損害歐洲的利益。 半個多世紀以來, 歐盟始終致力於推進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化發展, 歐洲統一市場極大地促進了商品、服務、資本及人員的自由流動, 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當前, 歐洲尚未完全擺脫歐債危機的陰影, 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 統一市場趨於飽和, 內部消費需求動力不足, 在此情況下, 歐盟亟需通過外部市場拉動出口, 刺激經濟增長。

因此, 全球貿易環境越公平開放, 越有利於歐盟擴大出口提振經濟。 此外, 歐盟的建立和發展本身就是自由貿易理念的踐行, 開放、自由、公平、法治更是歐盟核心價值觀, 關係到身份認同的維繫。 因此, 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會造成美歐現實利益上的衝突, 也會導致雙方價值觀上的撕裂。

美國保守內顧, 歐盟力不從心的情況下, 客觀上中國在捍衛自由貿易、維護全球化方面的領導力增強。 中國設立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亞投行,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等舉措在全球範圍內得到積極回應充分說明, 中國具備實力和意願當此重任。 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的無限期擱淺讓歐盟向西發展基本無望, “向東看”將是歐盟最理性的選擇。 歐盟成員國不顧美國反對紛紛加入亞投行,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從冷轉熱均表明,歐盟有意加強同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合作。

戰略三角關係變動助推中德引領全球經濟治理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中,中國戰略地位相對美、歐有所上升;美歐關係遇冷為中歐彼此靠近提供了空間。在此背景下,中德兩國應當牢牢把握當前雙邊關係發展機遇,攜手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G20漢堡峰會以“塑造聯動世界(Shape An Interconnected World)”為主題,圍繞“確保經濟穩定性、改善可持續性、負責任地發展(Building Resilience, Improving Sustainability, Assuming Responsibility)”三大議題展開。默克爾在邀請歐洲領導人召開G20準備會時突出強調了貿易和氣候議題的重要性,而正是在這兩點上美歐之間存在激烈衝突,因而想在G20峰會上達成一致絕非易事。

德國想要實現其在G20峰會上的目標,離不開中國的支援。在捍衛自由貿易、維護全球化方面,中德有著共同目標,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德國將“聯動”設為本屆峰會主題,凸顯了在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保守閉塞無法應對全球經濟挑戰。

歐盟成員國不顧美國反對紛紛加入亞投行,對“一帶一路”倡議態度從冷轉熱均表明,歐盟有意加強同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合作。

戰略三角關係變動助推中德引領全球經濟治理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中,中國戰略地位相對美、歐有所上升;美歐關係遇冷為中歐彼此靠近提供了空間。在此背景下,中德兩國應當牢牢把握當前雙邊關係發展機遇,攜手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年G20漢堡峰會以“塑造聯動世界(Shape An Interconnected World)”為主題,圍繞“確保經濟穩定性、改善可持續性、負責任地發展(Building Resilience, Improving Sustainability, Assuming Responsibility)”三大議題展開。默克爾在邀請歐洲領導人召開G20準備會時突出強調了貿易和氣候議題的重要性,而正是在這兩點上美歐之間存在激烈衝突,因而想在G20峰會上達成一致絕非易事。

德國想要實現其在G20峰會上的目標,離不開中國的支援。在捍衛自由貿易、維護全球化方面,中德有著共同目標,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德國將“聯動”設為本屆峰會主題,凸顯了在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保守閉塞無法應對全球經濟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